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出行

古代科举的榜叫什么

导读:古代科举的榜叫什么1.科举制度始于隋朝,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结束。放榜是通过张贴榜文的形式公布考试录取结果。... ...在网上有很多关于古代科举的榜叫什么的知识,也有很多关于天心取米的意思是什么的文章。今天小编整理的,关于古代科举的榜叫什么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古代科举的榜叫什么

1.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结束。唐代开始以“金榜”公布名单。古代科举考试的结果主要通过“放榜”、“昌榜”的形式公布,这也是成语“金榜题名”的由来。放榜是通过张贴榜文的形式公布考试录取结果。昌榜,也即唱榜,其实也是张榜题名、昭示天下的一种“揭榜”形式。

2.张榜公布后,对于金榜题名者,国家还会贴心地送上“录取通知书”。“录取通知书”“以素绫为轴,帖以金花”,称为金花帖子,专门有官方护送,敲锣打鼓,极为隆重,以示对读书人之礼遇。

3.关于“昌榜”一词,查阅并请教了专家,应该是“呈榜”的误读。所谓“呈榜”就是在“会试”录取结束后,礼部会把录取名单“呈榜”给宰相,由宰相亲自审定删改,然后再张榜公布的录取流程。

4.在中国古代1300年的“科举”制度中共产生十万余名“进士”,六百名“状元”。这在那个年代不失为替国家择优选才的好方法。它是一个择选面广,公正公平,择优录取的“官考”,由于它不分贫富,不论出身,甚至身有疾患者也可参考。这就为广大的平民学子铺就了通向成功的大道,开启了登堂入相的大门,为当时朝庭广募贤才做出了极大贡献。这与我们现在的“国考”公务员招考有相似之处。

天心取米的意思是什么

1.宫中有位修撰官名叫何塘,揭榜后对皇帝说"臣能懂得‘天心取米'之意,也有退敌之策″,汉武帝大喜。何塘接着说"天,乃天朝,心乃中原之地,米乃圣上,勾奴是想夺取您的江山"。汉武帝听了大惊道:“亲如何退敌?"何塘说"勾奴想夺我中原之地,用字谜试探我中原是否有人材,此字谜反而曝露出勾奴不敢来犯。臣添上几笔,勾奴必然退兵。"

2.民间流传着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说的是在中国的汉朝,汉武帝刘彻登基后,北方还面临着一个强大的对手,就是匈奴,这个匈奴,一直对中原这块肥肉虎视眈眈。有一天,汉武帝接到匈奴送来的一份“战书”,汉武帝打开一看,只见纸上写着四个字“天心取米”。汉武帝有些蒙,没看懂是什么意思,便召集文武大臣研究这个纸条,研究了很久也没有人知道纸条上写的是什么意思。无奈,汉武帝便张榜向民间高人求教。

3.这时候,宫中有一个叫何塘的小官看到了这个告示,便揭下了皇榜。守护的士兵一看有人揭榜,赶紧向皇帝禀报,说有人揭榜了。汉武帝立刻派人将何塘带进来。汉武帝问何塘 : “你真的明白“天心取米”这四个字意思吗 ”?何塘叩首道 : “陛下,小人不仅明白,还有破解之法”。汉武帝一听,非常高兴,赶紧说 : “速速给朕道来”。

4.汉武帝一听,感觉很有道理,就继续问道 : “你说你有破解之法,快说来给朕听听”。何塘说道 “请陛下赐给小人一枝笔,小人写给陛下,陛下一看便知”。汉武帝随即派人拿来一枝笔,递给何塘,何塘挥笔便在“天心取米”这四个字上面各加了一笔,说道 : “小人已经改完,请陛下查看”。汉武帝拿过来一看,纸上“天心取米”四个字不见了,变成了“未必敢来”。汉武帝也非常聪明,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chuxing/202208/54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