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菩萨画像的时代特点概述及时代特点上千幅的说法图
敦煌石窟佛教尊像中,菩萨的容貌姿态是最优美、最丰富、最动人的,菩萨像展示了东方女性美的魅力,她的塑像被世人称为“东方维纳斯”,她的画像被世人称为“东方圣母”。
敦煌石窟中,几乎窟窟都有说法图,经变画。这些说法图和经变画中都绘有各式各样的菩萨,有的洞窟中四壁都绘小菩萨,还有许多单幅的菩萨画像。敦煌石窟中有上千幅的说法图和经变画,仅经变画中的菩萨像,就会数在万计,是世界上保存菩萨画像最多的佛教石窟。为了使经变画。为了使读者对敦煌菩萨画像有所了解,现将菩萨的名称、分类、衍变,以及敦煌菩萨画像的时代特点概述如下:
敦煌 盛唐 彩塑一鋪 第45窟菩萨的名称
菩萨是梵文音译“菩提萨(土垂)的简称。其“菩提”汉译是“觉悟”,“萨(土垂)”汉译是“众生”,或“有情”(一切有感情的动物),全译应是:“觉有情”,“道众生”,“觉悟的众生”之意。根据这个词意,中国古代翻译的佛经中,还把菩萨译为“开士、大士、圣士、法臣”等名称。如把观音菩萨称为“观音大士”,把普贤菩萨称为“普贤圣士”。
在佛教初创的小乘时期,仅把释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无成佛的悉达多王子称为菩萨。大乘佛教创立后,根据“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把凡是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都都称之为菩萨。后来这个名称更加扩大化、世俗化,人们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众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称作菩萨。
敦煌石窟中有历时十个朝代,一千余年,数以万计的各种菩萨彩塑和画像,而这些菩萨的塑像和画像,有别于印度、东南亚、西域和中国中原菩萨的风格特点,因此,研究者们把敦煌菩萨塑像和画像称作“敦煌菩萨”。
彩塑一鋪 第432窟中心柱東向龛菩萨的分类
按照佛教的修行层次,菩萨分为胁待菩萨和供养菩萨。
胁侍菩萨是修行层次最高的菩萨,其修行觉悟仅次于佛陀或等同于佛陀。在没有成佛前,常在佛陀的身边,协助佛陀弘扬佛法,教化众生。按照佛教的理论,大千世界十方三世之中有无数佛,一方佛土,有一佛教化众生。而每一佛都有两位或几位胁侍菩萨。因此,佛国世界里的胁侍菩萨有多少,谁也说不清,谁也无法计算。在石窟壁画中经常画的是“八大菩萨”。即释迦佛的左右胁侍: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观音菩萨、势至菩萨“。药师佛的左右胁侍: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还有弥勒菩萨和地藏菩萨。这些都是佛经上有名的菩萨,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菩萨画在佛的身旁,也称为胁侍菩萨。
胁侍菩萨画像和佛陀画像一样,有一定的法相等手印。如观音菩萨手持净瓶和杨柳枝,天冠有一化佛。势至菩萨手持莲花,天冠中有宝瓶。文殊菩萨手持宝剑,身乘青色雄狮。普贤菩萨手持如意或经卷,身乘六牙白身。地藏菩萨手持如意宝珠和锡杖,身披袈裟,头戴毗卢冠,为僧人像。
供养菩萨,中修行层次低于胁侍菩萨,为佛陀和弘扬佛法作供养的菩萨。佛教里把供养分为三种:一是利供养,即香花、香火、灯明、饮食、资财的供养。二是敬供养,即礼敬、朝拜、赞美、歌颂的供养。三是行供养,即警奉三宝,受持戒律,修行善法的供养。又称为财供养、法供养,观行供养。供养菩萨实际上为佛陀和宣扬佛法服务的菩萨。常画在佛座下面或胁侍菩萨、佛弟子的两边。姿式有站,有坐,有蹲、有跪,形象众多。如奏乐菩萨、歌舞菩萨、献花菩萨、敬香菩萨、燃灯菩萨、跪拜菩萨、持经菩萨、赴会菩萨、听法菩萨、思维菩萨,禅定菩萨等都可以说是供养菩萨。供养菩萨不像胁侍菩萨有一定的法相和手印规定,画家们可以任意创造,所以供养菩萨的形态比胁侍菩萨多,数量也比胁侍菩萨大。
按佛教的宗派划分,菩萨又分为显宗菩萨和密宗菩萨。
显宗菩萨是依照显宗教义和仪轨所画的菩萨像。此类菩萨亦称正菩萨,与常人相同,一首二臂,法相庄严,面容慈悲,姿态优美。如八大胁侍菩萨和各种姿态的供养菩萨。
密宗菩萨是依照显宗教义和仪轨所画的菩萨像。此类菩萨与常人相异,多首、多臂、多目。如领先臂观音、十一面观音,千手观音、千手千钵文殊、不空绢索观音,如意轮观音等。在密宗菩萨中,又分为汉传密宗菩萨和藏传密宗菩萨。汉传密宗菩萨的法相同显宗正菩萨相似,只是多首、多臂、多目,面容慈悲,姿态优美。而藏传密宗菩萨与汉传菩萨形象差异很大,不仅多臂、多首、多目,有的菩萨面目狰狞,阴森可怕。
敦煌石窟中显宗菩萨画像数量最多,初唐时才有密宗菩萨,数量很少。元代时才有藏传密宗菩萨,只有第465窟一个洞窟中绘有藏传密宗菩萨。
在各种菩萨像中,观音菩萨的种类最多,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遵照佛教显宗仪规所绘的一面二臂、或坐或立、法相庄严的显宗观音。
第二类是遵照佛教密宗仪规所绘的多首、多臂、千手千眼、手持各种法哭的密宗观音。
第三类是不遵守佛教仪规,由画家根据人们的意愿希求,自创风格,任意描绘,任意题名的观音。如水月观音、白衣观音、宝相观音、施财观间、烽珠观音、滴水观音、送子观音、鱼蓝观音、杨枝观音等。这类型观音形象众多,民间有二十五观音、三十三观音之说。
上述三类观音,在敦煌石窟擘画中都有画像,前两类数量多,后一类数量少。
敦煌 中唐 第159窟南側阿難、菩薩、天王
菩萨的衍变
观音菩萨是一位最中国民俗大众敬仰的菩萨,人们对观音菩萨的敬仰甚至超过了对佛陀的敬仰。在佛教各种画像和造像中,观音菩萨和种类繁多,变化也极大。搞清了观音菩萨的衍变过程,也就明白了所有菩萨的衍变。
现在人们看到的观音菩萨是一位美貌动人,面善心慈的“东方圣母”,可人们并不知道,观音菩萨原业是畜不是人。观音菩萨由畜变人,由大丈夫变成一位东方美妇,有一个漫长的衍变过程。根据徐静波先生《观世音菩萨考述》一文和其他一些学者的考证:早在佛教尚未产生的公元前七世纪时,印度婆罗门教的古经曲《梨俱吠陀》中,已经有了“观世音”。不过,那时的观音并非丈无身,也非女儿身,而是一对可爱的孪生小马驹。它作为婆罗门教中的善神,象征着慈悲和善,神力宏大。它能使关心盲者双目复明,恙疾缠身者康复,肢躯残缺者健全,不育女性生子,公牛产乳,枯木开花。“观世音”在当时受到古印度臣民的普遍信仰和崇敬,在整个社会中产生过巨大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五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佛教主张解放奴隶,姓无贵贱,众生平等。比婆罗门教完善进步。佛教逐渐影响了婆罗门教教徒,并使婆罗门教徒转信佛教。转信佛教的婆罗门教教徒一时难以改变他们所有的信仰,便把婆罗门教中的观世音带到了佛教之中,成了佛教中的一位善神。
公元前三世纪时,佛教大乘教产生,佛教徒为了安抚众生之心,便将原婆罗门教中的善神观世音正式吸收过来,成为佛教中的一位慈善菩萨,叫作“马头观世音”。那时的马头观世音菩萨的形象还是一匹可爱的骏马。到了公元前后,佛教徒可能考虑到其他菩萨都是人身,而观世音是畜身,太不相配,便将“马头观音”改为人身。地是观音菩萨就由畜身变成了人身。
敦煌莫高窟第161窟中,画有马头观音像,不过这身马头观世音已是面善心慈的菩萨,只是戴着一顶高大的马头头盔式宝冠。佛教密宗中有马头观音画像,是密宗胎世故界六观音之一。这可能是观音由马变人过程中的遗迹。
敦煌莫高窟161窟 晚唐 顶部中央
佛教徒为使人们想念观音菩萨是人,不是畜,又给观音菩萨编造一份令人置信的“履历”,使观音菩萨完全“佛化”。众多佛经中便有了这样的说法:观音菩萨原是古印度转轮王无净念的大王子。《悲华经》中说:“有转轮圣王,名无净念。王有千子,第一王子名为王象,即文殊菩萨;第八王子名泥图,即普贤菩萨。第一王子发下宏愿,要解除世间众生的一切苦难后来转轮王无净念成佛,即阿弥陀佛。王子也经数十年的修行,也已成佛,号称:“正法明佛”。为了实现他的宏愿,解除世间苦通信班,使众生获得安乐,而现菩萨身,协助佛陀,弘扬佛示。于是,观世音菩萨也就成了父王----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而其弟大势至菩萨成了父王的右胁侍。
据佛学专家们的考证,佛教传入中国,约在西汉末(公元一世纪),佛教在中国兴盛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观世音菩萨是随着佛教的传播来到中国的。传入中国时的观世音菩萨菩萨已是净土三经《无量寿佛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佛经》中西方净土教主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华严经》中说:善财童子拜访观世音,在普陀洛迦山,“见岩谷林中,金刚石上,有勇猛丈夫观自在,与诸大菩萨围绕说法。”此时的观世音是王子出身的阿弥陀佛的“侍从官”和“勇猛丈夫观自在”,还不是女儿身的观世音菩萨。因此,早期的观世音菩萨塑像和画像是男身丈夫形。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广泛的传播,尤其是《法华经》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观世音菩萨的声望在中国日益提高,提到了下层广大人民的信仰。人们根据自己的愿望造出了众多的观音菩萨萨。观音菩萨亦从“西方三圣”中的胁侍菩萨分离出来,成了一位最受人们信奉的佛教善神,经过几个世纪的佛教汉化衍变,观音菩萨逐渐异化,中国的僧俗大众不仅把这种外国“善神”变成了中国“善神”,而且把这位“勇猛丈夫”变成了美貌女性。
为了使信奉大众相信观音菩萨确实是一位美貌动人,面善心慈,救苦救难的女菩萨,中国的佛教信徒又给观世音编造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其中《香山传》浒最广,故事大意是说:观世音菩萨原是古代妙庄王(即楚庄王)的五女儿,名叫妙善。三公主妙善聪慧美丽,从小笃信佛教。年岁稍大,父王为其配嫁。妙善执意不从,要削发为尼。妙庄王发现女儿抗旨出家。怒火冲天,率兵马将妙善捉拿。当即在京城斩首示众,并使她的灵魂堕入地狱中。玉皇大帝闻讯后,命阎王妙善灵魂救起,把妙善复活于香山紫竹林中。从此,妙善普渡众生,行善天下,化现成为观世间地菩萨。后来妙庄王得了重病,久治不愈。医师告知:须要亲生骨肉的手眼方可医治。在此情况下,妙庄王的大女儿妙圆,二女儿妙英都不愿献出手和眼。妙善得知此事后,不念父王旧恶,挖下自己的双眼,砍下自己的双手,制成药丸,救活了父王。妙庄王得知一切后,疚愧万分。为了纪念自己的爱女,请工匠塑一尊“全手全眼”观世音像。结果,工匠错将“全手全眼”误听为“千手千眼”。于是塑出一尊千手千眼观世音(妙善)的像。这故事传说,在北宋以前就已形成,河南宝丰县香山寺的宋蔡京所书《大悲观世音菩萨得道远果史话碑“就已记载了这个故事。
根据现存佛教艺术史料和专家们的研究,东晋以前,我国的菩萨画像和塑像,几乎都是男性,一位“伟丈夫”。东晋以后,始有女性菩萨塑像和画像出现。
《胡应麟笔丛》中说:“女像观音造像始于南北朝”。隋唐之时,已出现大量的女性观音菩萨。唐代高僧道宣说:“造像梵相(画像)宋齐间”(相当于北魏)皆厚唇、鼻隆、目长、颐丰、挺然丈夫之像。自唐以来,笔笔皆端来柔弱似妓女之貌。故今人夸菩萨如官娃也。“(《释氏要览》)。宋代之时,观音菩萨已经完全女性化。元、明、清三代,观音菩萨更加世俗化,我们现在看到的观音菩萨像,已是一位按照中国人审美观点,摹仿中国女性容貌身材,穿戴中国衣冠服饰,面善心慈,美貌动人,庄重亲切的“东方圣母”。
其他菩萨的画像和塑像,也随观音菩萨走过了一个由男性变为女性的过程。这个衍变过程经历了非男非女、男身女相、女身男相、完全女性化四个阶段。这一衍变过程在敦煌石窟中留下了明显的轨迹。
敦煌 盛唐 第45窟 阿難、菩薩、天王时代特点
敦煌壁画,从十六国时期,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而至元,经历了十个朝代。它的内容和艺术特点,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发展变化,每一个时代都具有十分明显的艺术特点。菩萨和整体壁画一样,也各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为了概述方便,可划为五个阶段。
北朝时期
高窟 第257窟 北魏 思維菩薩
包括北凉、北魏、西魏、北周四个朝代)北朝是敦煌石窟艺术初创和发展阶段,壁画艺术多受印度、西域佛教艺术的影响,此时的菩萨画像也受印度、西域菩萨的影响,但这四个朝代的菩萨画像又各具特点。
北凉在敦煌建窟很少,只有两三洞窟。北魏、西魏、北周建窟较多。
北凉和北魏的菩萨画像较为相似,头戴花蔓或宝冠,曲发垂肩,面相椭圆,直鼻大眼,耳轮长垂,体态修长,上身半裸,胸饰璎珞,肩披大巾,腰系长裙,形似印度,东南亚贵族,虽然衣饰华丽,却多现男相。
西魏的菩萨画像有两种风格,一种是西域式,头戴宝冠,脸为蛋形,长眉细眼,棱鼻薄洒,身材高大,身穿汉式方领深衣长袍,腰束络带,脚登高头履,褒衣博带,体不露衣,一副魏晋南北朝清淡士大夫的所派。
北周的菩萨画像具有西域龟慈石窟艺术的风格特点,头有圆光,戴印度式五珠冠,面相丰圆,体态短壮,上体半裸,肩披长巾,腰系重裙。面部因晕染变色,出现了白鼻、白眼、白齿、白下巴的五白特点,其形体态既有印度菩萨的特点,又有西域菩萨的特点,其健壮的身材像男性,而圆大突出的乳房却像女性。
隋代时期
隋朝统一了全中国,结束了南北割据的战乱局面,是北方佛教和南方佛教,西哉佛教与中原佛教相融的时期。敦煌石窟壁画艺术也处于一个融合、变革、创新的时期。隋代的菩萨画像分前、后期两种风格特点:隋代前期的菩萨画像继承北周的风格特点,其造型头大身短,面相丰圆,肩宽腹圆,体态健美,与隋代的彩塑造型风格一致,不过此时的菩萨画像,身材健壮像男性,而面秀美敦煌莫高窟特点,弯眉细眼,却像女性,可以说是“男身女相”的菩萨。
隋代后期的菩萨画像,克服了头大、腿短、腰粗、比例失调的毛病。面相有方圆形,也有长条形。其最大的变化是身材变得修长,姿态由双足并立,身体直挺,过渡到一腿微曲,把重心放在另一腿上,腰胯自然倾斜,出现了女性曲线姿态。虽然有的菩萨唇边有八字小胡,但整个身姿已变成了女性。此时的菩萨画像可以说是“女身男相”的菩萨。
唐代时期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时期,也是佛教在中草药国最昌盛的时期。作为经济、文化的外在标志和作为佛教昌盛标志的寺院石窟艺术也达到了鼎盛时期。此时的敦煌石窟壁画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唐代三百年间的敦煌壁画艺术,随着河西历史的变化,其风格特点也有所不同。敦煌石窟研究者们把初唐至吐蕃统治者占领河西、敦煌前划为前期,把吐蕃统治者占领敦煌后至唐灭亡划为后期。
唐代前期是李唐王朝社会昌盛繁荣的上升期,这时期的敦煌石窟壁画艺术也呈现一派生气勃勃景象。大型经变画《法华经变》《维摩诘经变》《西方净土变》《芳方净土变》《弥勒经变》《华来经变》已经出现,并成为壁画表现的主要内容,这些大型经变画中都有许多胁侍菩萨和大量的供养菩萨。此时的菩萨已经人体比例适度,姿态优美,面相有方额广颐形,有条长丰满形,头束高髻,上戴花冠,素面如玉,长眉入鬓,多是丰腴莹润的风貌。菩萨的姿态也有多种,有的是肢体修长,亭亭玉立;有的是身姿扭曲“一波三折”尢如S形,在开元、天宝年间,还出现了“丰腴腻体”、“曲眉丰颊”的杨贵妃形。菩萨身上衣冠首饰,华贵富丽,珠光宝气。唐代的菩萨已经进一步女性化。尽管嘴唇上有的还画着蝌蝌式的小胡子,这胡子好似脸上的装饰品,而整个动态的神情,已非“勇猛丈夫”像,而是大家闺秀和皇亲贵妇像。其代表作品是初唐第57窟南壁说法图中的观音菩萨和初唐第220窟中的大势至菩萨。
第57窟的观世音菩萨,头戴化佛宝冠,脸为蛋形,细眉长眼,鼻直唇小,身着锦绣短围,裸露前胸,腰系丽裙,身饰项链、璎珞、臂钏、手镯、裙挂流苏,全身上下,微斜,腰胯稍出,神态略显沉思,体态婀娜,表情传神。若不是画在佛陀身边,真是一幅唐代美人的肖像。
莫高窟 第220窟
第220窟的大势至菩萨,头有圆光。束高发髻,戴宝瓶冠,面相丰圆,弯眉细眼,棱鼻唇边有蝌蝌小胡子,前胸丰露,身着棋价格中联珠锦绣僧支衣,肩披薄纱长巾,腰系透体长裙,头饰钗、珍珠步摇,耳饰璎珞、臂钏、手镯、挂流苏、玉佩。浑身上下,珠光宝气,遍身罗绮,巾带随风。一行平举,停于胸前,作法界印。双足立于大莲花上,双目下视,神态庄严。这位菩萨唇边虽有小胡,但显女性温雅的特征,谁都不会把她当作一位男菩萨去看待。其造型比例匀称,线描雄浑有力,色彩富丽厚重,充分显示了盛唐艺术精美艳丽的风格特点。
唐代后期,自河西敦煌地区被波士顿蕃占领之后,敦煌石窟艺术开始趋向衰落,已失去初唐、盛唐时生机蓬勃、繁荣辉煌的景象。壁画中的菩萨画像已无唐代前期那样潇洒动人,衣饰也由鲜艳富丽敦煌莫高窟特点,装饰豪华变得沉静简朴,淡彩素雅,姿态也摈弃了“一波三折”的扭妮体态,出现了双腿直立,腰部微扭,自然和谐的姿态。其代表作品如第199窟西壁佛龛外南介的大势至菩萨。此菩萨画像体态大于真人,头有圆光,戴宝瓶冠,面相丰圆,石绿色又眉,蝌蚪形胡髭,神态慈祥,面露笑容,一托花盆,一手举胸前,双足踩大莲花,腰部微扭向前伸,体姿端庄,举止优雅,身着天衣、腰系长裙,肩挠巾带,露前前胸,但装饰物较少,整个菩萨画像线描流畅,赋彩淡雅,是中唐哇蕃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特点。
五代、宋代时期
五代、宋代时期,敦煌石窟艺术已开始衰落,菩萨画像随袭唐代晚期的余绪,姿态神情已无唐代时潇洒生动,娇艳动人,显得比较沉静庄严,衣冠服饰上,已无唐代时鲜艳富丽,珠光宝气,妆饰比较清淡素雅,不过此时期的菩萨画像具有两大特点:
一是菩萨画像已经完全女性化,所有的菩萨几乎都是女相。嘴唇边长八字胡或蝌蚪胡髭的“女身男相”的菩萨已经不多见了。
二是隋唐时的菩萨都画在说法图和经变画中,独立的画像较少。五代以后,敦煌壁画中出现了大量由画家自由创作、独立的菩萨画像,如柳枝观音、施钱观音、捻珠观音、水月观音、白衣观音等。
宋代时期菩萨画像作品如画在第431窟前室西壁门上两身水月观音。南侧保存完好、且比北侧观音姿态优美。观音头戴化佛宝冠,身披天水、腰系长裙,冠带绕双肩下垂两边,一山宝池边的金刚石宝座上,全身笼罩在一轮透明的圆形月光之中。圆光前有几株修竹,金刚石宝座下的绿水池中,有含苞欲放的莲花和莲蓬,境界幽雅清静。观音双目疑视前方,显出悠然自若的神情。真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画水月菩萨赞》中“净渌水上,虚白光中,一睹其相,万缘皆空”的诗情画意。
西夏、元代时期
西夏、元代是党项族和蒙古族两个少数民族占领统治敦煌时期,长达三百年。由于这两个少数民族统治都都信奉佛教,虽然没有中断敦煌艺术,但是以汉民信奉的大乘显宗佛教壁画艺术已经衰败,而佛教密宗壁画艺术在此时期却得到了发展,并且达到了最高水平。密宗菩萨中绘制最多、形象最丰富的是《千手千眼观音》。据敦煌研究院调查统计,仅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历代绘制的《千手千眼观音》共40幅。最早的为盛唐,最晚的为元代。其中盛唐绘制最多,形象也达了最完美的阶段。其代表作品如榆窟第一流窟西夏《千手千眼观音》和莫高窟第3窟元代《千手千眼观音》。
西夏榆林窟第3窟
榆林窟第3窟是西夏晚期开凿的一个大型洞窟。从建筑形式、洞窟内容、壁画题材、布局到画风,都具有藏传密宗艺术的特色和西夏民族特点。同时,又显示出唐、宋汉族文化艺术传统的巨大影响。《千手千眼观音》绘在该窟东壁南侧,画面纵高3.7米,横宽2.2米,面积为8.14平方米,是敦煌石窟最魇千手千眼画像。画面内容布局是“中央画巨大的五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正面主像,观音脚踩水池中的莲花,头顶有宝盖,天空雨宝花,宝盖下面有一位化佛。两侧各有一身圆月中的化菩萨。下方水池两侧是观音的部众天神、吉祥天女、婆薮仙人、火头金刚、毗那夜伽神。
这幅《千手千眼观音》有两大突出特点:
一是观音的面最多 。观音画五十一面在敦煌壁画中很少见,仅此一例。五十面作宝塔重叠,上下分为十层,由下而上,中间一面较大,两边较小。头面由大为小,数量每层多少不等。第一层三面,第二层至第六层是七面,第七层至第八层是五面,第九层是两面,第十层一面,在第十层最大面上画一座七层宝塔和五十一面重叠。好似一座完整的尖形宝塔,高树在观音头上,使人看起来并没有怪异的感觉。
二是观音的手臂多,一般的千手千眼观音最多画十只大手臂,其他手臂均为小手组成的扇面背屏面代替。而此观音像画九十只大手大臂,这在敦煌擘画中也是很少见的。九十只大手分左右两侧,对称地画在观音身后椭圆形的红色背光中。其中四十只手所持的法哭、宝物依照佛经仪轨所画的,如日精手、月精手、宝轮手、宝剑手、甘露手、拂尘手等。其他五十手,各持一手,各示一来,表现了人间生活的内容。
表现生产行业的有:农耕图、冶铁图、酿酒图、路碓图、商旅图等。
表现生产工具的有:斧、锛、铲、锄、耙、曲尺、墨斗、斗斛、水壶、航船等。
表现歌舞乐的有:杂技图、舞狮图、箜琶、排萧、古筝、腰鼓等。
表现支植物的有:双鸡、海龙、大象、卧牛 、麒麟、菩提树、芭焦叶等。
表现敬佛物的有:七层塔、舍利塔、宝盖 、宝盒、大钟、袈裟、须弥座等。
古代画师把一个百行百业、三教九流、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的复杂社会浓缩到由千手组成和椭圆法光之内,表现观音菩萨无所不能的无边法力,正是此幅千手千眼观音画像的历史和艺术的珍贵价值所在,所以深受学术界研究者的特别关注。
莫高窟第3窟
莫高窟第3窟是敦煌石窟中唯一以观音菩萨为主题的洞窟,俗名观音洞。南北二壁《千手千眼观音经变》构图为横长方形,纵高2米,横长2.4米,面积为4.8平方米。其构图、布局、人物完全一样。相比之下,北壁比南壁艺术水平略高。图中观音为十一面,正面有三眼,面相丰圆。头戴宝冠,斜披长衣,腰系长裙,璎珞环钏饰身,神态端庄,立于大莲花上。身内两侧伸出四十只大手臂各持法器、宝物。其中一双大手臂,高举化佛于头顶,其他小手,手各一眼分为四至五层,组成巨大的圆轮形法光,配做观音的背光。观音背光两侧是面相相对的吉祥天女和薮个人,上方两侧角是两身飞天,下方两侧角是对称的火头金刚和毗那夜伽神。
这两幅《千手千眼观音》虽无榆林窟第3窟的规模宏伟,内容丰富,但在人物徒刑和绘画技艺上却是菩萨画像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精品杰作。观音造型,姿态优雅,意境完美。其十一面:在正面耳廓后面,各有一面,头顶发髻上排列五小面,中间较大的是恶面,恶面上面是一佛面,与一双大手臂高举的化佛配合在一起,好似一座尖型小塔,均衡相称,十一面均为三眼,其二十双手臂用细铁线描绘,仔细观看,臂臂都出自观音身上,排列得十分巧妙自然。其余小手,每手一眼,巧妙地组合成圆形法光,看上去即像莲瓣编成的大花环,又像发出万道光芒的一轮红日。观音好似站在花环和红日之中,设计精巧,构图完美。
总之,我们可以从敦煌石窟壁画中找到菩萨的衍变轨迹,佛教传入中国时,菩萨是一位“勇猛丈夫”。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把这位外来“洋神”改变成了一位中国“善神”,又逐步从“非男非女”,“女相男身”,“男相女身”,最后变成了一位外表上具有中国性外貌风姿,内心上具有中国文化内涵气质,面善心兹,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东方圣母”。可以说菩萨女性化,是中国人民在宗教美术史上的一大创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redian/43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