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汽车

羽绒服极寒,如何解决房间寒气

作者:刘壮实

亻尔矢口之首丬匕京今天夕夕冫令口马?冫令至刂讠兑白勺讠舌者阝衤皮冫东昔夂了。

这两天想必大家对“跳水式”下降的温度颇有感受。据北京市气象局消息,1月7日06时,北京南郊观象台气温降至-19.5℃,迎来1966年以来最冷清晨。好在这波寒潮来得快去得也快,8日开始气温就逐渐回升了。

寒潮来袭,小编心里不禁冒出这样一个问题:几百年前,什么现代装备都没有的明清,人们是怎么过冬的?

要知道,明清时期的寒冷程度比现代更甚。根据《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综合卷》,1900年以前的“严重强寒潮灾害”仅记录了17次,明清就占了13次。有学者把这一时期称为“明清小冰期”。

难道,明清百姓御寒靠的是“一身正气”?

这自然是开玩笑。细翻资料,小编发现,明清百姓御寒方法可真不少,根本不比现代人差。不信?且听我一一道来。

“衣”——袄子、帽子和貂裘,“手炉”“护耳”咱都有

现代人说到冬装,自然少不了“棉袄”的身影。关于“袄”的最早记载见于《魏书》,内有衬里的称“夹袄”,纳絮丝绵的称“棉袄”或“绵袄”,为秋冬季节之常服。明清时期,棉花开始大量种植,“棉袄”遂大兴。

想到明清的冬天,大概很多人脑子里会浮现出《大明风华》《甄嬛传》中王公贵族披着斗篷的华丽场面。作为防风御寒的衣物,冬天外出的男女官庶,都喜披裹斗篷。

图片来源:《甄嬛传》

至于现代人常见的“貂皮大衣”(明清时期这类动物毛皮制作的衣物叫“裘衣”),可不是想穿就能穿的。当时官方对舆服礼制有着严格规定,不同身份、不同场合所着裘衣,材料自是不同。

明清时期的人们,冬天出门也戴帽子。

明代,每年冬十一月,“入朝百官赐暖耳”。暖耳多用狐皮类材质制成,和我们用的耳套相似。到了清朝,官员冬季多戴皮制暖帽。

妇女通行做法是用鬏髻或者帕子把发髻包裹起来。《金瓶梅》里面有关于女性冬季着装的记载,“大红缎子袄,青素绫披袄,纱绿绸裙,头上戴着鬏髻……”此外,妇女还有“卧兔儿”或“昭君套”等戴在头上的保暖饰品。

哦,对了,还有手套。起码从出土文物看,这玩意儿西汉就有,不过依然是彼时殷实人家的专利。

这么一想,明清时期的御寒装备貌似不比现代人差。

图片来源:《甄嬛传》

“住”“行”——“火墙”“暖轿”“手炉”,古代供暖系统了解一下?

对北方人来说,冬天最最最重要的就是暖气。但在没有统一供暖的明清,怎样让屋子里暖和起来也是一门大学问。

要想了解明清时期的取暖设施,不妨看一下故宫。故宫内很多建筑都建有“火墙”,就是把宫殿墙壁建成“空心”的,墙下挖“火道”,添炭火的“炭口”设置在殿外的墙基里面。这种结构在如今北方的很多建筑里依然存在。

寒冬一到,专职的司炉太监就会往“炭口”添上烧好的炭火,加热整个房间。不只是房间外,在房间里也会摆放炭盆。内外共同作用下,给房间加热上“双保险”。

屋里暖和了,出行可咋办?没有汽车的明清时代,富庶人家出门交通工具是轿子。于是,聪明的古人又开始想办法:轿子用帷幕遮上,用以防寒,称为“煖轿”。明代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中就有“探亲眷高抬着煖轿,送人情稳坐着香车”的句子。

除了“煖轿”外,当时人们还可以捧一个“手炉”。“手炉”内放炭火,外部是圆弧形外罩,既可以导热又防烫伤。

有“手炉”,自然就有“足炉”。“足炉”比“手炉”大一些,又叫“汤婆子”“锡夫人”,是放在棉被里用来温脚的。为防夜晚失火,“足炉”里不能放炭火了,而是用热水代替。(咦?这不就是现代的“暖水袋”么?)

由是观之,虽然没有现代人的羽绒服、空调、集中供暖等现代装备,明清时期的古人却也用着古朴但实用的法子抵挡寒潮暴击,有些法子还一直沿用到现在。不得不令人佩服古人的智慧。

来源: 中国新闻社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qiche/202303/143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