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为什么,1960年国家有什么大事
上世纪60年代,我国南方出现了大量孤儿,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最终做出了将3000名孤儿运送至内蒙古的决定。
在那里,他们不仅挨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而且茁壮成长,很多都成了栋梁之才。
那么在这“三千孤儿入内蒙”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隐情?他们在内蒙成长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困境之下的最佳选择20世纪60年代,由于天气原因,大量人群陷入到饥荒之中,甚至有人为了活下去,远赴他乡乞讨。
在大人都无法支撑的情况下,脆弱的儿童更加难以为继.
所以,在上海、江苏、安徽等地,出现了大量的孤儿,他们有的父母双亡,不得不送到福利院,有的父母虽然健在,但家庭条件困难,也被迫交给了政府抚养。
然而,地方政府的财政也很快陷入危机,只能将大批孤儿转移到上海的保育院。
为此,上海政府做出了巨大牺牲,他们宁愿省下经费,也要确保这些孩子们的衣食住行。
不过向来富庶的上海也逐渐坚持不下去,最后,上海将这一情况递交国务院,请求国家出手相助。
周总理得知此事后非常关切,他表示将不惜一切代价抚养这些可怜的孩子。
国家也特批了很多食品,但是,随着保育院的人数不断激增,这些食品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得找到一个长远的办法。
后来,周总理考虑到南方以大米为主食,天灾导致粮食减产,但内蒙古人以放牧为生,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大部分仍然可以自给自足。
于是,他马上联系了自己多年的老战友,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希望由他来提供帮助。
他们年龄毕竟很小,所以在经过长期的舟车劳顿之后,很多人都水土不服病倒了。
为了救助他们,内蒙古出动了整个自治区的医疗力量,提供了及时的帮助。
虽然在此期间仍然有个别孩子夭折,但绝大部分都恢复了健康,于是,当地很快就开放了领养渠道。
而前来领养的人也是络绎不绝,育儿园门口常常人满为患,很多没有领养到孩子的牧民甚至非常着急,一时之间,让这些汉族儿童拥有一个内蒙额吉,成了当地的一种潮流。
虽然领养要经过好几道手续,但热情的牧民们毫不在意,他们在带回孩子之前,已经为其准备好了一间温馨的小屋。
回家后,更是像对待亲生子女一般疼爱,为了照顾这些来自南方的孩子,很多牧民不惜牺牲自己的口粮,也要给他们提供最好的条件。
当时,年轻的都贵玛每天都顶着黑眼圈,周边人半调侃地问她,
“你后悔了吗”?
但她的回答十分笃定,“从来没有后悔过”。
的确,每次看到怀中的婴儿呼唤着妈妈,都贵玛的幸福感便油然而生。
哪怕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绝不会抱怨一句,因为她知道,她的辛苦便是为了这些孩子最美好的明天。
对待自己的28名儿女,都贵玛任劳任怨、和蔼可亲,但对待某些客人,她也曾露出过“恶狠狠”的一面。
在都贵玛领养的孩子中,有一个女孩,经过都贵玛一年的养育,她正好满了五岁,身体越来越强壮,气色也越来越好。
一天,有个邻居到都贵玛家做客,见到小女孩后,便跟她开玩笑说,“这孩子长得真壮,一点也不像上海孩子”。
张凤仙:六名大龄儿童的额吉都贵玛的奉献精神在草原上被大家夸赞的同时,张凤仙的经历也诠释出一个自愿付出、不计回报的母亲形象。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从上海来的孩子们受到了热烈欢迎,然而,也有六个孩子,没有家长愿意领养。
原因只有一个,他们年龄较大,都有五六岁了,而且能说会道,对过去的经历如数家珍。
虽然这样的孩子比较容易照顾,但作为领养者,他们更希望孩子能将自己当作亲生父母,所以这六个孩子暂时没有人领养。
在寒冷的冬天,孩子突然生病,她冒雪徒步走了十几里路,将医生请到了家里。
每天,她都事无巨细地照顾着这六个孩子的生活,生怕有谁没有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在这样的精心照料下,孩子们越来越健康,但张凤仙的身体却每况愈下。
1991年,她因病离世,临终前,她对孩子们说,“你们都去上海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吧”。
然而,这些孩子却异口同声地说道,“草原就是我的家”。
不管是都贵玛、张凤仙,或者草原上其他的母亲,她们都是平凡的人物,但她们的事迹却足以震撼人心。
正是她们的无私奉献,拯救了3000名孤儿的生命,让草原上绽放出伟大的奇迹。
如今,几十年悄然而过,这些母亲们也逐渐老去,但她们的精神却永远闪烁着光辉。
她们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证明,朴实、简单、平凡、善良的中国人,能够创造出不可磨灭的奇迹,团结和奉献,便是中华民族屹立几千年而不倒的根本原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qiche/202305/316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