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空调出风口除水装置及电梯技术实现要素:解决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空调出风口除水装置及电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电梯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对乘坐电梯的舒适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使用空调制冷一般都是在南方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使用,当湿热空气进入空调制冷后,出风口的空气温度降低,相对湿度接近100%,在通过管道与出风口时,管道与出风口表面有微小的凸起,可以使冷空气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传统的塑料百叶窗,就是防止这种凝结,但由于轿厢装饰,需用不同的出风口,这些出风口满足不了这种防止凝结的结构。因此,在空调制冷时,冷风经出风口进入轿厢时会产生水滴现象,而轿厢滴水会破坏电梯轿厢和电梯井道内的电线路和机械部件,不仅对电梯轿厢造成严重影响,水滴滴落到乘电梯的人的身上,还降低了人们的使用舒适感。
现有的对电梯空调除水的研究,均是针对冷凝器的除水,包括将冷凝器的出水收集后排出,或者加速冷凝器出水的蒸发等,对于电梯空调制冷时,冷风从出风口吹出时的除水研究还未见报道。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电梯空调出风口的除水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电梯空调的冷风从出风口吹出时容易形成水滴,对电梯轿厢造成损害,也降低人们的使用舒适感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梯空调出风口除水装置及电梯,能够在空调出风前降低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使得吹出的冷风在出风口处不会形成水滴,避免对电梯轿厢造成损害,提升了使用舒适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电梯空调出风口除水装置,包括壳体和换热管,所述壳体为封闭的箱体结构,该壳体的其中一组相对的两侧板为中空结构的连接板;所述换热管为若干,其两端分别与所述两连接板相连,并与连接板的内部相连通;在两连接板的外侧分别设有回风入风口和回风出风口;在另一组相对的两侧板上,分别设有冷风入风口和冷风出风口。
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换热管,并在壳体与换热管相连的两侧板上设置回风入风口和回风出风口,在壳体的另一组相对的两侧板上,分别设有冷风入风口和冷风出风口。这样,经空调制冷后的冷空气从换热管的外侧流过,轿厢内的湿热空气从回风入风口进入换热管时被降温预制冷,提高湿热空气的相对湿度,进入空调制冷时,更容易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使得空调出风口出来的冷风内的相对湿度降低。冷风从冷风入风口到冷风出风口之间会经过换热管,在与换热管接触的过程中,由于温度提高,冷风中的水蒸气在壳体内形成水滴滴落到壳体的底部,达到进一步降低了空气的相对湿度的目的,这样从出风口出来的冷风中的相对湿度降低,从而使得水蒸气在出风口处不易凝结,避免对电梯轿厢造成损坏,并且提升了电梯的使用舒适感。
进一步,还包括控制器、温湿度传感器和加热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加热器均与控制器相连。温湿度传感器用于将检测到的冷风出风口处的空气相对湿度发送到控制器,当相对湿度超过预设值时,控制加热器对对冷风出风口处的冷空气加热,降低冷空气的相对湿度,确保冷风出风口不会凝结滴水。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安装在壳体的顶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加热器设置在壳体上,并位于冷风出风口的外侧。这样,提高控制器的可靠性,便于检测冷风出风口处的相对湿度,设计合理。
进一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加热器均为两个,且温湿度传感器和加热器绕冷风出风口一周交替分布电梯空调出风口滴水,这样,检测的数据更加准确,并且加热效率更高。
进一步,还包括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位于壳体内,并靠近冷风出风口的下侧;所述水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当壳体底部的积水高度达到水位传感器预设的高度时,提醒排水。
进一步,在壳体的下侧板上还设有排水口,便于排出壳体底部的水。
进一步,在壳体外侧包裹有保温材料,使壳体内不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梯,所述电梯包括轿厢、电梯空调以及所述的电梯空调出风口除水装置,所述回风入风口通过回风管与轿厢相连,所述回风出风口通过回风管与电梯空调的入风口相连,所述冷风入风口通过冷风管与电梯空调相连,所述冷风出风口通过冷风管与轿厢相连。由于具有所述的电梯空调出风口除水装置,因此,空调制冷时,冷风出风口处不会形成水滴滴落,避免对电梯轿厢造成损害,并且提升了电梯的使用舒适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换热管,并在壳体与换热管相连的两侧板上设置回风入风口和回风出风口,在壳体的另一组相对的两侧板上,分别设有冷风入风口和冷风出风口。这样,经空调制冷后的冷空气从换热管的外侧流过,轿厢内的湿热空气从回风入风口进入换热管时被降温预制冷,提高湿热空气的相对湿度,进入空调制冷时,更容易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使得空调出风口出来的冷风内的相对湿度降低。冷风从冷风入风口到冷风出风口之间会经过换热管,在与换热管接触的过程中,由于温度提高,冷风中的水蒸气在壳体内形成水滴滴落到壳体的底部,达到进一步降低了空气的相对湿度的目的,这样从出风口出来的冷风中的相对湿度降低电梯空调出风口滴水,从而使得水蒸气在出风口处不易凝结,避免对电梯轿厢造成损坏,并且提升了电梯的使用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梯空调出风口除水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省略部分外壳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右视图。
图中:壳体1、换热管2、回风入风口3、回风出风口4、冷风入风口5、冷风出风口6、控制器7、温湿度传感器8、加热器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图4,一种电梯空调出风口除水装置,包括壳体1和换热管2。所述壳体1为封闭的箱体结构。具体实施时,在壳体1外侧包裹有保温材料,使壳体1内不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效率更高。该壳体1的其中一组相对的两侧板为中空结构的连接板。所述换热管2为若干,各换热管2之间具有间隙。换热管2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连板相连,并与连接板的内部相连通。具体实施时,所述中空连接板的内侧上开有与所述换热管2的两端对应的孔,使换热管2与所述中空的连接板的中空结构相连通。在两连接板的外侧分别设有回风入风口3和回风出风口4,这样,风从回风入风口3进入时,首先进入设有回风入风口3的连接板的中空结构,并通过该连接板内侧的孔进入换热管2中,然后从与换热管2的另一端相连的连接板的孔内进入另一块连接板的中空结构,并最终从回风出风口4排出。在另一组相对的两侧板上,分别设有冷风入风口5和冷风出风口6。由于冷风入风口5和冷风出风口6设置在与回风入风口3和回风出风口4向邻的另外一组侧板上,因此,冷风从冷风入风口5进入后从换热管2之间的间隙中穿过,并从冷风出风口6吹出,在壳体1内会与换热管2充分接触并对换热管2进行降温,从而对换热管2内的湿热冷空气进行降温预制冷,使湿热空气温度降低3度左右,湿热空气的相对湿度就会提高,这样,经过预制冷的湿热空气在空调内制冷时,更容易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使得空调出风口出来的冷风内的相对湿度降低。而冷风从冷风入风口5到冷风出风口6之间会经过换热管2,在与换热管2接触的过程中,由于温度提高,冷风中的水蒸气在壳体1内形成水滴滴落到壳体1的底部,达到进一步降低了空气的相对湿度的目的,这样从出风口出来的冷风中的相对湿度降低,从而使得水蒸气在出风口处不易凝结。当加热器9不工作时,由于换热管2处制冷和制热过程中未有能量消耗,因此空调的制冷效率是不受影响的。
具体实施时,所述电梯空调出风口除水装置还包括控制器7、温湿度传感器8和加热器9。所述控制器7安装在壳体1的顶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8和加热器9设置在壳体1上,并位于冷风出风口6的外侧。所述温湿度传感器8和加热器9均为两个,且温湿度传感器8和加热器9绕冷风出风口6一周交替分布。所述温湿度传感器8和加热器9均与控制器7相连。温湿度传感器8用于将检测到的冷风出风口6处的空气相对湿度发送到控制器7。当检测到的空气相对湿度超过预设值时,控制器7控制加热器9对冷风出风口6处的冷空气加热,降低冷空气的相对湿度,确保冷风出风口6不会凝结滴水。具体实施时,还包括还包括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位于壳体1内,并靠近冷风出风口6的下侧。所述水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7相连。在壳体1的下侧板上还设有排水口。这样,当壳体1底部的积水的高度达到水位传感器预设的高度时,提醒排水,水从壳体1底部排水口排出。
使用时,将该电梯空调出风口除水装置通过支架固定在轿厢顶部靠近电梯空调的位置。所述回风入风口3通过回风管与轿厢相连,所述回风出风口4通过回风管与电梯空调的入风口相连,所述冷风入风口5通过冷风管与电梯空调相连,所述冷风出风口6通过冷风管与轿厢相连。由于具有所述的电梯空调出风口除水装置,因此,空调制冷时,冷风出风口6处不会形成水滴滴落,避免了对电梯轿厢造成损害,并且提升了电梯的使用舒适感。
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换热管2,并在壳体1与换热管2相连的两侧板上设置回风入风口3和回风出风口4,在壳体1的另一组相对的两侧板上,分别设有冷风入风口5和冷风出风口6。这样,经空调制冷后的冷空气从换热管2的外侧流过,轿厢内的湿热空气从回风入风口3进入换热管2时被降温预制冷,提高湿热空气的相对湿度,进入空调制冷时,更容易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使得空调出风口出来的冷风内的相对湿度降低。冷风从冷风入风口5到冷风出风口6之间会经过换热管2,在与换热管2接触的过程中,由于温度提高,冷风中的水蒸气在壳体1内形成水滴滴落到壳体1的底部,达到进一步降低了空气的相对湿度的目的,这样从出风口出来的冷风中的相对湿度降低,从而使得水蒸气在出风口处不易凝结,避免对电梯轿厢造成损坏,并且提升了电梯的使用舒适感。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jdzx/42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