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一种第一筋和第二引流筋的延伸方向与引流趋势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风道壳体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是指对建筑物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空调常见种类包括挂壁式空调、立柜式空调、窗式空调和吊顶式空调。

其中,立柜式空调能够调节大范围空间的气温,然而,在工作时空调产生的冷凝水易飞溅,导流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通过设置第一引流筋和第二引流筋减小流体的流速,防止冷凝水流速过快而引起飞溅,提高导流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道壳体,包括壳本体,所述壳本体设置有第一引流筋和第二引流筋,所述第一引流筋在预设平面上的投影和所述第二引流筋在预设平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所述预设平面为垂直于所述壳本体的高度方向的平面,所述第一引流筋和所述第二引流筋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以形成沿所述壳本体预设方向的引流趋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流筋相对于所述预设平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引流筋相对于所述预设平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通过第一引流筋和第二引流筋来改变冷凝水的流动方向,从而减小冷凝水在流动过程中的流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流筋与所述第二引流筋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预设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25°。

当引流筋与预设平面之间的夹角处于15°~25°时,流体的流速大小适中,引流效果较好,既可以顺畅地对冷凝水进行引流,又可以防止流速过快引起飞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流筋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壳本体的高度方向依次间隔分布,每个所述第一引流筋均包括位于底端的第一导流部,所述第一导流部包括下止点;

所述第二引流筋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壳本体的高度方向依次间隔分布,每个所述第二引流筋均包括位于底端的第二导流部,所述第二导流部包括上止点,相邻的所述第一引流筋和所述第二引流筋中,所述下止点与所述上止点之间的距离大于5mm。

通过限定相邻的第一引流筋和第二引流筋之间的间隙,来保证冷凝水能够顺畅的沿引流筋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流筋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引流筋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地交错设置。

通过第一引流筋和第二引流筋一一对应设置,有利于较好的将冷凝水进行引流,且使流体在导流过程中流速均匀,提高引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流筋在所述预设平面上的投影和所述第二引流筋在所述预设平面上的投影重合部分的长度尺寸为t,所述第一引流筋的长度尺寸为l1,所述第二引流筋的长度尺寸为l2,所述第一引流筋与所述预设平面的倾斜角度和所述第二引流筋与所述预设平面的倾斜角度相同且均为θ,所述第一引流筋和所述第二引流筋形成的引流宽度尺寸为l,则有l1+l2=(l+t)/cosθ。

通过限定第一引流筋和第二引流筋相对位置关系和尺寸关系,防止冷凝水在流动过程中由于流速过快而引起飞溅,提高引流效率。

进一步地水风空调原理,所述第一引流筋在所述预设平面上的投影和所述第二引流筋在所述预设平面上的投影重合部分的长度尺寸大于5mm。

限定第一引流筋和第二引流筋在预设平面上投影重合部分的最小尺寸,改变冷凝水在引流过程中的流动方向,减少冷凝水流动过程中的动能,进而减小流速,防止飞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流筋的长度尺寸和所述第二引流筋的长度尺寸相同。

通过第一引流筋和第二引流筋长度尺寸的限定,来保证第一引流筋导流的冷凝水的流速和第二引流筋导流的冷凝水的流速相同,增强导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流筋和所述第二引流筋共同组成导流单元,所述导流单元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壳本体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

通过设置多个导流单元来增大导流面积,有利于对空调在制热或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最大化的进行引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风道壳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壳体的有益效果包括:设计巧妙,结构简单,通过在壳本体上设置相互配合的第一引流筋和第二引流筋,由于第一引流筋和第二引流筋在预设平面上的投影有部分重合,保证流体能够按照顺序依次从上向下滴落,第一引流筋和第二引流筋具有夹角且能够形成引流趋势,从而实现在对冷凝水进行汇集引流的过程中,减少冷凝水流动的动能,进而减小流体的流速,防止流体由于流速过快而引起飞溅,提高导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1提供的风道壳体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2为风道壳体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相配合的第一引流筋和第二引流筋对冷凝水进行引流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引流筋和第二引流筋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2提供的空调器的室内柜机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空调器制热工况的示意图;

图8为空调器制冷工况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风道壳体;10-壳本体;11-冷凝水;15-第一引流筋;152-第一导流部;156-下止点;16-第二引流筋;162-第二导流部;166-上止点;18-导流单元;192-第一风机槽;193-第一风道;195-第二风机槽;196-第二风道;200-空调器;20-换热器;21-接水盘;22-上风道组件;23-下风道组件;24-前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风道壳体100应用于空调室内柜机中,在壳本体10底部的内侧风道壁上设置引流筋,通过引流筋将冷凝水11引流至空调柜机的接水盘21中,有利于冷凝水11的导流。

具体的,该实施例是通过在壳本体10上设置第一引流筋15和第二引流筋16,且通过第一引流筋15和第二引流筋16的配合方式来减小流体导流时的流速,防止空调在制热或者制冷时产生的冷凝水11流速过快而引起飞溅,提高冷凝水11的引流效率,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风道壳体100第一视角的示意图,图2为风道壳体100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

风道壳体100包括壳本体10,壳本体10的外形结构为长方体,该长方形具有长边和宽边,风道壳体100安装于空调室内柜机中时是处于竖向设置的状态,也就是说,壳本体10的长边竖向设置,沿空调的高度方向延伸,壳本体10的宽边横向设置。

在壳本体10上设置有第一引流筋15和第二引流筋16,其中,第一引流筋15和第二引流筋16沿竖向交错设置,第一引流筋15在预设平面上的投影和第二引流筋16在预设平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合,以使冷凝水11从上方的引流筋可以滴到下方的引流筋上,其中,这里的预设平面是指垂直于壳本体10的高度方向的平面,当风道壳体100竖向安装于空调内时,预设平面是指水平面。

可选的,第一引流筋15的倾斜方向与第二引流筋16的倾斜方向不同,换句话说,第一引流筋15和第二引流筋16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以形成沿壳本体10预设方向的引流趋势。此处的预设方向是指当风道壳体安装于空调器中后,发明人根据需求设计冷凝水的引流路径,该引流路径可以为从上向下竖直设置,也可以为从上向下倾斜设置,倾斜角度和倾斜方向根据需求而定。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方向是指壳本体10的高度方向,通过第一引流筋15和第二引流筋16形成引流趋势,从而通过改变冷凝水11的导流方向来减小流体的流速,有效防止流体因为流速过快而引起飞溅。

当风道壳体100安装于空调内时,第一引流筋15和第二引流筋16设置于壳本体10的底部内侧风道壁,且第一引流筋15相对于预设平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二引流筋16相对于预设平面的倾斜方向相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流筋15的导流方向和第二引流筋16的导流方向均从两侧倾斜向下地指向中间位置,通过第一引流筋15和第二引流筋16的位置关系,在改变冷凝水11流向的同时减小了冷凝水11的流速,且使冷凝水11向中间位置汇集,便于导流至接水盘21中。

可选的,第一引流筋15的数量为多个,全部的第一引流筋15沿壳本体10的高度方向依次间隔分布,第二引流筋16的数量为多个,全部的第二引流筋16沿壳本体10的高度方向依次间隔分布,且第一引流筋15和第二引流筋16相互交错设置,这里应该注意的是,相邻的第一引流筋15和第二引流筋16在竖向上应具有间隙,用以保证冷凝水11能够顺畅地沿引流筋来回流动,另外,第一引流筋15在预设平面上的投影和第二引流筋16在预设平面上的投影具有重合部分,用以保证冷凝水11能够按照顺序依次从第一引流筋15和第二引流筋16落下,通过第一引流筋15和第二引流筋16的配合引流,实现将冷凝水11汇集且方便引流至接水盘21水风空调原理,在冷凝水11导流过程中来回改变导流方向,从而降低流体的流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流体的动能,防止流体飞溅。

图3为第一引流筋15和第二引流筋16配合导流的示意图,请参照图3所示。

可选的,第一引流筋15的数量与第二引流筋16的数量相同,且多个第一引流筋15和多个第二引流筋16一一对应地交错设置,有利于最大化的将冷凝水11进行引流,且使流体在导流过程中流速均匀,引流效果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流筋15的长度尺寸和第二引流筋16的长度尺寸相同,从而保证从第一引流筋15和第二引流筋16上流下的冷凝水11的流速相等。

图4为相对应的一个第一引流筋15和一个第二引流筋16配合的示意图,请参照图4所示。

第一引流筋15与第二引流筋16中的至少一个与预设平面之间的夹角θ为15°~25°。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引流筋15与预设平面之间的夹角处于上述角度范围,和/或第二引流筋16与预设平面之间的夹角处于上述角度范围。当然,第一引流筋15与预设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与第二引流筋16与预设平面之间的夹角相同,也可以不同,或者只有第一引流筋15或第二引流筋16中的一个与预设平面之间的夹角在15°~25°的范围内,具体的导流角度是与引流筋表面对冷凝水11的摩擦系数相关,当处于15°~25°的角度范围内时,冷凝水11流速合适,不会由于流速过快引起飞溅,也不会由于流速过慢造成排水不及时,在该范围时引流效果较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流筋15与第二引流筋16中的至少一个与预设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1°,发明人经过多次试验计算,获得最佳夹角值21°,且同时,引流筋的厚度尺寸在2~4mm时,增强引流效率,提高引流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选用其他参数,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并不做具体限定。

请继续参照图4所示,第一引流筋15包括位于底端的第一导流部152,第一导流部152包括下止点156,第二引流筋16包括位于底端的第二导流部162,第二导流部162包括上止点166,在相邻的第一引流筋15和第二引流筋16中,下止点156与上止点166之间的距离为h,当引流筋的厚度尺寸为2~4mm时,h大于5mm为宜,从而保证冷凝水11能够沿引流筋流动。在其他实施例中,上止点166与下止点156的距离可以根据引流筋的实际厚度来设计,此处并不做限定。

请继续参照图4,第一引流筋15的长度尺寸为l1,第二引流筋16的长度尺寸为l2,当第一引流筋15与预设平面的倾斜角度和第二引流筋16与预设平面的倾斜角度相同且均为θ,第一引流筋15在预设平面上的投影与第二引流筋16在预设平面上的投影具有重合部分,且重合部分的长度尺寸为t,则第一引流筋15和第二引流筋16所形成的引流宽度尺寸为l,就有l1+l2=(l+t)/cosθ。即可获得第一引流筋15和第二引流筋16共同形成的引流宽度。

可选的,为了保证冷凝水11的导流效果,当引流筋的厚度尺寸为2~4mm时,第一引流筋15在预设平面上的投影和第二引流筋16在预设平面上的投影重合部分的长度尺寸大于5mm。

可选的,第一引流筋15和第二引流筋16共同组成导流单元18,导流单元18的数量为多个,且导流单元18沿壳本体10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请继续参照图1所示,由于风道壳体100底部内侧风道壁包括位于两侧的平面部和位于中间的弧形部,为了将冷凝水11尽可能全部地导流至接水盘21上,故将每个平面部和弧形部分别划分为导流单元18,每个导流单元18上设置有第一引流筋15和第二引流筋16,从而将风道壳体100上的冷凝水11较好的进行引流。

可选的,壳本体10还设置有第一风机槽192、第一风道193、第二风机槽195以及第二风道196,其中,当风道壳体100安装于空调室内柜机中,第一风机槽192位于引流筋的上方,第一风道193和第一风机槽192连通,第二风机槽195位于第一风机槽192的上方,第二风道196和第二风机槽195连通,第一风道193的长度大于第二风道196的长度,通过调整风道的长度尺寸、风道出风口的直径、安装于风机槽内的风机参数等,实现空调的前面板24顶部出风口的出风量一致。

该风道壳体100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第一引流筋15和第二引流筋16的引流配合,将冷凝水11沿竖向导流汇集到接水盘21的同时,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以此减小冷凝水11的流速,防止冷凝水11因为流速过快而飞溅,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空调器200,包括如实施例1提供的风道壳体100。

图5为空调器200室内柜机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接水盘21的示意图,请参考图5和图6所示,具体说明如下:

除了上述的风道壳体100,该空调室内柜机还包括换热器20、接水盘21、上风道组件22、下风道组件23及前面板24。其中,风道壳体100和风机组成上风道组件22,经换热器20进入空调内的空气流经上风道组件22和/或下风道组件23,再分别对应从前面板24的上出风口和/或下出风口吹出,进行制热或制冷作业。

图7为空调处于制热工况的示意图,请参照图7所示。

当空调器200处于制热工况时,下风道组件23对应前面板24的下出风口开启,经换热器20进入空调内的热空气,一部分流经上风道组件22的两个风道,通过前面板24顶部的两个出风口吹向室内,另一部分流经下风道组件23,通过前面板24底部的出风口吹向室内。

图8为空调处于制冷工况的示意图,请参照图8所示。

当空调器200处于制冷工况时,下风道组件23对应前面板24的下出风口关闭,经换热器20进入空调内的冷空气,全部流经上风道组件22的两个风道,通过前面板24顶部的两个出风口吹向室内,根据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原理进行设计。

无论是制热工况还是制冷工况,空调器200产生的冷凝水11经过风道壳体100底部内侧风道壁的引流筋,导流至接水盘21中。在导流过程中,由于流体的流向来回改变,减小了流体的流速,很大程度上减少流体流下的动能,有效防止流体由于流速过快而造成飞溅的现象,引流效果好,提升用户体验舒适性。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jdzx/61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