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天气预报员通过网络连线商讨预报结论(组图)
衡水气象预报员在参加全省天气会商。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天气预报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出门要不要加件衣服?明儿能不能洗车?播种要的雨什么时候能来?雨下多大、风有几级、从哪儿刮向哪儿?
天气预报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有时准到说刮风就刮风、说下雨就下雨,有时又那么没谱儿呢?
3月4日上午10时30分,在衡水市气象台,大屏幕上不断闪现出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等全省各地市气象台工作人员图像。各地天气预报员通过网络连线,共同商讨预报结论。这是全省气象部门每天的会商场面。天气会商先听取各地市的预报情况,再由省气象局汇总统一考量,如果没有差异,才可以对外发布。天气会商不分节假日,365天雷打不动。
衡水气象台主、副班预报员在仔细观察气象云图。
气象台预报员分领班、主班和副班,共同查看、分析各种数据和气象云图,由主班预报员每天7时、11时、17时做出短期(1-3天)、中期(4-10天)天气预报。遇到特殊天气、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等情况,气象台还会加密会商、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等。如此多的预报数据背后,是预报员们每天坐在电脑前,面对着红绿交替的图表和普通人看不懂的曲线忙忙碌碌的身影。他们实行轮岗制,24小时在岗在位。虽然海量的数据会由计算机完成初步分析汇总,但预报员要随时监控图像、数据变化,根据衡水的气候特点、大气运动规律和工作经验,对数值预报进行订正,制作本地化的预报产品。
天气变幻莫测。人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预测天气的历史,仅仅一百多年。以数值预报为代表的对天气变化的求解和运算衡水天气预报15天查询2345,也只有几十年。衡水气象站于1957年1月建成,去年冬季,我们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同期最低温度。在多变的天气面前,要想摸透天气变化的规律,需要更多的气象数据积累和预报预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工作人员正在根据当天预报员给出的数据,对外发布天气预报。
装在预报员脑子里的天气预报,是没有社会价值的。他们做出的天气预报,会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向大众发布。一旦预测要出现有灾害性天气,会及时向政府及农业、交通、卫生、教育等各有关部门提供决策气象服务,同时做好对公众的气象服务,为防灾减灾提供有力的依据和保障。
气象观测员在巡查观测设备。
除了天气预报,衡水市气象局还有一项气象观测的职责。这是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天气情况进行观测、记录、数据上传的工作。观测数据对天气预报、指导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衡水气象局里衡水天气预报15天查询2345,设有衡水国家气象观测站,承担着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地温、草温、雪深、结冰、雾凇等天气数据观测任务。
气象观测员正在清理日照采集设备上的鸟粪。
衡水是全国和全省粮食主产区,是京津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基地。衡水市气象局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对全市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安全,促进丰产丰收起着重要作用。3月4日,为了解我市小麦返青情况和土壤墒情,工作人员赶赴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观测。
气象工作人员在使用便携式土壤水份测定仪观测农田墒情。
气象工作人正在观查土壤墒情。
气象工作人员在地头观查小麦返青情况。
记者/袁占林 陈康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chuxing/50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