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自然通识课第四课:伏天,云就成了武汉人朋友圈的主角
一入伏天,云就成了武汉人朋友圈的主角。但你知道吗?看起来轻轻飘飘一朵云,随随便便就好几十万斤。
7月31日,由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策划组织的第三季自然通识课第四课,邀请到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万蓉主讲,当检测云的工具从普通人的手机变成专家们的雷达,故事就从风光大片演绎成了暴雨灾害预警等天气预报。
空中飘过“满载大象的列车”
万蓉讲解云的组成部分及降雨知识。记者许魏巍 摄
云在青天水在城,拥有“国际湿地城市”名片的武汉,因为坐拥丰富的水资源,自古就是白云黄鹤的故乡。盛夏时节,水汽蒸腾加剧,武汉的天空,每一日都上演着“云水谣”的浪漫,瑰丽万千。
把看云的视角,从朋友圈切换到学术圈,一朵半明半暗、飘忽不定的云,随随便便就可能有几十万斤。万蓉展示了气象雷达监测到的云,与肉眼看到的云大有区别,气象雷达视角里的云呈现出红蓝黄绿紫等丰富色彩标记,每一种色彩代表着不同形态的降水粒子,“一朵云的组成,除了水汽,还有冰晶、湿雹、电离子等等复杂的物质。”
这么重的云,为何不会轻易掉下来?万蓉解释,这是空气动力学的作用,云在天上飘,看似平常,但背后有着看不见的、巨大的水汽输送、向上抬升等能量转化过程。她打了个比方,“在我们的头顶上空,每天都像飘过装载着无数头大象的天气系统列车,当这辆列车停留或经过某个区域,无法承受云团的重量时,过饱的积雨云就会产生降水。”
每份天气预报背后都有一支“装备大军”
万蓉介绍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记者许魏巍 摄
预报的雨怎么没下?说好的晴天为何过一天就变了?关于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时不时总能引发大家的讨论。可就是这样一份仍然存在着不确定因素的天气预报,出炉并不容易南靖云水谣天气预报,背后穷尽了当下的科技与人力极限。万蓉介绍,目前天气预报已进入数值预报时代,她把气象研究员们的工作形象地比喻为“给大自然做B超”,“就像在大自然的肚子上,利用各种仪器设备进行科学检测并预报”。
在陆地,气象研究员们会设置雨量仪、探空气球探空、气象雷达网;在空中,气象研究员们有时还需要坐上飞机,绕雨云飞行,观测强对流的情况;在宇宙,先进的气象卫星发挥着观测风云变化的重要作用。这一系列措施获取的大气数据,会经过庞大的人工智能高速计算机进行运算,从而产生一份初步天气预报。不过,气象研究员们并不迷信“大数据”,他们仍会根据专业知识和过往经验,经过人工订正、人工会商,最终发布天气预报。
目前,天气预报已经能够精准到时间范围1小时内、空间范围3公里内,但预报仍然不能回回都准、次次都对。万蓉说:“最根本的途径是要提高数值预报的能力,研究员们也在不断努力。大家调侃归调侃,天气预报还是具有参考意义,尤其是一些气象灾害的预报,给公众多一分提醒和准备,总是好的。”
暴雨就像地球能量的一个宣泄口
主讲人万蓉。记者许魏巍 摄
暴雨预报是汛期天气预报中最常预报和最常发布的内容之一,但又是最复杂、最困难的。万蓉特意强调区分“阵雨”和“暴雨”:“有时候阵雨也下得急、下得猛,但一阵就过,并不能维持,暴雨除了丰富的降水,一定是能够维持的。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大部分地区,24小时降水量在50mm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当降水量达到250mm,就是‘特大暴雨’。”
之所以需要预警暴雨,因为尽管暴雨也有缓解干旱、蓄水发电等积极作用,但降水达到这个程度,往往容易致灾,比如城市内涝、冲倒树木、围墙等,若是发生在山地,还可能引发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造成财物损失甚至危及生命南靖云水谣天气预报,“在一定程度上,暴雨就像地球能量的一个宣泄口,不是简简单单地下一场雨,不能掉以轻心。”
踊跃提问的少年。记者许魏巍 摄
现场听课的青少年们好奇发问,暴雨天气一旦来临,我们该怎么办?万蓉强调,学会看懂天气预报很有必要,尤其是看到暴雨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一定要尽量避免在户外玩耍、钓鱼,更不要在开阔地奔跑和到野外戏水,还要远离下水管道入水口和窨井盖,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远离围墙、河道,远离树下、广告牌下……总之,一切谨慎、多多观察。在课程之后的互动环节,青少年们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与专家积极交流:珠穆朗玛峰这么高,云朵怎么上去?水蒸气为什么不会一直抬升?夏季的降水量为什么比冬季多……
来自武汉育才实验小学的王梓旭小朋友还提出了“怎样判断降水量多少”的专业问题。万蓉解释,这要总结一个地区的长期降水量,取一个平均值,2022年武汉的降水量就整体偏少。以此为例,她还道出气象研究的持续性和严谨性,鼓励现场的青少年继续保持好奇心与探索欲,学好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学科,未来就有望加入到气象工作的队伍中来。
(长江日报记者黄亚婷 蔡燕秋 实习生付玥玥 通讯员赵慧娟)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chuxing/53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