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制造业发达的城市出现用工荒问题困扰沿海企业正常运转
摘要:中国大学自1999年扩招以来,大学录取率不断攀升,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大学教育以基本从“精英型”教育转为为“大众化”教育,扩招带来了就业难的问题,也带来了很多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伴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的同时,沿海制造业发达的城市也出现了用工荒的问题。自2004年以来,节后用工荒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沿海许多企业的正常运转。
(一)大学扩招的问题
自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开始扩大高校招生规模,以下是2000年以后各年毕业生人数:
200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07万人;
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15万人;
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45万人;
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12万人;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80万人;
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38万人;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人;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559万人;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11万人;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1万人;
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58万人。
根据国家2009年统计的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超7000万,累计到2011年7月,中国历年已毕业大学生总人数预计达到8400万大学生用工荒与就业难论文,占中国人口的7.4%,再过几年大学生将完全“平民化”。
2010年,中国高校录取率总体上超过70%。此外,据记者了解,在全国其他多个省市,今年高考录取率也创出新高。今年北京市高考录取率超过了80%,其中本科录取率首次超过50%,高达54.9%,比去年提高了5.6个百分点。上海今年高考录取率超过85%,较去年再升一个多百分点。此外,浙江为83.8%,山东突破80%,重庆达78.55%,广东超78%,云南超过70%,安徽也达到了创历史的67.3%。
(二)沿海企业用工荒的问题
自2004年以来,沿海地区企业用工荒的问题层出不穷,用工荒的问题登上各类媒体节后头版。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90年代以后,第一代农民工进城打工,他们吃苦耐劳,中国的制造业凭借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创造了中国“世界工厂”的超级生产规模,铸就了中国经济的腾飞。
进入2010年后,85后、90后登上时代的舞台,他们基本上是纯独生的一代,没有吃苦的习惯,其中很大一部分通过大学扩招基本上已不太可能回头成为农民工,剩下的一部分由于家庭的呵护和所处时代形成的性格特点,大多宁可在家游荡也不愿进入制造型企业。另外,随着中国商业服务业的高速发展,不少“农民工”二代选择了环境相对宽松的商业服务行业。
加上近几年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大量沿海企业的内迁策略,形成了中西部与沿海争夺劳动力的局面,客观上加剧了用工荒的程度。
(三)大学生就业难与经济产业结构的关系
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客观上也反映了中国企业的主流结构——劳动密集型。中国的社会形态和历史原因大学生用工荒与就业难论文,造成了中国高端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产业的相对落后。
中国教育体制的失败,又决定了中国的科研人才素质总体不高,缺乏创新意识,反过来又制约高新尖产业的发展,这是社会悲哀。
而真正需要人才的企业是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只在少数环节需要少数的大学生。这个特点客观上加剧了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四)冰火两重山——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并存
现在,大学本科毕业生可能会为了2000元工资的一份工作挤破头,与此同时是一些生产制造企业开出3000元的工资却招不到农民工,真是冰火两重山。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归纳下来有以下几点:
1.大学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加剧了就业的难度;
2.扩招带来的教育质量下滑,专业与企业实际要求不匹配,培养了大批不符合企业要求的半成品和废品;
3.中国的劳动密集型经济产业结构决定了对大学生的需求量有一定的限制;
4.受中国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学学到了知识,也学会了虚荣,很多大学生还自视为“天子骄子”,放不下身段。
企业用工荒的问题归纳下来有以下几点:
1.沿海地区生活成本逐年升高,工资上涨相对缓慢,减少了农民工到沿海打工的欲望;
2.内地经济的发展、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内迁,沿海与内地工资差距的缩小,让许多原来在沿海打工的农民工有了新的就业途径;
3.农民工结构的转变,85后、90后独生“农二代”逐渐成为企业用工的主力,他们的观念已与第一代农民工大不相同,宁可进商业服务等环境宽松舒适行业或在家游荡也不愿到艰苦的生产制造型企业工作;
4.农一代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大学扩招导致升学率的提升、分流了很大一部分青年人群转向高等教育,以不大可能回转到产业工人岗位。
以上诸原因,造成了中国目前的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两难的局面。
(五)未来大学生的趋势分析
从目前中国的教育产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状况看,中国的大学招生录取率将会进一步扩大,大学教育将彻底“平民化”,也即大学只是多读了几年书而已,并不能把学历和身份、能力、待遇挂钩。
未来的大学生也是普通劳动者,只是有一定知识的普通劳动者。大学生从事一切目前看似不应该是大学生该干的行业将越来越司空见惯,大学生农民、大学生屠夫、大学生商贩、大学生清洁工将成为正常现象,一切光环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
(六)未来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问题
近二十年来,我们亲历了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近十年来出现了“国进民退”,中国的现状和危机,很多方面是政治和经济体制造成的,这里就不分析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问题了。
根据目前的情况看,国际市场形势的变化,导致欧美国家都中国出口的抵制;国内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原材料成本提高、用工成本上升,加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压力,中国以出口为经济增长支撑的模式将越来越难维持经济的增长,这也是国家为什么反复提倡并践行“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的原因。
中国未来经济转型的方向预测:
1.沿海地区将被迫首先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因为不升级面临的将是倒闭;
2.劳动密集型企业将向内地和包括印度在内的东南亚诸国、非洲等国家转移,以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维持企业的利润;
3.中国将由外向型经济逐步向内向型经济转变,生产制造型企业将依托资源优势、用工优势、物流优势在内地蓬勃发展。
4.出口市场的除欧美外,也将开拓其他市场,同时竞争将会逐步加剧。
中国的经济在未来20年仍然是世界上最有机会的市场,未来的经济走向必将是全面的、纵深的发展。
「 支持乌有之乡!」
打 赏
×
乌有之乡.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redian/30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