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出行

中医所说的实证和虚证是什么意思(中医讲的虚不受补是什么意思)

导读:中医所说的实证和虚证是什么意思1.虚证是指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基本病理为正气亏虚,由于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受损程度的不同及所影响脏腑的差异,虚证的表现也各不相同,虚证的典型证... ...在网上有很多关于中医所说的实证和虚证是什么意思的知识,也有很多关于中医讲的虚不受补是什么意思的文章。今天小编整理的,关于中医所说的实证和虚证是什么意思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中医所说的实证和虚证是什么意思

1.虚证是指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以“不足、松弛、衰退”为主要症状特征,基本病理为正气亏虚,邪气不著。由于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受损程度的不同及所影响脏腑的差异,虚证的表现也各不相同,虚证的典型证候难以概括。

2.虚证主要是因为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而致。其中,先天不足包括先天发育不良,父母体弱遗传因素或早产等因素,如先天性心脏病的心气虚,心阳虚,而后天失养,比如,饮食失调损伤脾胃,慢性久咳损伤肺肾,房室过度损伤肾脏元真,七情劳倦伤及脏腑气血,久病失养正气受损等,都可导致虚证的形成。实证的形成,通常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即:外来邪气侵犯人体与脏腑功能失调,如果外来邪气侵犯人体,邪气亢盛,就会形成实证,比如,外感风,寒,湿,燥,火之类,形成表实证,里实证等。此外,如果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水谷精微等在体内布散流行失去常态,痰饮淤血,症瘕积聚,食积气滞等病理产物停留体内或机能障碍,也会导致实证的形成。

3.这个问题,要从人体经络解释,人体经络气的运动形式,主要是升和降,升降之间应该保持相对的平衡,如果升降之间失去,相对的平衡,就出现气逆或气陷的病理。例似一根新透明的小胶管,用于通水新的光洁透明,圆整,通畅,如果折皱,折曲,或久用出现老化,变形,形成水流不畅,出现入水上段胀满,为实,折痕下段空心,为虚,这种现象,但人体阴阳是动态的,过实则为虚,虚过实至。气逆大多属于实症,气陷则属于虚症,人病,恶心、呕吐,呃逆是胃气上逆为实,久泻不止、脱肛,中气下陷为虚。

4.总的来说,中医的实症多指急性疾病,虚症多指慢性疾病。病灶部位气血瘀滞,病情看似严重,就是实症。反之,病灶部位气血亏虚,病情和缓,就是虚症。实中有虚是指急性病中也有虚弱的地方,虚中有实是指慢性病,在身体的某些部位出现疼痛等局部性实症,为标实夲虚,多为危重病症。

中医讲的虚不受补是什么意思

1.由于某种或者各种(气血阴阳)严重的虚,导致身体机能严重下降,不要说服药了,就是正常吃饭也消化吸收的不好,就是虚不受补。中医的比喻,肾是炉子里的火,脾是炉子上的锅,没有火或者没有锅都做不了饭。

2.虚不受补是中医的辨证治疗准则,是指当患者身体虚弱时,不可骤补,或用作用过于峻猛的补药,过用补药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会适得其反,身体虚弱需要缓补。 体质虚弱不可骤补,要遵循渐进,以免“虚不受补”。

3.如阴虚,不可大量滋腻之品,本来虚弱,脾胃运化功能差,又遇大量滋腻之品,使脾胃运化功能更差,出现滋腻碍胃的现象,如服药后腹胀、不欲饮食、或者腹泻等,这时需要少补滋腻之品,加上健脾理气的中药,如茯苓、炒白术、木香、砂仁等醒脾健脾之品。对于气虚者,也不可妄用大补气血之品,如红参、生晒参,要从补气较弱的太子参、西洋参开始补起。骤补会引起心慌、胸闷、腹胀等气郁或气滞不适症状,这时要酌加理气之品。不可骤补补阳峻烈之品,以免阴不制约于阳出现上火之像,如妄补附子、肉桂,出现口干舌燥,目赤伤阴之证。应从补阳较弱的补阳药开始,如菟丝子、杜仲、肉苁肉等等。

4.虚证的人吃了补益类的中药或者药食同源品之后,不仅虚的症状没缓解,反而会出现上火、气滞、腹满胀气等不良反应。这就是中医上说的“虚不受补”,也指因脾胃虚弱、体质差异等因素导致补益药不能被吸收。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chuxing/202208/48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