为什么要大智若愚
为什么要大智若愚
1.从心理角度分析大智若愚,满足物质欲望产生的快感叫快乐,满足精神欲望产生的快感叫幸福,大智者装愚蠢减少欲望,这是获取快乐幸福成本最低的方法。从人文角度分析大智若愚,封建皇帝极力劝老百姓一心向善,本质目的是保护自己皇位安全和方便顺利的收割百姓财富,听什么信什么的人都当顺民孝忠皇帝,不听话的都被当成刁民,被干掉了,大智的人知道皇帝只要求百姓当好人孝忠自己,而皇帝并不去做好人爱护百姓,皇帝在愚民但不说,也不反抗,装傻子并高喊皇帝英明。比如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就是大智若愚者的坐右铭。
2.经上记着,真者大也,伪者假大矣!婴儿本真,带着他她前生的记忆再来一回,三岁内,眼可见成人所不可见,心能通成人所无法通者,谓为最圣者!圣人者,读书写经修道炼术而有成也。圣人化境,即“眼可见常人所不可见,心能通常人所无法通”,所谓老子婴态者为证。
3.现在人之所以痛苦烦恼,与圣人区别正好相反;上一代,因为生存环境的原因,没有知识的父母们,开启自身的贪、嗔、痴、慢、疑,带领儿女们,用于生活实践中,导致的后果越来越大;是什么原因?大多数人却还不知道!
4.只要你懂(人之初性本善)就知道了,人生在社会五色杂尘都沾满了身,去修练到一定成度,放下万缘,闭门思过在忏悔,郑板桥所说的聪明难,糊涂难,聪明变糊涂更难,不就是大智若愚吗?
大智若愚的境界
1.大智若愚!是具有高于常人的大智慧,遇大事大非,处惊不乱,看似无心之举,却能化理矛盾纷争。遇危难之时,众人皆惊,他行为如常却能转危为安。众人皆认为不可为之事,他却偏而为之,都认为吃亏上当之事,他却如闲庭信步,不为所动。看似呆笨的背后,隐藏着对事物发展的来垅去脉,轻重缓急,和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利害祸福的洞查力和分析判断力。只是精明隐于内,而憨笨示与人。世人笑我太痴癫,我笑世人看不穿,是大智若愚最好的解释。
2.大悲似癫!是指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毫无征兆的袭来,精神突然受到强力打击,脑神经在强剌激下,一时来不及反映应对措施,产生了一时的精神昏乱,语无论次,行为失常。大悲如梦,痛不欲生,甚至有的一夜白头,一生痴癫。精神脆弱者非常容易出现大悲似癫的状况。
3.大智若愚出自老子的《道德经》。这个在生活在打仗,经常使用的一个法门。一个人的才高八斗智慧非常了得,装着很愚蠢的样子,用来迷惑对手。往往成名的人起了傲慢心,就小看对方,因为对手是个无名小卒,失去了防守,败给对方,三国关公就是这样的例子。大智若愚一般都是十分厉害刚出道的人使用,等一个人出了名了,这个大智若愚也就失去了作用。人家会对有名的人处处提防。
4.大悲大癫是出在佛经里面的,学佛的人都是慈悲心为基础,如果失去了慈悲心学佛,就没有什么含义了,一个学佛的修行者特别大慈大悲,平常的行动就是疯疯癫癫的样子,让人家来笑话自己。众生万一遇到困难,疯疯癫癫的修行者就会出现,为众生解脱烦恼,等为众生解脱烦恼完了,又开始疯疯癫癫的生活,大悲大癫的修行者就是平常疯疯癫癫,为众生解脱烦恼的时候一点也不疯癫。这个就是佛经里面讲的大悲大癫修行者,例子:济公。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chuxing/202208/46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