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朱思建一家平凡农民家庭被评为2021年度宜宾市“最美家庭”
“千山万水间,无过于咫尺——家是没有距离的地方”。这是一名普通教师朱思建对于家庭的理解。
朱思建出生于成都,大学一毕业就扎根在了偏远的宜宾市屏山县屏边乡民族中心学校,一干就是十四年;妻子张璐芸毕业后放弃成都的高薪工作,跟随朱思建步伐,来到了丈夫身边。生活上他们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工作中你追我赶、共同进步,均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绩,家庭也从原来的二人世界变成了四口之家。今年3月,朱思建家庭被评为2021年度宜宾市“最美家庭”。
幸福的朱思建一家。
既然选择 就要坚持到底
朱思建出生于成都市郫都区的一个平凡农民家庭。2007年6月大学毕业,同年9月参加四川省“三支一扶”计划,分配到屏边乡民族中心学校支教,从此,他便在屏山扎下了根。
“刚来时,到屏边的五指山隧道还没有通车宜宾县新闻网,从成都荷花池车站坐中巴车,要五六个小时。”回想起刚到屏边时的情景,朱思建至今都还历历在目。
刚到学校那天,天阴沉沉地下着小雨,眼前的路一片泥泞,大大小小的泥坑里装着浑黑污浊的雨水,找不到一块可以踩的硬地。朱思建回忆,他当时深吸一口气,挽起裤腿,干净的旅游鞋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泥巴里,随着脚步的前行,泥巴溅到鞋子和小腿上,真的是举步维艰!当时的条件,差点让这个七尺男儿打起了退堂鼓,但还是一边走一边给自己打气“既然选择了,无论怎样都要坚持下去!”
两年支教 走遍了每一个孩子的家
学校领导的热情接待,老师们的嘘寒问暖,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让朱思建很快适应并融入了学校的生活。
“学校里的彝族学生占大多数,虽然语言不通,但他们大都非常听话懂事,一双双眼睛里透着对知识的渴望。”朱思建说,这里的孩子有的每天要步行一两个小时才能到学校,家庭或多或少的有一些问题,还有很多是留守儿童,面对一个个令人心酸的家庭,自己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
在这样艰苦的边远山区,他们怎样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唯有读书。初入职场的朱思建,努力为孩子们备好每一堂课,一点也不敢松懈。在两年的支教过程中,朱思建走遍了他所教的每一个孩子的家。
“在山区工作,最难熬的不是上班时间,而是周末。”朱思建说,“每到周末,孩子们都放学回家了,一种莫名的孤独和寂寞就会涌上心底,只能通过看书、上网了解外面的世界。”
一转眼,两年的支教生涯很快就结束了,朱思建面临第二次择业。家里父母希望他能回成都找份工作,但朱思建深知屏边教师紧缺,尤其是没有专业的英语老师,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和渴望求知的眼神,朱思建的内心无比挣扎。
几经思考,朱思建放弃了回到家乡成都工作的机会,参加了2009年宜宾市事业单位公招考试 ,在选择岗位时,仍然选择了留在曾经支教过的屏边乡民族中心学校任教。
朱思建和学生们在一起。
鼓动妻子 放弃高薪教书育人
“我选择继续留下来后,看到学校缺英语教师的现状,便萌生出劝说爱人一起来屏边乡教书的想法。”朱思建介绍说,爱人张璐芸原本在成都的农业银行工作,工作环境和待遇都很好。
在朱思建支教的2年多时间里,经常给妻子讲在屏边的所见所闻,妻子张璐芸也知道,丈夫是真的舍不得学校,舍不得山里的孩子们。
2010年9月,张璐芸下定辞掉了成都的工作,到屏边民族中心校做了一名代课老师;2011年,张璐芸参加宜宾市公招考试,考入屏边民族中心学校任教。
“那时的生活条件和待遇很差,可妻子一点儿也不嫌弃。她总跟我说:你在哪,我在哪,我们一起把孩子们教好。”朱思建说,“妻子来到学校后,俩人经常一起开展教学研究,商量怎样为孩子们‘私人定制’教学方案,渐渐地探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妻子还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生活的工作,冬天烧好热水让孩子们取暖,积极地发动同学和朋友为孩子们捐衣捐物,给孩子们在寒冷的冬天带来无限的暖意。”
“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是我最大的收获。”朱思建说,“在山区支教不是心血来潮,而是骨子里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以职责为家,此心安处是吾乡,容得下身,也安得下心。自己的小家庭宜宾县新闻网,只是彝乡大山里的一棵种子,彝乡温暖了我,我就用一生的守护去回报大山里的孩子。”
END
来源 | 宜宾日报融媒体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redian/53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