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技巧》摘要:广播电视写作概述及其写作原则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技巧》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媒体传播方式竞相涌现,广播电视作为一种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媒体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成功抓住受众关注点。新闻稿件写作是广播电视工作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新闻的阅读效果和价值。因此,在进行新闻写作时,在保证不扭曲新闻信息的前提下,需要遵循一定的写作原则来吸引受众。
关键词:新闻;写作技巧;广播电视;原则
新闻工作重在采访,但也不可忽略后期文字资料的整理和稿件编辑,将真实的新闻信息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展示在受众眼前。写作的目的是将采访资料中的核心要素提取出来,用吸引受众眼球的方式进行写作,但在实际新闻工作中,很多记者只注重提高采访方面的技巧,忽略了新闻撰稿能力,以至于无法将事件完整呈现在受众眼前,或者是写作内容平淡无奇,无法吸引受众兴趣。
1广播电视写作概述及其写作原则
1.1概述
新闻写作就是用文字的方式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整个新闻事件的过程、特点以及真实性。新闻写作的第一特点就是短小精悍,用简洁精彩的文字突出整个新闻的核心要素。并且新闻的拟题,不仅要突显主题,还要吸人眼球。新闻的时效性决定了重复播放的无意义,因此,一旦开始广播电视的播放,就要保证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受众视线,突出自己的特色,而不是一味地套用和模仿;突出事件主体,呈现出生动形象的画面感,用文字的方式重现现场,引起广大受众的共鸣。
1.2写作原则
广播电视新闻稿件的写作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特点,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遵循新闻类稿件的写作要求。与其他新闻采访类稿件相似,在进行广播电视新闻稿件写作时,不论采访资料最后用于什么类型的新闻报道,都需要遵循新闻稿件写作的基本要求,即稿件的专业性、规范性。从写作到审查,从用词到内容都有严格规范,体现出新闻工作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最终提高信息传递效率。二是内容精简明了,保证信息的准确传递。由于广播电视报道不会重复,在报道时间内,受众听觉、视觉以及记忆力等会受到限制,因此,信息接收量有限。在广播电视新闻稿件撰写过程中,其内容必须精简明了,同时保证信息准确传递。整个新闻稿件的篇幅不宜过长,注重核心要素表达,信息有效传递,受众接收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才能体现出新闻稿件的写作意义。三是,内容平实,易于理解,简单朴实,但符合电视播放画面的新闻稿件,更容易被受众接受,平实表述既是新闻写作的核心特点,又是广播电视新闻稿件写作的重要要求。
2广播电视新闻写作要点
新闻写作的语旨意识和普通稿件写作不同,前者的要求更加严格,需要更多写作技巧来突出写作重点,以下是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的一些技巧。
2.1合理处理采访素材,精炼新闻导语
拿到一篇新闻稿件,首先要看的就是导语,因为导语是整篇文章的核心体现,突出了整篇文章的主题。记者必须仔细阅读采访素材,提炼重要信息,然后用客观、真实的文字进行描述,精炼文字,然后用最简练的语言写出极具吸引力的新闻信息。与报纸新闻中的导语不同,报纸新闻的导语是一条新闻的重要内容,而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的内容是一条信息。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导语包括:人物、地点、场所、时间、事件起因经过,简单来说就是:某人某时在某地发生了什么事情。若人物不是主要关注对象,可以将人物省略。但地点是不可省略的,是证明新闻事件真实性的重要依据,能够让受众清楚事件发生的位置,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必须要具体、清晰地交待事发地点。导语必须短小精悍,语句通顺且浅显易懂,避免句子冗长。写作时,结合采访事件的实际情况和受众群众以及当前社会因素,记者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阐述,充分挖掘事件背后蕴含的、能够引人共鸣的信息,避免导语过于普通、枯燥。此外,必须选好写作角度,不能千篇一律,根据新闻事件的类型和性质,既可以进行顺序叙述,清楚交待整个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也可以直接开门见山地先描述事件的高潮部分,引人入胜,然后逐渐交待起因等。
2.2适当运用广播语言
在进行新闻写作时,不仅要做到语言真实可信,易于理解,还应适当穿插广播电视专业用语,以体现出整个稿件的专业性。尤其要注意的是,必须保证广播电视进行报道时,文字、镜头画面以及播放声音能够正确匹配。例如,有的广播电视,画面播放的是蔬菜、水果,但播音内容和文字却是交通运输,这就是非常低级的错误。还有一些新闻文字枯燥无味,甚至语句不同,影响受众的观看效果。
此外,就是在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在采访时,必须对采访对象的基本信息有一个大概了解,包括姓名、职业等,但不能只是单纯地叙述事件经过,而必须通过采访挖掘新闻事件背后蕴含的信息,将整个新闻信息完整地呈现在受众眼前。摄像机拍摄到的画面是有限的,而且很多新闻事件背后蕴含的信息是无法拍摄到的,这时就需要用文字来描述,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作用,拓宽新闻报道画面,将画面无法表达的信息用文字方式展现出来。
2.3保证逻辑合理性
首先是保证稿件的逻辑性,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优美通顺的语句,搭配清晰的现场拍摄画面,会给受众带来听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增加受众对新闻的印象。因此,需要记者根据采访获得的资料,转换成能搭配现有画面的文字。保证新闻播放时,在新闻画面和内容切换上能够保证人物、时间、地点一致,提高新闻内容和画面间的逻辑顺序安排,文字和画面的搭配给受众一种自然舒适的感觉。
新闻写作除要求记者具备扎实的写作能力外,还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严密的思维逻辑能力,以保证新闻稿件的逻辑性。此外,还需要幕后制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实现画面间自然流畅地切换,以及画面和文字的合理搭配。视觉逻辑的合理安排与广播电视采访写作不同,通常来说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特点,文字稿件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视觉逻辑的影响,广播新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逻辑顺序,而电视新闻则不能更改,例如,白天的新闻报道不能搭配夜晚的任务采访画面。同样在电视新闻中不能随意切换时间和地点,这就给新闻写作记者的写作功底、想象力和观察力带来了挑战,这时记者需要根据电视画面,快速地给出恰当的文字描述,通过字幕或者播报的方式传递,不能留下长时间的空白。记者在现场拍摄时,需要注意逻辑顺序,并依次撰写相应文字稿。
2.4充分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
广播电视新闻的目的是将周围发生的生活、社会事件真实、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但在新闻撰稿过程中,很多记者都是急于求成,应付差事程序化、格式化地处理采访素材,导致新闻稿件没有一点特色,无法吸引受众眼球。例如,在进行简单的会议记录时,大部分记者都是从会议地点、时间、与会人员、内容等方面展开写作,最后进行报道,并没有对整个会议举行的意义进行深入挖掘,而往往这些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是最有价值的。例如《新闻周刊》这一新闻栏目,就是深入剖析每一件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并分析其原因,让观众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同时还主动关注并监督政府的工作。电视新闻仅靠图像和声音是不能对整个新闻事件进行综合的评论和分析,观众对其印象也不会太深刻,此时若配上合适的新闻文稿,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作用和评论作用,可以拓展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3结语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会包含多种多样的新闻信息,总有一些会引起受众的强烈共鸣,这些信息的传递媒介除图片、视频外就是文字。采访是获得新闻素材最直接、最基本的手段,而写作就是将这些素材进行整理、加工,二者直接决定了新闻报道的价值和质量。因此,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不仅需要具备捕捉信息的敏锐洞察力,还需要过硬的文字功底,才能将画面不能表达的东西,用生动形象地文字表述出来。
参考文献:
[1]张玉萍.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技巧探究[J].科技传播,2016(7):4,12.
[2]陈纪红.浅析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技巧及语旨意识[J].北极光,2016(4):195.
[3]林玉麒.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技巧分析以及语旨意识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6(13):151.
[4]哈斯格日乐.浅谈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技巧[J].中国西部,2017(1):66-67.
[5]欧阳丽虹.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技巧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4(22):130.
[6]贾淑娟,李新宇.广播电视新闻的写作技巧及其语旨意识刍议[J].新媒体研究,2016(6):91-92.
[7]林玉麒.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写作方法技巧[J].西部广播电视,2016(12):59.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redian/34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