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财阀太强大削弱日本经济,中国企业如何应对?
日本几乎所有的大企业都曾经被美国盯上过。
二战结束后,美国认为,日本这种小国家能造出武藏、大和、伊400潜水艇这种世界第一级别的巨舰,是因为日本的财阀太强大,必须削弱。战后对日本经济的改造之一就是把财阀解体成一个个小公司,让公司各自为政,禁止公司互相持股。并且借口对二战有责任把原本在财阀里担任领导层的日本人全部驱逐,并且让员工组织工会对抗企业,美其名曰民主化,这一切的举动其实是想削弱日本经济。
而相反,由于大批的年轻人进入公司的领导层,日本企业随之一新。而且也给了很多技术人员机会,否则在原来财阀的体制下井深大、本田宗一郎等技术人员不太有可能出头的机会。而由于财阀解体,各个公司竞争加剧,也促使了日本企业的活化。随着中国新中国的成立,共产主义抬头,工人阶级觉醒,美国开始压制工人阶级,放手日本经济的管束。但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对美国逐步造成威胁。
先是钢铁行业。从二战结束后一直到50年代,美国一直是世界钢铁产量最大国,几乎垄断世界钢铁市场。钢铁公司工人要求涨工资,公司就把这部分转嫁到价格上,反正是世界垄断。50年代美国钢铁工人的工资不仅远超日本和欧洲,在美国国内也是超过制造业平均的20%,到了60年代是30%,到了70年代超过60%。但是,也使得设备投资和技术开发停滞。日本企业则积极导入小型高炉和平炉,发展炼钢技术,加上美国钢铁工人没事还罢工(1959年美国钢铁工人曾经连续罢工116天),日本钢铁企业接机发展起来,新日铁一度是日本最大企业。美国钢铁企业受不了了,1970年开始对日本企业进行倾销诉讼。
其次是电视机。1956年日本电视机开始国产化并且对外出口(把电视机国产化的公司叫夏普),1960年开始对美国出口。而从1960年开始美国电视机业界就开始对日本企业进行诉讼,理由是日本根本不让美国公司进入日本市场(日本通产省和业界出于保护自家产业对美国电视机拒绝),结果日本的电视机产品现在强大而且便宜,在美国市场通行无阻是极大的不公平。但是由于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物美价廉的日本电视机在美国爆买,日本企业采用本土化生产回避美国诉讼,最终美国本土的电视机厂商全部被收购。
重头戏是汽车。一直到50年代,美国汽车行业都是世界独占鳌头。虽然德国车厂渐渐出头开始对美国出口,但由于大型车一直在美国公司手上,利益丰厚日本三合科技有限公司,所以美国公司也没太在意。而以第一次石油危机为契机,省油小型化的日系汽车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依然躺在大型车和高级车的利润上,干脆把小型车委托给日系厂商生产。结果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大跃进,1978年占到18%的市场份额日本三合科技有限公司,1980年就变成了26%,车系也越来也多,给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造成了巨大压力,一度让美国汽车工人大幅度失业。而美国媒体把责任转嫁给日本车商,美国人民砸日本车,打死了误以为是日本人的中国华侨。里根上台后开始对日本汽车进行进口限制,但由于三大汽车商自己不争气,美国政府争取来的机会变成了领导层的高额收入,其他业界的利益投资,没有用在汽车行业的投资和技术开发上。对日本汽车的进口限制反而变成了日本汽车厂商研究高级汽车的契机。此后日本汽车厂商积极和美国厂商合作实现利益共同体,在美国设厂,进口限制也就消亡了。
半导体业界。70年代后期,日本半导体业界开始对美国形成威胁,1978年美国对日本半导体收支第一次出现2900万美元的赤字。1980年美国摩托罗拉还是世界最大内存生产商,1981年日系已经占到70%的世界份额。70年代后期美国半导体业界已经感受到了压力开始向政府呼吁对日本进口限制。但由于日美的半导体业界构造不同,ATT和IBM基本是自用半导体,受日本冲击大。而刚刚摆脱IBM的因特尔和新公司美信这类对外贩卖还需要积极进口日本的半导体。而日本厂商几乎全部都是自用和贩卖两方面都有,资金和人才方面都超过ATT和IBM。所以美国政府并不太积极。到了1986年世界前十的半导体厂商日本占据前三,前十里有六家。里根上台以后和日本签订了日美半导体协议,规定了日本半导体的价格不得低于美国半导体的价格,并且日本不得通过第三国向美国进口廉价的半导体,这使得日本通产省只能让日本半导体厂商减产,多出的产能转移到了台湾和韩国,促进了台湾和韩国的半导体发展。
所以基本上日本一个产业对美国造成威胁,就会被美国盯上,以前国内经济学老师都感叹,日本的技术转型的时机非常好,从轻工业到重工业,从汽车到半导体,再到电子机械等等,那都是给美国逼的。当然,到了1990年日本自己作死,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人口和产业都开始走下坡路了。
比较中国和日本其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东亚地区,都是一样的制造立国,人民也一样勤劳。只是和日本不同的是,中国并不被美国所左右,规模也不是日本能比。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qiche/43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