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热点

光明、三元上市在即蒙牛、摩拳擦掌(组图)

光明、三元上市在即,蒙牛、三鹿摩拳擦掌

虽然中国乳业在资本市场上蒙了几年的阴影,但上市热潮直到今天才真正到来。光明和三元只差确定上市日期。蒙牛和三鹿也如火如荼。众多企业一成不变的上市情结,意味着乳品市场的竞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中国乳业与资本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

有确凿消息称,北京乳业龙头北京三元公司自成为北控控股成员公司之一以来,已筹资逾2亿港元,并在北京成功挂牌上市。 1997 年 5 月 29 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基金,现正争取在 A 股市场上市。目前辅导期已结束,预计5、6月完成上市工作; 2001年北控分拆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4.@ >三元股份有限公司85亿

据悉,三元拟发行1股至1.5亿股,上市募集资金400至5亿元。光大证券为其主承销商。为使三元有资格在内地A股上市,北京控股已将其持有的三元95%股权中的23%转让给北京农工、燕京啤酒(0729.SZ)等公司。燕京啤酒董事会以2644.@>994万元获得三元5%股权。

成为三元直接竞争对手的上海光明乳业有限公司于2000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合作部批准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光明乳业人士告诉香港中国证券报,公司重组后的股本为5亿股,上海乳业公司和上实食品控股有限公司各持股40%。上实食品是上海实业(0363.HK)的全资子公司。光明乳业在原有股东的基础上,吸收吸收了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大众交通(集团)有限公司(.SH)、东方希望投资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达能亚洲有限公司(.Ltd),上述公司。 5% 的股份。

光明乳业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年收入2.5亿美元。有消息称,4月初光明乳业申请发行超1亿股A股,价格未定。上市地点为上海。本次发行申请已进入证监会审核阶段。东方证券,主承销商。

先生。华夏证券研究部邱立强认为,三元和光明都已进入最后阶段,正在等待审批,但由于排队上市的公司较多,还需要一段时间。

另一消息人士透露:蒙牛已于2001年8月完成为期一年的股份制改造。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规定,可以准备上市,但在哪里上市仍需考虑。香港上市比较规范,但鉴于香港股市目前的情况,募集的资金较少,在国内A股上市可能更容易一些,因为按照国家限制的三项标准、鼓励、不限制、不鼓励,乳制品行业属于鼓励类行业,具有一定的政策优势。

经过几年的上市准备,三鹿在合作上仍有一些问题,还在考虑合资上市的顺序。

-本土势力占领中国乳制品市场

根据中国乳业协会的数据,2000年,我国牛奶产量为827万吨,但人均占有量仅为6.4公斤,世界平均为100公斤,而欧洲和美国达到了300公斤。平均牛奶消耗量达到60公斤。中国乳业协会副会长王怀宝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一个人每天可以喝一杯200毫升的牛奶,全国的牛奶总产量应该达到9000万吨,但目前的产量只有这个数字的十分之一。一。这样的数字难免令人沮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王先生认为,这种巨大的差距表明,我国的乳制品市场潜力巨大,蕴含着诱人的商机。中国乳业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是一个市场巨大的环保产业。

市场实际上已经开始。 2000年全国乳业市场平均增长率达到15%,重点城市增长率超过40%。相应地,70多家液态奶骨干企业的销售额比1999年增长了30%。面对巨大的市场诱惑,“娃哈哈”出资5000万元“插手”乳业,在武清联合成立乳品厂区,天津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日处理鲜奶70吨。食品巨头雀巢也成功推出了钙强化雀巢牛奶。一些过去主要生产奶粉的企业也开始生产液态奶,如三鹿集团、伊利公司。

据晚报报道,与品牌高度集中的国际乳品市场相比,中国的纯奶生产和品牌早已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味。由于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生产不规范、竞争无序,目前我国乳品加工企业1500多家,我国乳制品企业1000多家。 20吨以下。这种情况使大多数企业处于低产量、低质量、低效率的“三低”状态。内蒙古伊利,去年销售额15亿元的国内乳业“龙头”,远远落后于以133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位居世界乳业第一的瑞士“雀巢”。国家轻工局相关人士表示,虽然乳业发展形成了光明、三鹿、伊利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但总体来说企业规模不大,有点像啤酒行业,本地品牌将市场分开。

中国乳业协会会长宋昆刚表示,目前国内乳业的利润率为30-40%,生产商和经销商各占一半。整个中国乳制品市场发展得非常好。 ,当采取集约化管理和争取规模经济时。中国乳品企业加快了扩张步伐,品牌开始了面对面的竞争和对抗。从广告投放来看,过去只投放了少量奶粉。现在,大量的液态奶产品广告出现在各地,甚至央视黄金时段。企业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这个品牌的国民消费者。专家预测,5年内99%的国内乳品企业可能面临生存危机,能活下来的不到10家。

-奶制品大战开始

奶制品大战已经打响。在北京、广州、深圳、上海、南京等地,乳制品的各种促销和降价,已经把市场搅动到了难以置信的程度。巨大的市场空间引发了激烈的市场竞争。 2000年的“牛奶大战”愈演愈烈。

2001年5月,济南佳宝乳业有限公司进驻枣庄三鹿集团上市,却遭遇提前入市的乳品品牌降价狂潮:0.8元袋装纯牛奶跌至0.65元,1.2元酸奶卖1元,一瓶纯牛奶的价格不到一瓶纯水的1/4。

8月,业内人士称乳业最大的促销活动席卷北京。买送送的诱惑让消费者难以保持冷静,不安的乳制品市场更加动荡;伊利北京工厂厂长王树军 记者说:“北京工厂于2001年8月8日投产,8日至12日,连续5天买一送一。一盒1000毫升纯牛奶卖5.6元,还送一盒。折算下来,比矿泉水还便宜!”

伊利相关人士表示:国内的流水线基本上都是进口的,所以生产水平、包装水平和产品质量都不甘落后。关键是价格。然而,价格战并不能掩盖企业铤而走险、力争规模经济、寻求更大发展空间的事实。光明、伊利、三元等都是从区域品牌起步的,为成为全国知名品牌而奋斗。他们出道不分先后,实力相近,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口号——“做中国乳业”。顶级品牌”。

三大巨头齐聚北京,可以说是奶制品大战的一个缩影。由于京津地区是我国第二大城市群,也是全国最大的液态奶消费市场之一,逐渐成为国内乳业巨头的必争之地。早在1999年,上海光明就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光明保健乳业有限公司,产量也从每天4吨扩大到70吨。

不过,在京城打拼多年、日产奶量达700吨的三元,最近却在暗地里为保住自己的市场而战。收购了天津静海和保定荣成两家当地乳品厂。国内三大乳企之一的伊利,一年前也在密云设厂,在资本市场站稳脚跟。

-争夺奶源、土地和技术

最后是资金的竞争

“谁得了奶源,谁就赢得了世界”。为此,几乎所有的竞争对手都将奶源作为战略重点。三元将目光投向了25万平方公​​里的中国最后一个无公害天然大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去年,他们收购了海拉尔市一家乳品厂,共同成立了“内蒙古满洲里三元乳业有限公司”。与满洲里。三元出资1350万元,占新公司注册资本的90%。

伊利在黑龙江省三大乳品资源县之一的大庆杜尔伯特县成立杜尔伯特伊利乳业有限公司。日产鲜奶达到100多吨,奶粉年生产能力达到6000吨。光明、三鹿等企业也在采用这种方式。光明和三元甚至计划在澳大利亚建立自己的奶源基地。

光明最早的两个异地工厂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和黑龙江扶余。这两个地方恰好是中国北方的牛带。奶源丰富,价格便宜,价格是上海的一半。更有利的是,当地产奶高峰是上海产奶的低谷,南北资源优势互补。

牛奶的争夺是为了全国统一。 2000年初,伊利“致命”的并购整合战略全面展开。一是攻城略地,收购了当地一大批乳品厂;然后它指向东北,随后是河北、天津和上海,伊利的旗帜被插满了头顶。 2001年9月16日,内蒙古伊利集团耗资1.亿元在北京密云建设的现代化乳品生产厂一期正式开工。

光明乳业总经理王家芬认为,中国乳业将形成家电、啤酒等几家龙头企业。中国乳业的整合已经开始。 1995年以来,光明走出上海,先后开设了6家工厂。每个地方都这样做:收购当地制造商,利用当地资源,输出优秀的人力和技术。 2001年12月5日,光明乳业在北京顺义工业开发区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新工厂竣工。事实上,1999年1月1日,光明乳业就在北京投资了一家工厂。 % 增长,现在正满负荷运行。

三元拥有近50家乳品连锁店,已进入福州、深圳、太原、沉阳等20多个城市。三元是北京和广东麦当劳食品公司的唯一中方股东。 2001年1月,北京“三元”以990万美元收购广东“麦当劳”的中国股权(50%),三元成立满洲里三元乳业有限公司,与公司签约。 1月12日,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以930万美元收购北京“卡夫”全部外资股权(85%)。

各家企业不仅紧逼,还实施“以科技为奶源”的轻资本投资战略,“将养牛生产管理能力转化为技术和服务专利”是实现企业快速扩张的最佳途径奶源捷径。王家芬认为,虽然帕玛拉特“还没有主动决定”,但它和雀巢一样,随时都可以通过资本的力量来抢先。 “奶源固然重要,但中国乳业制胜的核心在于企业的创新。”

三元投资2.2亿元及时对加工厂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投资2000万元建设科研、培训和中试基地。

所有这些都需要钱。

据了解,伊利北京乳品厂主要生产中高档保鲜牛奶和酸奶。一期工程设计能力为日处理牛奶200吨。主要生产设备从国外引进,全自动化控制三鹿集团上市,二、三期工程将陆续进行,资金投入不低于一期。也就是说,两年多后,伊利将在密云投资300-4亿元。

三元还斥巨资建设了液态奶、发酵奶、固态奶、超高温奶四大基地,拥有一流的厂房、设备和技术:一个液态奶生产基地,总投资为1.1亿元,总投资7000万元的发酵乳基地和2800万元的奶粉生产基地,如何更快筹集资金是占领“桥头堡”的关键竞争。

-乳品企业早已被资本市场蒙在鼓里

据说中国10家乳品企业中有7家表示资金不足,但只有伊利CEO表示“钱太多不知道花在哪里”。过去一年,伊利在异地进行类似的并购和投资,流动资金超过10亿。 2001年,伊利销售额突破25亿元,实现利税4亿元,以60%到80%的高速增长。

已经是两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其中SIIC的母公司同时在香港和巴黎上市。通过这些年的并购和经营,上海光明目前综合指标位居全国乳业第一。 1998年和1999年,其销售收入、利税总额、鲜奶采购量、液态奶均排名第一。奶粉分列第5位和第4位,注册资金超过5亿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乳制品产销企业,销售额连续6年增长30%以上。

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自1997年“三元”加入“京企”并在香港上市以来,其发展规模和速度一直让同行“透不过气来”:1998年至今3. 2000年从8亿元增加到8亿元,年增长40%;两年内翻了两番多。总资产10亿元,日处理鲜奶700余吨。鲜奶销量占北京消费量的70%左右。 “三元”尝到资本运作的甜头后,其经营轨迹始终围绕着“上市融资”和“投资结构调整”两大主题展开。

邱立强认为,企业获得资金的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资产重组,一种是上市。在中国,影响企业经营的非市场因素太多了,特别是在重组方面,阻力更大,谁来控制的问题往往影响到整个重组过程。一些国企有面子问题,觉得与国内企业合作不如与国外企业合作光彩。为此,总体而言,中国乳企更倾向于争取上市。

-乳品市场的席位依旧扑朔迷离

据了解,在日本,竞争的结果是三大乳业巨头各自瓜分了约30%的国内市场。在欧盟,一些乳业巨头在一个国家的乳制品市场占有高达 80% 的份额。伊利集团总经理郑俊怀预测,到2005年中国乳品市场将基本细分,如果不能在这一轮细分中占据较大份额,很难挤进中国乳业的前列。未来。

三元公司相关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市场上,竞争最为激烈的是三元、光明、伊利和三鹿,而三鹿主要生产奶粉,属于液态奶市场。市场不是前三名的对手。特别是在北京市场,三元占据了75%的市场份额,在除西北以外的30多个省市也有很大的市场。

三鹿集团秘书处贾主任认为,三鹿集团相比其他乳品企业具有更大的资源优势。冀中平原是天然玉米带。三鹿的 65,000 头奶牛依赖这些玉米和稻草。秸秆的利用率只有15%~20%,还有很大的利用空间。相比之下,草原似乎资源贫乏。现在草原严重退化,他们呼吁退耕还林。南部地区在养牛的气候和资源方面也有很大的劣势。牧草都是从北方调来的,所以价格很高。 在这方面,三鹿显然更具竞争力。同时,贾某认为,在配方奶粉市场,三鹿是第一; 是最大的液态奶生产商;伊利在冷食冰淇淋中占据领先地位。

中国乳业协会副会长王怀宝先生的回答比较中肯。他说,无论是三元、光明、伊犁三大支柱,还是三元、光明、伊犁、三鹿四大天地,都不是准确的说法。该行业的职位排名基于地区和产品。他认为,在北京市场,三元具有无可争议的领先地位,而在上海市场,光明是领头羊。

此外,一些二线品牌的实力也不容忽视:蒙牛乳业是一家冉冉升起的乳品企业,目前年加工鲜奶2.60,000至3.00,000吨。

完达山现在有4万多头奶牛,年产奶粉2万吨。 2000年6月,完达山开始生产液态奶。这条投资1亿元的生产线,日产鲜奶170吨。

维维以前主要生产豆浆,现在也在大力开拓鲜奶市场。维维公司负责人认为,维维鲜奶鲜为人知,但维维豆浆的火爆,以及维维集团跨行业、跨地域的背景,或许对维维鲜奶的市场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鲜牛奶。

据了解,雀巢实行原料本土化政策,奶源均来自中国。源源不断的丰富,从来不在国企之下。

另外,作为全球最大的乳品企业,达能不会放弃中国市场的“大肥”。虽然根据相关报道,达能已经将旗下在中国的几家乳品厂移交给光明,但据说达能是想利用光明来试水中国股市。未来几年,如果布莱特不能成为所谓的“强者”,达能可能会有更多动作。

另一家大公司帕玛拉特作为全球最大的液态奶加工和生产跨国公司,在天津和南京建立了生产基地,也是强大的竞争对手。

世界第一的瑞士雀巢与上海美林正广和结盟。

上海光明一位负责人认为,三到五年内,竞争不会对国内大部分乳企造成太大影响。真正的生死“肉搏”应该是5年后。因为目前国内乳制品市场巨大,空白点太多,以目前的产销体制,不可能“一口吃掉全世界”。但三五年后,情况就不同了。到时候,中国应该有几家上市的乳品公司,就像现在啤酒行业有六家上市公司一样,竞争会更加有序。世界乳业发展的经验证明,只有依靠管理和规模才是企业发展的正道,品牌决定一切。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能在资金、品牌、管理、规模等方面占据上风,谁就成为市场强者。

-文/本报记者吴涛

-摄影/范继文

北京三元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4.@>85亿元

北京企业控股有限公司占72%

北京农工总公司 5%

北京燕京啤酒有限公司、北京燕京啤酒集团有限公司、东顺实业有限公司、北京亦庄新城有限公司占23%

上海光明乳业有限公司

总共5亿股

上海乳业公司占40%

SIH Foods Co., Ltd.持有40%

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占5%

大众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占5%

东方希望投资有限公司占5%

达能亚洲有限公司 5%

北京青年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redian/31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