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人王平支持指纹,做一个司法律政题材的作品
制片人王平,自《白夜追凶》起,与编剧指纹开始合作。她知道指纹有过11年的律师工作经历,这个经历成为他做律政和司法故事的兴趣。王平支持指纹,做一个司法律政题材的作品,“不要浪费这份经历”。
这便有了最近播出的电视剧《庭外》。
《庭外》海报
《庭外》有着对于国产剧来说,相当新颖的结构:总共20集,分为《盲区》和《落水者》两个故事,两个故事中的人物和时空又有所交织。两个故事分别由执导《大明王朝》的张黎,和执导《大江大河》的黄伟担当导演。
据王平介绍,在司法律政题材中,主角基本上是法官和律师,而观众容易对这两个职业有一些刻板印象,“可能大多数观众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庭审上的唇枪舌剑。”王平说道,“实际上,在法庭之外,律师和法官们的工作内容也是多样的。比如法官去调查核实案件的细节,复核判断证据是否充分;律师在庭外也会多方走访,也有很多途径去帮助委托人维权。我们觉得去呈现这一块内容也很有趣。”
《庭外》之《盲区》剧照,夏雨 饰 鲁南
在《庭外》中,法官鲁南前往外地,进行死刑复核工作,“法官是绝对有权利去阅卷,去提审,去实地走访,因为这项工作距离我们普通人太远了,所以我们不知道,我们天然觉得法官不该这么做。”王平介绍,“实际上不少司法工作者,包括人民大学法学院的法学专家,都有在文章中提到我们《庭外》,说剧中法官去进行死刑复核的情况,司法实践中是有的,是真实的。”
两个短剧,故事和人物互相勾连,组成互文。王平表示,在创作中,她和团队,一直会思考用尽量新的方式来呈现故事。“在我们做《白夜追凶》之前,也没有人觉得刑侦罪案故事可以这样讲述。”
《庭外》之《落水者》剧照,罗晋 饰乔绍廷
在王平看来,《庭外》不是传统的悬疑剧,也不是单纯的职场剧,“它呈现了司法律政的生态,同时融合了悬疑感。它没有对标作品。”
没有对标就没有参照,这也无形中增加了创作的难度和成本,“从头到尾我都很明确,我们要讲一个好故事,要呈现我们司法生态中非常优秀的一群人。但这样的故事,它要快节奏强压力的悬疑,要围绕一起案子像剥洋葱那样层层剥开,然后在冲突和压力之下解谜。这里的难度就是,它要涉及非常多的细节和伏笔,非常严密的逻辑推理。”王平说道,“而在国产剧当中,此前其实没有在6集短剧的体量下,去展现这种紧迫的故事案件节奏的,突发事件不断发生,让观众觉得这些事扑面而来,其实是一种全新的观剧体验。”
在采访中,除了关于《庭外》的创作心得,王平也分享了她作为曾经的文学编辑,现在的制片人,对于IP选择和改编、行业现状的一些观察与经验。
制片人王平
【对话】
IP影视化,最重要的是文字的视觉化
澎湃新闻:蛮惊讶张黎导演会执导一部六集体量的纯网剧,是怎样说服他加入的?
王平:我从未想过能说服张黎导演来执导这样一部只有6集的纯网剧。因为我和张黎导演有过一些其他的合作,沟通得蛮多的。当时我拿着《盲区》的剧本,去问张黎导演能不能帮忙推荐导演什么是现场短新闻,张黎看完剧本说,我觉得我能做得非常好,没有人比我更合适。这真的是意外之喜。
合作过程中,我很佩服张黎导演对影像呈现的准确性,除此之外,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一种自我挑战的精神,他拥有好奇心,不断探索自己的可能性,想做不一样的东西,这对我们年轻创作者来说,很是鼓舞。
《盲区》剧照
澎湃新闻:罪案题材,通常在审查方面会比较有挑战,你的经验是?
王平:主管部门还是给了我们很大的创作空间,当然我们的创作理念也很清楚,创作一部剧,我们希望呈现和弘扬的是希望和明亮的东西。
澎湃新闻:据我所知,你做过文学编辑,这段职业经历对你的制片人生涯有影响吗?
王平:我做过十年的文学编辑,见证了青春文学的崛起和整个成长周期;转入影视行业,又见证了IP潮的周期。文学编辑需要大量阅读,阅读积累形成了认知框架,形成了挑选故事的眼光,我需要知道:一个故事,它哪些东西能引起人们广泛共鸣?比如之前做青春文学,把一个小孩的作品呈现给无数个孩子,要把个人创作变成大众阅读的产品,那这个故事必须能让不同青少年唤起共鸣。
澎湃新闻:那在文学IP影视改编方面,能否分享你的经验?
王平:通常网文或者漫画一些创新的东西,会早于影视三五年的时间,它有时间差。那在影视改编的时候,你要去平衡这种时间差,文学IP中的价值观、世界观,哪些是超前或者滞后的,哪些和当下的社会思潮可以共情,这些要做足够的分析。
而且故事要符合戏剧冲突的需求,小说里,通常有很多主人公的内心冲突和自我博弈,这些心理过程能帮助读者知道他经历了什么。但在影视剧中,你需要通过画面呈现、他人视角、人物关系这些来补足这些信息。
有了地基,你盖房子会容易,但不表明你这个房子一定会盖成功。IP转化成影视作品,最重要的跨越是文字的视觉化呈现,这是一个翻译和再创造的过程,有时候这个过程没做好,花几百万上千万买的IP就改不出来。
也就是说,既要找准IP,确定它本身是不是足够大众,足够动人,同时改编上也要有足够的技巧。
《落水者》剧照
澎湃新闻:短视频时代,长视频创作面对挑战,如何看待长视频目前的创作方法?
王平:当然,短视频的崛起是对长视频的巨大挑战,相比碎片式的短视频,长视频有人物关系和逻辑的门槛,怎么让观众愿意给予耐心和时间跨过这个门槛,进入一个十几个小时、几十个小时的观赏过程中,这个很关键。但长视频的优势在于,它能提供最深层的情感共鸣。当我想要被感动的时候,短视频蛮难做到的,我可以连续刷短视频几个小时,但并不会给我留下什么深刻的情感体验。如果观众觉得,这个长视频的故事说中了他的某些心理,击中了他的某个防线,这个故事就会被接受。
另外,长视频创作,其实是一个To C的内容产品,这意味着,要在内容足够好的同时,能把内容传达到C端。这两点,有可能你只做对了一点,最后效果不尽如人意也是有的。
项目的质量,取决于短板有多短
澎湃新闻:你认为什么是现场短新闻,目前市场上,年轻编剧能承担怎样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
王平: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需要生活经历,需要灵气悟性,最重要的是深入生活之中。最近看很多大纲故事,一些年轻编剧做的人物设定,职业不是网红,就是主播,要么就是编剧,脱口秀演员。可能这就是因为,他们生活中没有深入观察到更多的社会角色。
有的时候,现实主义创作需要大量的田野调查、人物采访、阅读积累,这就要花费大量写作之外的精力,对于部分年轻编剧来说,我不需要那么苦,不需要做那么多工作,我也可以活得很好了,那为什么还要付出这样的努力呢?
但是,年轻编剧有他们的优势,比如《我在他乡挺好的》,写北漂青年的工作和生活,可能老编剧反而很难写得这么贴近年轻人。这几年很多现实主义题材剧集,是在讲年轻人在城市环境中的失语和困顿,困境和追求,年轻编剧就可以表达得非常好。
《盲区》剧照
澎湃新闻:所谓的“影视寒冬”似乎并未过去,平台也在不断收缩购剧成本,你如何看待这一行业现状?
王平:我并没有觉得一个更糟糕的时代到来了,反而是一种理性回归。据我观察,目前所有平台的策略,都是提质减量,一些所谓的腰部项目就做得少了,因为投入产出比不高,还是要做头部项目。对我来说,首先我一直在内容创作方面,还是比较自信的,我认为,只要保证在你所做类型作品中,它足够优秀就可以了。这个年代,好作品不被平台看到的情况已经很少见了。
澎湃新闻:那如何保证项目的优秀?
王平:实际上一个项目,分前期、拍摄、制作、宣传等等众多环节,它最终的质量,其实是取决于短板有多短。比如你有特别好的演员,或者特别好的编剧,但其他方面掉链子了,那最后呈现给观众的,可能是不够好的。
在众多环节中,必须尽可能把每一个“板”做“长”。如果说“只要顶流演员来了,剧本差都没关系”,这是不健康的;但如果说“有个好剧本,其他环节不在意”,也是不对的。有了好的剧本,我们也需要优质的、有影响力的演员,演员毕竟是一个流量入口。我一直都在讲,流量入口有三个,IP、类型、演员。这三个不是说得占全,比如像我之前一些作品,可能占两个流量入口,比如强情节的刑侦罪案,类型定位清晰,然后有一个类型IP。
如果,各个环节找到最好、最适合的合作对象,基本盘就在这里,大家都不给你“拉垮”,那其实项目蛮难掉下去的。如果你某一项不是特别长,其他部分长板要足够长,短板尽可能不让它那么短。
澎湃新闻:平台收缩购剧成本,创作者项目“卖不出去”这个现象就更明显了。对此你有何建议?
王平:我们常常听到各个行业大佬们,在寻求第一笔投资前有多艰难的故事。你没有成功过,凭什么资方相信你?对吧?那影视行业,就算在英美日韩那么成熟的影视工业体系下,年轻创作者拿到很好的投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我们得认同,这是正常的考虑,它有合理性。
作为创作者,你是不能闭门造车、圈地自萌的。对平台来说,需要的是受众的最大化,或者说它是不是能成为一个大众产品,如果内容创作完全只符合你自身审美,与平台商业利益相悖,这个时候的艰难是显而易见的。其实平衡商业利益和内容创作,首先你要明白,你是一个什么圈层的题材,你是悬疑、言情,还是推理,在圈层中把质量做到足够好,满足圈层受众的标准,然后再寻求破圈。
创作中的沟通,必定是复杂的艰难的,但电视剧是大众产品,如果你花的投资人的钱,你就要满足投资人的诉求,如果你花的是平台的钱,你就要满足平台的诉求,这是公平的。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redian/43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