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起90后,好吧,也有几个80后
作者丨金泰新生
来源丨金泰新生(ID:)
在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有这么一群人,一个只有8人的团队经营着粉丝超过2600万的“超级大号”;工作从早上 5 点开始,到午夜或第二天早上结束。知道什么时候结束;上知国事,下知社会,做知识普及,写人生感悟……
这就是我们——人民日报微信运营团队!或许更出乎意料的是,我们都是90后(嗯,80后也有几个)。
1
我们的例程是这样开始的:
凌晨五点,闹钟响起的那一刻,早班的跑友们从床上蹦起来,下载音频,查看内容,发送【新闻早班车】。一发晚一点,有网友会留言提醒(督促)叫醒(催)小编不要睡觉,所以早班的小编经常睡不好,然后基本就练起来了比闹钟早一分钟的技能。
你说的是这么早开始工作,所以上夜班还不算太晚,对吧?好吧,现在通常是晚上十二点的“截止日期”。有时新闻话题紧缺,或者有重大策划项目,有可能凌晨两三点就结束了。有很多次,夜班队员第二天就直奔早班队员打招呼。
除了发布微信内容的常规早晚班外,每天还有策划移动班的玩家完成【夜读】、【新闻早班车】等策划和资料提交。当有重大报告或有多项任务要完成时,请自行补上工作时间……
不,我们的头发不再那么浓密了
让我们不解的是,与我们有一定年龄差距的中心主任丁伟老师,比我们更有活力。前一天晚上他一直熬夜到两点,第二天早上七点他又出现在了群里。跟我们工作。而且,不仅仅是一天来了,新闻早班车,而是一年 365 天。
新媒体强调时效性,编辑必须时刻保持在线。对于所有加入微信的同事,无论过去如何,他们都会分分钟培养你成为“网瘾少年”。随时将手机放在视线范围内、触手可及的地方,留意突发新闻,并调高音量以确保不会错过任何重要信息。因此,我们也培养了一项技能:在大量的对话和群聊中,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领导和工作组中的新信息,而对其他信息视而不见……
2
由于我们的提要是 24/7,因此中午和晚上有四个固定提要。这是网友边吃边刷手机的时代,也就是别人吃饭的时候,我们在工作。
市面上有一句话:“胡先生不喝水,崔先生不吃饭。”总编辑胡洪江先生有很多事情要做。一坐下,他就开始在电脑和手机之间徘徊,一个个处理,几个小时都起不来,喝一口水也喝不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编杨巧初,请看下图——
左边,这不是花瓶,这是他的水杯,也叫水箱。他说,这样一拿起水,就可以喝很久。
午饭课上,崔鹏老师一忙就错过了,所以他总是从包里拿出山东煎饼,两三点就开始吃。
当我们没有时间去食堂吃饭的时候,我们其实很不自在。虽然电脑旁边总是有同事值班,但只要有重大消息,我们都会第一时间赶回我们的工作站。
新闻一直在发生,所以“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你说周末可以请两天假!嗯,那是什么?你说还有小长假!风太大来了,新闻早班车,我听不见……
因为工作时间不固定,我们8个人都获得了朋友中“鸽王”的称号。
“今天午餐怎么样?”
“我正在轮班上班!”
“明天晚上你会去看电影吗?”
“呃,明天是夜班。”
“星期天总部?时间是你定的!”
“嗯,星期天是计划课,我需要时刻值班……”
“
”
所以你明白为什么微信编辑的单身率很高了吧?有对象的人还在学校里解决……
在网友面前,我们的口号是:只要你想要,只要我有!随时随地!
3
每当我向别人提起我们是人民日报微信的编辑时,我总会得到一句话:“哇!你做得很好!”我们拥有超过2600万粉丝,综合影响力连续多年位居所有微信公众号。首先,这对我们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选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这是社会案例,不值得报道;这被高度阅读,但毫无意义;这个刊物可能会误导大众,不能发表……经过这样一轮的筛选,有必要再次选择大众关注度高的内容。所以,值班主编经常抓着年年稀少的头发求大神选题,或者匿名转发杨超越……
选题后,不机械复制转载。它经常需要再次处理。找到原始出处,清除文字,排版,替换图片没有版权问题,最重要的是检查内容。当编辑们有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没有注意到细节的时候,中心副主任刘小鹏老师总会及时出现,给我们提醒和建议,确保准确无误。
杨巧初编辑还记得一篇介绍革命先烈的手稿。他花了一个多小时检查内容。每一个人物的一生,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画面,都需要反复确认。小编赵雅娇在晒出一则外卖小哥冒着风雨带小女儿送外卖的报道时,担心会对孩子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她在十几张照片中对孩子一一编码。
开始标题也是一个大学问题。编发了一份关于警方如何处理不良行为的手稿后,编辑们提出了他们的想法:“星聚!” !”推文发出后,阅读量上升,后台的消息全都写着“标题666”。然而,微信编辑们沉默了一会,心想:为什么,我们没搞清楚。 ..
新媒体中心的一大特点就是创新力强,微信团队也在不断尝试策划推出流行模式。党的十九大前,胡洪江先生带我们集思广益,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诉说着共产党“她”一路走来的艰辛和成就,并制定了《你好,十九大》全国代表大会!加油,中国!”这样一个亲切而有力的称号。这幅深情励志的图文在发出后不到10分钟就被10万人阅读,最终获得超过1124万的浏览量和超过22万的点赞。
今年的读书日,我们推出了热门脱衣漫画《读书无用》,随后又在博物馆日和儿童节推出脱衣漫画计划。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redian/32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