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记得那份报纸上有一篇新华社记者周伟和胡锦武
在上海一茶馆里,人们在看《新华每日电讯》报
编辑部:
我是一名煤矿工人,2002年参加工作。工作的第二年,我在朋友办公室里与《新华每日电讯》相识。没多久,我就上邮局订购了2004年度的《新华每日电讯》。
我还记得那份报纸上有一篇新华社记者周伟和胡锦武采写的《外出打工:最怕什么?最气什么?最悔什么?——倾听三位农村打工者的心里话》。
当时农民工话题是关注的热点。我看到配图里农民工忧郁的眼神,不禁为报道中农民工的艰辛而感到心酸。
同时也心想煤矿新闻稿件,春节期间,新华社记者放弃过节,深入江西省东乡县农村调研采访,关注民生、关注基层,真不容易。
直到现在,我还一直保存着那份报纸。虽然有些陈旧,但并不影响我的重复阅读。
满车尽读《新华每日电讯》报
每次拿到《新华每日电讯》,我都反复阅读报纸中的动态消息、人物消息、事件通讯、现场短新闻、新闻特写、图片报道、短评等,不知不觉间我的写作水平也提高了不少。我自己写的一些文章,也开始在多家报纸上发表。
记得2004年2月初的一期《新华每日电讯》中,有新华社记者聂学剑采写的《“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元宵节,安徽一逃犯刚进洞房又入牢房》,这篇稿件成了我和矿工们聊天的话题。
甚至休息闲逛时,看到电线杆上、道路上和站台上乱贴乱写的广告,还会想起新华社记者王晔彪老师的那篇图片新闻《“受伤”的站牌》。
读《新华每日电讯》越久,越发觉其实身边处处皆新闻,只是没有用心去发现。这些未曾谋面的新华社记者老师所采写的优秀新闻稿件,让我每次读《新华每日电讯》,都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情怀,他们的艰辛……这又何尝不是一次又一次对自己的激励。
尽管自己的能力水平有限,但那种创作的过程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这也激励我笔耕不辍。
有一年冬天,我听说在一座大山里仅住了一户人家,爷爷奶奶带着小孙女一起生活。我跋山涉水去挖掘这家人的故事。攀谈中,我拿出了随身携带的《新华每日电讯》让大爷看。他翻看着那份图文并茂的报纸煤矿新闻稿件,嘴里不住地啧啧赞叹!
几天后,我把这家人的故事写成稿子,寄到了我们当地的日报,后来听人说文章发表了。但却因种种原因,我没能够拿到那份报纸,心中不免有些遗憾。
时光弹指间,心灵常相伴。16年了,我一直关注着她,深深地恋着她,我多么希望《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有空来我们山西长治看一看,到我们煤矿走一走,感受我们这几年的大变化!
这就是我憋在心里许久的话,不知《新华每日电讯》编辑部能否看到?
荐读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央发布一份重要文件
荐读 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什么决定命运? 荐读 巡视巡察揪违纪:从发票后附菜单发现猫腻 评论 院士被实名举报论文造假,涉事院所表态 评论 重庆渝北石灰岩矿坑群嬗变网红打卡地的启示 评论 18年拒缴电费之地,如何补齐“治理欠账”
人物 新华社女记者有多拼?在索马里炮火中写稿
人物 "学霸奶奶"81岁大学毕业,会5种语言,还会修图 人物 为女儿,49岁父亲自学通过“天下第一考”
深度 三十五岁,职场分水岭?
深度 医保局专家揭秘“砍价走红”背后的故事
深度 在这里,“北京人”头盖骨掀起“盖头”惊世界
监制:易艳刚 | 责编:刘新华 | 校对:赵岑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redian/50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