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讲理,正所谓,做人做事是讲道理的写
我们当代社会是否还需要“礼乐”文化?
对于这个问题,有的人可能持否定态度。
他们认为“礼乐”文化是封建糟粕,是古代统治者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一种手段,一定要抛弃掉。
还有人可能会说,我们国家之所以被称之为“礼仪之邦”正是因为“礼乐”文化的存在,礼乐教化有助于提升人们的个人修养,让人们谦和有礼,应当予以提倡。
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没有错,我们的民族有着全世界最独特的文化观念,那就是“理”。
什么是“理”?
“理”的本意是指顺着花纹将璞石加工成美玉,后来也就引申为顺应事物的本来原则。
那么美玉的原则是璞石的花纹,我们人伦世界中的“理”是什么呢?
是理性的法则吗?是西方人那套以利益为主体的契约精神吗?
显然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的“理”就在我们心中,它是自然赋予我们人本源的生命情感,所以我们也将“理”称为“情理”。
如果我们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在我们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情感因素永远排在第一位。
比如一个家庭中,虽然法律没有对家庭地位进行相关规定,但爷爷就是爷爷,爷爷就比父亲大,父亲就是比儿子大。
哪怕儿孙当了官,或是挣了大钱,但只要在家中,地位便永远不可能突破辈分。
而且一家之中父亲可以管教儿子,哪怕生气打了儿子一顿人们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如果儿子敢对父亲动手,那就是大逆不道,这就叫“理”。
纵然也存在一些不孝子孙,但不论何时何地,这个“理”是公认的,是不可能改变的,这个原则就来自我们的生命情感。
其实“礼乐”文化的精神内核就是这个“理”字,为什么说对“礼乐”文化我们应当提倡,因为“理”就是我们社会人伦规则的根基,是我们民族赖以稳定社会关系的重要力量。
但为什么说也应当抛弃呢?
因为“礼乐”文化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已经不那么纯粹了,帝王贵族为了加强统治将“礼乐”的精神内核抹杀,留下了一套封建礼教的空壳,用以约束百姓,这部分内容是绝对的糟粕,必须予以抛弃。
其实当代社会,“礼乐”文化继承的并不是太好,人们往往舍本逐末,忽略了情感才是“礼”的根本,反去执着于“礼”的外在形式。
比如借《论语》中的一个故事来说,有一天孔子的弟子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
孔子回答:“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有事情子女代劳,有美酒美食让给长辈们先吃,这就是孝吗?孝最难的在于能够对长辈和颜悦色。
孔子这句话就是在强调,真正的孝在于内心的真诚,而不是形式。
这也是我们当下很多人经常犯的毛病,面对长辈虽然礼数到位,但内心是反感的。
这是纯粹虚伪的表面工程,这种虚伪在形式上也会有所显露,对方是能够感受到的。
那么如此一来,这种礼数还有什么意义呢?做戏赚名声吗?
其实人如果能够真正做到了真诚,那么礼数的形式反而不那么重要了,甚至有时候礼数不到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这才是真正的“礼乐”文化,“礼乐”文化的传承在于其精神内核,而非形式。
“礼乐”形式的发展其实根本不必我们操心,因为伴随“礼乐”精神的继承,人们自然会根据社会元素的变革发展出新的“礼乐”形式,就好比古人以书信传递感情,当代我们便可以用“视频通话”来替代。
身处外地的子女能够定期跟父母视频,很多时候要远比单纯给钱、送礼有价值得多。
所以我们做人做事的“理”不在外,而在我们自己的心中。
正如孟子讲“反求诸己”,我们不可执着于外在形式,要懂得去内心中体会,搞清楚到底哪些念头是本源情感的发用,哪些念头是后天意识的产物。
如此才能真正了解和继承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观念。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qiche/202305/256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