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汽车

夏季腹泻怎么办,暑湿泄泻

随着气温越来越高,迎来了一年中最为酷热的夏天,不少夏季常见病证的发病率又开始有上升趋势,作为夏季常见病之一的泄泻,可能是最常困扰大家的问题。泄泻,又称腹泻,本病首载于《黄帝内经》,有“婺溏”“飧泄”“濡泄”“洞泄”“注下”等不同病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多见,临床症状常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呈糊状或稀水状,伴或不伴有腹痛。

夏季泄泻原因

感受外邪 《黄帝内经·素问》指出:“长夏善病洞泄寒中”,夏季天气炎热而潮湿,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暴雨频发的季节,湿、热、暑、寒邪气错杂而至,夏季泄泻的病邪入侵以湿邪为主,夹杂着寒、暑、热等病邪,导致肠胃功能失调。此外,脾脏喜燥而恶湿,湿邪入侵则最容易困遏脾阳,从而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而导致泄泻。寒邪或者暑邪亦能“直中”脾胃,使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常,清浊不分,而成泄泻。

饮食所伤 进入夏季,由于气温升高和日照时间延长,大家免不了在晚上三五好友把酒言欢,啤酒和烤串成了夏季“标配”,然而骤然的生冷饮品摄入和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会严重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此外,夏日的天气炎热而潮湿,给细菌病毒的滋生提供了适宜条件,食物极易被致病微生物污染而导致人们食用后感染机会增多,所以饮食不节和饮食不洁也是导致夏季泄泻的重要因素。《景岳全书》中有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若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至合污下降而泄痢作矣。”脾胃为仓廪之官,脾主运化水谷和水液;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过食生冷,易致寒湿阻滞;过食肥甘厚味和辛辣刺激,易致呆胃滞脾,湿热内蕴;误食不洁食物,易致肠胃损伤,皆可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致使脾胃传导失司,升降失调,水谷停滞而导致泄泻。

情志失调 夏季是自然界中阳气最旺盛的季节,而中医认为“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界是一个整体,所以夏季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中医理论认为“肝为阳脏,喜调达而恶抑郁,在志为怒”,人体阳气旺盛导致肝阳易上亢,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而肝脾相互影响,相互传变。《金匮要略》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气过盛,可克伤脾土,脾胃受制,运化失常,或忧思气结,脾运阻滞,均致水谷不化,下趋肠道为泄泻。

脾胃虚弱 《景岳全书·泄泻》 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故脾虚乃泄泻发病之关键所在,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若因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弱,中阳不健,运化无权,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清气下陷,水谷糟粕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穴位推拿调养

泄泻的主要病变位置在脾胃和大肠,所以推拿手法主要以健脾和胃、温化寒湿为主,穴位主要选取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和任脉穴位为主。

揉腹

“腹部乃人体的第二大脑,是精气五神之府、人体气血生化之源泉”,腹居人体中部,是联结上下的枢纽,为全身经脉汇聚之所。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任脉、带脉、冲脉、足厥阴肝经皆循行于此,故揉腹可推动全身经气运行,使郁结的气血得以疏通,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操作时,逆时针掌揉上腹部,顺时针掌揉脐周及下腹部,共约5分钟左右。本法主在健脾和胃,涩肠止泻。

点揉天枢、足三里

天枢和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天枢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募穴,可调理肠腑而止泻。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合治腑病”,按揉足三里可健脾和胃、生发胃气。

天枢: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左右各一穴。以拇指、示指两指点揉两侧天枢穴,各约2分钟左右。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用拇指按揉两侧足三里,各2分钟。

按揉中脘

中脘属任脉。中脘穴深部为胃幽门部所在处,故按揉中脘穴可以疏肝养胃、消食导滞、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中脘:位于上腹部,脐上4寸,前正中线上。以中指点揉中脘穴,约2分钟。

指振关元

关元属任脉。是小肠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全身。故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同时指振关元可以激发阳气,涩肠止泻。

关元: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以中指点按关元穴,同时指振约1分钟左右。

夏季泄泻调养要求我们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增强自身免疫力才能适应夏季多变的天气,摒弃不良饮食习惯,少食生冷和肥甘厚味,注意调控自身情绪。在此基础上运用穴位推拿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改善机体阴阳失衡,保持健康活力的状态。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qiche/202305/313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