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倡导建设性报道中国共产党担当起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并系统阐释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其中引人注目的一个亮点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1月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时首次提出的。他解释说,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民生新闻特点,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毫无疑问,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将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工作着力点。党领导下的各级新闻媒体,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工具,也应该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这是新时代新阶段,新闻媒体理应担当起的历史使命。
以人民为中心倡导建设性报道
中国共产党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决定了她在履行这一初心使命时必须发动、组织、协调全体中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而能够承担起这一重任的唯有党的媒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媒体始终是党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发动民众的播种机和宣言书;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媒体始终是党引导舆论、凝聚共识、团结人民的纽带和桥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征程上,党的媒体应该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倡导坚持全民参与、全程参与、全媒体参与的建设性报道。全民参与,包含两个层面,其一是媒体为了人民,以人民为本,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切切实实提供人民需要的内容;其二是协作共创,媒体积极接纳人民群众参与传播活动。技术的赋权促进了民众媒介素养的提升,全民参与既可以协助专业媒体组织在内容生产实践方面取得新闻生产效率的最大化,更能够为公众拓宽民主参与的渠道表达意见和建议,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全程参与,意味着从事件发现到新闻生产、传播、反馈,也即从社会事件到媒体事件再回归社会生活的全流程的参与。党委、政府、社会、公众、专家等不同主体都要参与到相关过程,既包括国内报道,也包括国际传播、国际报道。全媒体参与指的是,在当今传媒生态中,传统媒体、新兴媒体或主流媒体、自媒体等都是人民群众参与民主的渠道。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使得每个人都有可能是互联网上的一个信息源,每个人与特定的移动媒介相结合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媒体。建设性报道则意味着媒体要秉承建设性新闻理念,深入群众,关注民生;了解民意,反映民意;激发民智,集中民智;参与社会的治理。建设性新闻是媒体顺应传播技术变革,在新媒体时代立足于公共生活的一种新闻实践或新闻理念,强调的是媒体应着眼于解决社会问题进行新闻报道,而不是为了报道新闻而揭露问题。就中国而言,建设性报道既是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具有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新闻实践。媒体要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进程中,践行好这一理念,继承好这一传统。
发挥建设性监督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实践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媒体是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要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媒体的建设性监督作用,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媒体的责任担当。这一责任担当具体体现为在社会治理全过程各环节中广泛听取吸纳各方面意见,及时发现问题、追踪问题、解决问题,协助党和政府努力寻求社会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最大限度凝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的力量。当下,网络架构了民众的民主参与渠道。“十四五”规划编制期间,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网上的意见征集,留言有1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1000余条建议,为“十四五”规划的编制注入了民意。2019年以来,电视问政类节目也正以新型建设性监督面貌出现,首先从单一广播电视平台走向全媒体平台,其次媒体语言和交互形式也出现了诸多新的变化。媒体与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联动关系也更为紧密,监督的效果也更为显著。通过媒体的建设性监督,有效、有力地推动了政府各部门办事效率的提高、工作作风的转变、主动服务意识的增强。展望未来,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进程中,媒体的建设性监督应进一步加强。在监督流程上,媒体应该积极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通过深入各区域、各部门明察暗访,推出有价值有分量的调查报道。同时,媒体要在数字化城镇建设过程中,与党委、政府督查室,信访局、便民服务中心、纪委监委等部门建立起多方联动、信源共享、协同一致的工作机制,从而有效推动对同一类问题的合力攻坚。在传播手段上,传统媒体要加快推进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大小屏互动,创新建设性舆论监督的形式,把建设性监督作为各部门收集意见、听取民意、推动工作的窗口和途径。同时也作为民众表达诉求、答疑解惑、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和渠道,以此凸显媒体作为政府和民众之间连接点的枢纽作用。
媒体协调各方共筑美好生活
“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一系列法律和制度安排民生新闻特点,真正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彼此贯穿联通起来,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其中,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协调各方共筑美好生活是媒体的重要使命。在新时代党的媒体履行的职责使命,不仅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必然,更是对当下媒体环境的回应和把握。互联网出现的几十年来,从时断时续人与人的连接,到高速宽带人与物的连接,我们和万物的连接趋于强化和泛化。可以说,网络和智能终端重新定义了传播路径、沟通内容和连接方式。无论是物理层面还是心理层面,永久在线、永久连接正在成为现实。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媒体环境正与社会环境越来越紧密地交织为一体。面对这一快速变化的复杂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这正是媒体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过程中应该努力的方向。在传播形态和民主渠道构建上,不仅可以对既有的民生新闻、帮忙节目、问政节目等进行整体升级,还可以充分发展基于融媒体平台的新型联动,如民主恳谈会、民意直通车、网络议事厅、人大代表工作站和政协委员联络站等。
媒体在其中应该发挥出更大更主动的作用,拓展新媒体环境中践行人民民主权利的渠道。在角色和功能上,媒体从报道者到帮助者再到协调者、社会治理协同者,从关注、报道走向帮助、建设,逐渐升级社会治理的参与度。媒体通过对社会各方力量的协调沟通联动,扎实办好人民最关心关注的民生实事、关键小事,发挥关注、协作、协调、连接、引导、推进的建设性作用,引导民众参与社会治理,切实坚持和践行全过程民主,能够让民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在媒体结构上,应该以真正的全媒体平台形式展开,强调利用融媒体平台搭建舆论引导平台、政务平台、服务平台,连接民众和政府,协调各方力量在推进建设性报道、建设性监督的基础上参与社会治理。目前,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已经出现的一些成功案例,就是通过融媒体中心与地方党委和政府联动,线上线下发力,解决百姓问题,激发民众政治参与的热情。新时代,媒体要在新媒体环境中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切实担当起建设性角色,关注民生,凝聚民心,倾听民意,汇集民智,参与社会治理,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让民众真正参与协同创新,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人民共同为美好生活奋斗。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redian/49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