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电池“霸主”地位正在被一点点巨头们一点点蚕食
2022年开始,宁德时代电池“霸主”地位,正在被车企巨头们,一点点蚕食。
一直以来,宁德时代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市场地位都是无可撼动的。根据韩国调研机构SNE的统计,今年前5个月,宁德时代凭借33.9%的市场份额,远超排在第二的LG新能源,增幅超过112.1%。
宁德时代得以傲视群雄的资本,除了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先发优势,还有在电池管理系统CTP的垄断地位。但没有想到的是,同样是锂电池起家的国内同行,比亚迪不但推出了CTP的替代方案,更以210.5%的增速迅猛追赶。
一、动力电池的江湖
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功率密度,这是动力电池的四大命门。当动力电池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这四大命门里的前两者便成为动力电池江湖中,群雄逐鹿的主要目标。
因为不同的动力电池,循环寿命和功率密度整体相差不会特别大,并且有国家法律规定作为硬性标准,因此没有太大的角逐空间。剩下的两个维度中,安全性就是保证电池在重击、穿刺、高温等极端条件下,能够不发生威胁车主生命安全的状况。
能量密度是指动力电池单位体积内能够储存的电量,那么同样体积和重量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越高,储存的电量就越高,一般意味着汽车续航越远。
在2015年之前,国内的汽车厂商还不是特别重视能量密度的提升比亚迪汽车结构 网易,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没有同能量密度挂钩。
当时的新能源汽车所用的电池基本都是传统的磷酸铁锂标准模组,整个电池既大,又重,还储存不了多少电量,导致新能源汽车续航往往不到300km,让众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到了2015年,随着将补贴与能量密度挂钩的一纸公告出台,各大厂商纷纷埋头钻进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研发中。
可是为时已晚,符合条件的动力电池哪能那么快就研制出来。正在国内汽车厂商们苦恼之际,德国的三元锂电池涌入,经过一番摸索提升,能够驱动新能源汽车续航五六百公里。
能量密度是达标了,德国的三元锂电池坐上行业“霸主”宝座。但是那段时间,三元锂电池在该宝座上如坐针毡。
因为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让人不忍直视,它在这方面远远比不上传统的磷酸铁锂电池。另外制造三元锂电池所需的镍(Ni)、钴(Co)等金属元素不仅价格高,还不符合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镍、钴的矿藏主要分布区域并不在中国,如果我国过度依赖三元锂电池的话,就很容易在材料上被人卡脖子,这是极其危险的。
恰好这时,宁德时代在2019年带着新型磷酸铁锂电池杀出重围,推出了全新的电池管理系统——CTP技术,即无模组动力电池包,席卷了全球新能源车企。
与之前的电池相比,CTP中去除了电池的模组,直接将电芯集成为电池包。这样一来就充分利用了电池包中的空间,增强能量密度,配置在汽车上能够使其续航达到600km。这一技术使得宁德时代取代三元锂电池,冲上“霸主”之位。
然而宁德时代在这个位置还没坐热,就迎来一波接一波的技术冲击: “CTC技术将完全取代CTP......”
二、CTC和CTB现世,风云再起
正当宁德时代的CTP技术应用于汽车,并逐步成为热门的时候,特斯拉和零跑汽车分别于2020年下半年和2022年上半年推出最新的动力电池方案——CTC技术。随之网上传出这样的声音。
该技术与CTP的区别便是取消了其汽车座舱底板,换成电池上盖,相当于直接把电池焊进车里,不仅省去了电池模组,连电池包都省了,显著节约了车内空间。
CTC看起来很简单比亚迪汽车结构 网易,但是散热和安全等问题是其必须要解决的,因为车内人员毕竟是直接踩在电池上的。目前特斯拉的CTC技术使用的是三元锂电池,其安全性可想而知,因此想要广泛推广CTC甚至取代CTP,就必须解决散热和安全的问题。而在这方面,动力电池界的“千年老二”比亚迪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前段时间,比亚迪“召唤”出海豹系列车型,并配备了最新电池解决方案——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该技术一经现世,便成为动力电池界的重磅炸弹。
比亚迪的CTB技术与CTC在结构上是一样的,只是电池用的是特殊的刀片电池,再结合了蜂窝结构布局。
刀片电池占据着发热少、不惧重击和穿刺的独特优势,这也是比亚迪一直引以为傲的“杀手锏”。刀片电池在汽车内的布局呈现蜂窝结构,避免电芯之间近距离接触而产生的散热问题。同时电池采取扁平化的设计,增加了散热面积和效率。
刀片电池、蜂窝结构和扁平化设计,三管齐下,让搭载CTB技术的汽车,在面对50吨重卡的“碾压”时依然能够保持电池不爆燃,真正解决了散热和安全的问题。
比亚迪的CTB技术刚刚问世,便严重威胁了宁德时代的“霸主”之位,未来是否能够拿下全球电池领域的话语权,比亚迪还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
三、结语
世界的前三次“技术革命”,我国均无幸参与,因此在汽车制造方面,燃油车的标准制定权一直掌握在西方国家手里。
如今,我们的机会来了,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我们与西方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在我国的政策刺激以及企业的发力下,国内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情景,这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大有裨益。
比亚迪、宁德时代、中航锂电、吉利、小鹏、理想等一大批汽车或动力电池制造商,在这场时代之争中,他们有通力合作,也有玩命竞争,正是这样的良性合作与竞争,带来了一次又一次技术突破与革新。
新能源汽车界的上升空间还很大,相信我国的企业不会停下脚步,必将精益求精,将中国品牌推向世界。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chuxing/31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