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所有的付出,都能收获~路或许有点长有点远有点累
愿所有的付出,
都能收获~
这条路或许有点长有点远有点累......
但是终点的风景却值得冒险!
01
事件一:2020高考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的高考推迟了一个月举行。作为每年都会发生的大事件,媒体都会提前制定周密的策划,既有整体形式的报道,也有局部特写,挖掘特殊人物背后的故事。今年的高考注定是不平凡的,高考期间的防疫工作如何开展,歙县高考延期、高考题目公布、贵州公交坠湖后续情况等等,都成为了媒体报道的重点,所有的聚光灯都聚焦在与高考有关的热点上,考生、老师、考题,乃至食堂阿姨,都成为了这场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小可爱们是不是会想起自己当年高考后的那段时光呢?
无论经历了什么样的不幸,都祝愿考生们在这个夏天里旗开得胜,金榜题名,实现自己的理想!
理论链接:新闻策划
(一)新闻策划的定义
新闻策划是新闻报道的主体遵循新闻规律, 围绕一定的目标, 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研究, 发掘已知, 预测未来, 着眼现实, 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 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
新闻策划是策划中的一种,必须遵循新闻规律,真实与新鲜。它不是凭空臆造,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而是策划者在对采访对象的各种新闻要素的了解、对各种报道手法和技巧的运用、对相关题材类似报道的历史资料的掌握等的基础之上,提出和实施的。
新闻策划应包含两种类型,一种是新闻事实发生后,新闻从业人员商量如何采访、提炼主题等,这是对新闻报道的策划。另一种则是新闻从业人员依据新闻报道的需求最近新闻大事2016灾难,遵循事务发展的一般规律,参与新闻报道赖以生存的新闻事件或活动之中,为新闻报道奠定基础,提供对象和素材。
(二)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的区别
新闻策划是就策划的种类而言,以区别于其他的策划;策划新闻是针对新闻而言。以区别于其他的新闻。
策划新闻,也称新闻事件策划。其所策划的不是客观存在或注定将要发生的事实,而是根据策划者意图发生或者根本并不存在的“新闻”,换言之,是制造和导演新闻。
(三)新闻策划的积极作用
1、充分发挥报道者的主观能动性
新闻策划是报道主体作用于被报道客体的一项主观能动性的思维活动,不论是对新闻事实报道的策划,还是参与其间而后的报道, 都是报道者积极主动的行为表现。它和一般的新闻报道不同, 一般来说, 它不是由上级领导部门指派或由被报道对象邀请那样具有被动性; 它是依据报道者对新闻事件和活动的理解与参与, 形成一定的报道思路,积极主动地进行反映。这种报道或活动有明确的目标和行动方案, 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于客观事实的一种社会实践。
2、充分发掘新闻价值
新闻策划能够极大地开拓和有效地利用新闻资源,不仅可以敏锐地看到眼前发生的事实, 而且可以敏锐地回忆过去发生的历史, 可以科学地预测未来, 找到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发展趋势。
3、促进媒体融合发展
对于同一报道对象或主题,通过纸媒、电视、新媒体,直播、录播、VR等多样的呈现方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报道,丰富新闻呈现形式,促进媒体跟随时代的步伐,融合发展。
4、增强新闻媒体的社会效应
新闻工作者不仅是社会显示的反映者,也是社会实践的参与者和促进者。新闻从业人员利用媒介进行舆论引导,弘扬正确价值观。
02
事件二:“豫章书院案”一审公开宣判
7月7日,备受关注的“豫章书院”非法拘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在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以非法拘禁罪分别判处吴某豹等人有期徒刑两年十个月不等。2017年10月,“豫章书院”被媒体曝光借戒网瘾之名,涉嫌虐待、非法拘禁学生。后经过各方人士的努力,最终在2020年4月29日和7月3日两次开庭审理该案件,将其绳之以法。或许这次判决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是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自媒体对这件事情的关注,都将黑暗扯到阳光下,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罪行,让社会正义得以到来。
媒体作为信息的传播者,有义务有责任为了社会正义和公平拒绝利益的诱惑,让灯光照亮黑暗的角落。这些巨大的传声筒联合起来就成为扩音器,能够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承担社会责任,从来不是一句空口号。
理论链接:社会责任论
(一)定义
严格来说,它不是独立的理论,而实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演化形态,是对原有的自由主义理论的革新。
这一理论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也是“在传统理论上—个新思想的接技”。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全部蕴含在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的《自由和负责的报刊》和霍京的《新闻自由;原则的纲要》的著作之中。鉴于自由报刊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并招致许多批评的现状,社会责任论主张:传媒(报刊)对社会有着种种义务,要不负公众的信任;报刊要“供给真实的、概括的、明智的关于当天事件的记述,它要能说明事件的意义”;它应当成为“一个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要能描绘出“社会各个成员集团的典型图画”;要负责介绍和阐明社会的目标和美德;要使人们“便于获得当天的消息。”作为真正的职业传播者,还应当遵循公认的道德准则和职业标准,不会为金钱而去做某些事,切实关心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该理论的研究者彼得森在落笔时既肯定了社会责任论正在日益兴盛的前景,也看到了它还有不够成熟、有待完善的一面。这无疑是个正确的。
(二)产生背景
19 世纪中叶以后,大众媒体的自由放任逐渐侵蚀自由主义最初的思想精髓:公共信息资源被少数人垄断,“自由的意见市场”不复存在,言论自由处于放任状态,生产和传播信息主要服务于商业利益而不是公共利益,从而侵害到其他权利主体。
A.报业资本的垄断与集中,使新闻传媒在社会结构中日益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政府调控新闻传媒的实力减弱了,反过来对传媒的依赖性加强了。
B.传媒由于自身实力的加强和外界压力的相对减少,失控的倾向加大了,公共新信息资源被少数人垄断,“自由的一件市场”不复存在,言论自由处于放任状态。
C.传媒的“魔力”发挥到极致,使得公众通过传媒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障碍加大了,公众与传媒在新闻自由问题上的冲突与对抗加剧了。
D.媒介受到资本与商业的控制,生产和传播信息主要服务于市场利益而不是公共利益,从而侵害到其他权利主体,人们对自由主义产生怀疑。
(三)社会责任论最早的经典性文件
为了让新闻自由制度健康有效地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对新闻自由制度进行调整与完善,重建“一个自由而负责地新闻界”的社会责任应运而生。
以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为首的新闻自由委员会在1947年发布的《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被称为社会责任论的理论纲领。
该报告指出: “ 新闻自由的危险, 部分源自新闻业经济结构的变化, 部分源自现代社会的工业制度, 在某种程度上, 更是由于操纵新闻的人不能洞见一个现代化国家对新闻业的需求以及他们不能判断责任和不能承担肩负的责任所造成的。”
(四)理论前提
人的理性并不完善,仅靠辩论不可能得到结论,没有任何人能宣布自己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人们有时难以从无休止的意见交锋中摆脱出来。人不可能绝对或天生地有一种动力来寻求真理,在他们厌倦地时候,思想懒惰地时候,容易被人操纵和智力退化。人的生存目标也不是寻找真理,而是满足直接的需要和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容易被动接受所见所闻和所感觉的东西。
(五)核心观点
强调权利和责任的统一。将新闻自由视为一种权利的同时, 也意味着应承担责任和义务。如果一个人运用言论自由煽动仇恨、诽谤和说谎, 那么他就失去了要求言论自由的权利。
(六)作用和意义
该理论摆脱了自由权利天赋的影子,将新闻自由带回到对道德权利认识的起点上,重新加以审视。自由主义理论主张不受外界限制的自由,责任论者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自由,他们理解的“自由”是积极的“有做……自由”或称为“行动的权利”,这样就必须明确行动的目的与公众需要和公众利益相关。
责任论从媒体、公众、政府三方面的新闻关系来考虑问题。三者都是权利的主体, 又存在着不同的利益目标, 同时也必须承担各自的义务。新闻自由依赖于三方在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关系中, 都有所承担才能实现。
该理论将道德责任视为自由的最后边界。但是关于道德责任的理解和界定始终存在着分歧, 无法提供一个判断责任行为的简明尺度。责任理解的“多元”反而消解了责任论内在一致性所聚集的能量。20 世纪80 年代美国传播学者丹尼·埃利奥特编辑的《负责的新闻业》一书, 较全面地反映了社会责任论的研究成果和争议的观点。
03
事件三:贵州公交坠湖事件
7月7日中午12时许,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一辆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冲过路边护栏,坠入虹山湖中。当日晚上23时16分,“安顺发布”发布消息称,贵州安顺公交车坠湖事件16人生还,20人无生命体征,1人抢救无效死亡。在高考期间发生了这场悲剧,车上人的安危牵挂着大众的心。除了生还情况,大众更想要知道坠湖的原因以及其他细节信息,光明日报、新京报等媒体顺应公众信息序求,对此事件相关的生还者、救援者等进行采访,以探明灾难发生的始末。
理论链接
(一)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是指那些突然发生、带有异常性质、人们缺乏思想准备的事件。
重大突发事件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构架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决策的事件。它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它具有不可预见性、影响力强、涉及面广、持续性长等特征,对公众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乃至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威胁。
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既是新闻媒体应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新闻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新闻工作者在专业精神和新闻伦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新闻伦理冲突
1.坚持实事求是与隐瞒事实真相
面对着不期而至的重大突发事件,新闻记者首先要怀着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兼善天下、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真实客观地向公众报道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和威胁。这是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对记者最基本的道德伦理要求。
而有的媒体和记者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屈服于某些事件责任人的压力,或者经不起某些事件利益攸关者的利诱,对事件采取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结果丧失了处理危机的最佳时机,甚至加重了危机。如一些矿难发生后,一些记者“受贿无闻”,隐瞒事实,给了违法者可乘之机,损害了公众利益。
2.避免二次伤害与一味追求流量
灾难事件发生后,公众对与灾难发生的始末等信息都有强烈的求知欲。灾难细节信息,如遇难者年龄、家庭背景,以及挖掘死者生前信息等都成为媒体力图获取的关键信息。但是不经过遇难者家属同意,过分的透露遇难者隐私信息,通过“消费死者”而获取点击量和关注度的做法,是在“吃人血馒头”,会对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属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如何把握报道的“度”,成为媒体在报道灾难事件中需要注意之处。
(三)灾难报道
早期社会学者S.Fritz曾指出:“灾难是一个发生于特定时空的社会事件, 对社会或该社会的某一自足 (self-) 区域造成严重损坏, 招致人员及物质损失, 以致社会结构瓦解, 无法完成重要功能或工作。”灾难带给人们的情感情绪反应是悲痛、颓丧、焦虑、不安、恐慌等,但处理恰当的灾难新闻却可以转变受众的这些消极不良的情绪和情感,使悲痛得到安慰,焦虑得到舒缓,惊恐得到平复,从而使受灾的人们在困难中振奋起精神,这是灾难报道的特殊价值。
好的灾难报道应该满足公众知情权、指导公众、重视人文关怀。
1.灾难事件中政府、新闻传媒及公众三者关系
南京大学丁柏铨教授认为,在灾难性事件中最近新闻大事2016灾难,妥善处理政府、新闻传媒及公众三者关系,关键是政府向媒体和公众公开信息。从学理说,“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重要的政务信息和公共信息,均属于应当公开的范畴,灾难性事件信息更是如此。从实践看,关于灾难性事件的信息,公开比不公开好,及时公开比延迟公开好,主动公开比被动公开好,充分公开比有限公开好。
政府由于拥有对于信息资源和媒体资源进行掌控的权力,同时拥有对公共事务的决策权力和实施权力,因此在处理三者关系的过程中毫无疑问居于主导地位。
及时、充分公开灾难性事件信息,对于公众而言,可即时知情,既体现了其国家主人身份及其知情权受到尊重,又便于行使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对于新闻传媒而言,它们对灾难所作报道得以放开,可以在法律法规所作规定的范围内,按新闻规律的要求运作。政府和新闻传媒因信息公开、透明、权威而提高了公信力,公众由于被尊重和被信任因而更相信媒体、更理解政府。
2.灾难报道的媒介伦理
灾难报道需要提及最小伤害原则和生命至上原则。
(1)生命至上原则
生命无疑是最宝贵的,任何职责和利益都要让位于生命权。因此,在伤者体力已经耗尽的情况下,记者不应该为了抢时效而追问不止。在灾难报道现场,要善意地对待新闻当事人,给予其尊重和理解。
另外,媒体也应该对生命给予尊重,不应过分披露过于血腥的照片。在此次事件中,专业媒体都做到对伤者打码,避开一些易引起不适的画面,但UGC内容往往为了吸引眼球而放一些遗体图片、伤者衣衫不整狼狈的图片等等,透露出发布者的窥视与不尊重。
(2)最小伤害原则
在西方,采访在事故中失去亲人的人,常常被记者们认为是最害怕的采访任务,因为这是“侵扰伤痛”。西方有明文规定,在采访这类人的时候,要格外慎重和小心,尽可能降低对他们的伤害,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即使不采访也是可以的。失去亲人,本就是世上最悲伤的事情,如果还要一次次地被迫回忆痛苦,则是对新闻当事人莫大的伤害。
媒体从业者在处理这类采访时要尤其注意使用最小伤害原则,照顾到新闻当事人的情绪和心理,避免给其带来更多的伤痛。
坠湖事件还有很多信息不明确,希望媒体在挖掘事实的过程中保护好遇难者及遇难者家属,给予其应有的尊重。在遵循以上两个原则的基础上呈现事实始末。
参考文献:
[1]丁柏铨.深度报道:概念辨析及深度探源[J].新闻记者,2014(10):73-78.
[2]陈力丹.自由主义理论和社会责任论[J].当代传播,2003(03):4-5.
[3]林溪声,童兵.市场与责任:西方核心新闻理念的演化及价值[J].当代传播,2010(01):4-8.
[4]丁柏铨.再论灾难性事件中政府、新闻传媒与公众的关系[J].新闻大学,2008(03):37-43.
[5]王蕾.论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理念的转变[J].新闻大学,2008(04):29-34.
[6]庞晓虹.新闻策划及其误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05):28-34.
[7]赵志立.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新闻伦理冲突[J].当代传播,2006(06):16-17.
[8]邵强.关于突发事件报道的几点思考[J].当代传播,2002(04):89-91.
[9]赵振宇.新闻策划的定义、作用及实施前提[J].现代传播,2001(04):70-75.
图源 | 网络
编辑 |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redian/43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