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出行

古代的员外是什么官职(古代称呼员外是什么意思)

导读:古代的员外是什么官职1.我们常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看到员外这个称呼,其含义是当地乡绅、大户或者是告老还乡的退休官员,就是题目中所说的员外“员外郎是中国古代的官员职务。当时中央政府设兵、吏、礼、工、户、刑... ...在网上有很多关于古代的员外是什么官职的知识,也有很多关于古代称呼员外是什么意思的文章。今天小编整理的,关于古代的员外是什么官职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古代的员外是什么官职

1. 我们常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看到员外这个称呼,其含义是当地乡绅、大户或者是告老还乡的退休官员,类似于今天的离退休干部。譬如明代凌濛初的《二刻拍案惊奇》有《莽儿郎惊散新莺燕 扶梅香认合玉蟾蜍》一篇,文中这样写道:“ 话说杭州府有一个秀才,姓凤名来仪,字梧宾,少年高才。只因父母双亡,家贫未娶。有个母舅金三员外,看得他是个不凡之器,是件照管周济他。”文中这个“金三员外”就是题目中所说的员外。

2.员外之称源于员外郎,员外郎是中国古代的官员职务,在隋唐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非常常见。当时中央政府设兵、吏、礼、工、户、刑等六部处理政务,部中设司,司官以郎中、员外郎和主事为主。其中郎中相当于今天的司长,员外郎是副司长,主事类似于处长。长篇小说《红楼梦》中荣国府主人贾代善临终时,皇帝让其长子贾赦袭了世职,次长贾政赐了工部主事之职,后来升了员外郎。用现在的话说,贾政就是建设部的副司长,虽然是世家大族出身,但职务并不是很高。 《红楼梦》中的贾政就曾当过员外郎

3.明代特别是清朝以后,员外郎这个职务成为部门闲职,一般为正五品或者从五品。当时国家财政紧张,允许民间富户商人捐钱获得官职,科举出身的官员称为科班,花钱买官的称为捐班。由于员外郎这个职务不是十分重要,所以对外出售的比较多,久而久之,员外便成为民间大户的别称。另外,员外还有编制外官员的意思,所以一般退休致仕官员也被称为员外。

4.员外是员外郎的简称,有“定员外增置”之意。最早在三国魏末时期,设置了“员外散骑常侍”一职,晋初又设置“员外散骑侍郎”。二者都属于皇帝的侍从官,通常都是以士人任职,入则规谏过失,备皇帝顾问,出则骑马散从。虽然只是一种闲职,没有多少实权,但能够担任这种职务的人,不是宗室子弟,就是达官贵族,因此在朝廷里面也还算威风。

古代称呼员外是什么意思

1.古时候是没有员外这个称呼的。到了三国时期才开始设置,相当于侍从武官的职位,闲职,没实权,但是呆在领导人身边,是领导信任的人。到了隋朝以后,员外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最后发成各部司的副职干部,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员外随及成了高官的代号。

2.历史发展到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改革吏制,设六部三司,员外逐渐成为一种闲职,连有钱人和一些地主豪绅为了抬高身价和光宗耀祖,都可以拿钱来捐个员外官职做,员外随成一种身份象征。后来逐渐地把有钱人和大地主都称作员外了。

3.在民间,员外一词,多指腰粗气粗财大有势的家庭富翁。一般四十岁以下不称员外,员外的儿女多称员外之子。而员外还有主持村庄大事,调停民间分争,理事红白格局的资历。这一切皆为受人尊敬的缘故在内。

4.员外,顾名思义是官员以外的称谓。隋唐时员外郎是官名。到明清后朝廷为了敛财,用钱可以捐到虚职,当时大地主,财主为了谋得地位捐钱买到员外。员外在当地是有一定权力的。相当于现在的政协委员身份。可以参与地方管理。比里正,保甲权力大。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chuxing/202208/47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