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热点

采访有没有技巧一样可以做记者吗?(1)_国内_光明网

在很多新闻论著和学校的教科书里,关于采访技巧的内容都有不少,不过能够真正掌握和运用那么多所谓的技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采访有没有技巧?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是,没有技巧一样可以做记者,只要肯吃苦、善学习,新闻记者的工作很多人可以胜任。正因如此,为了培养既全面又兼具专业型人才,一些媒体招人时,并不仅仅录用新闻系毕业的大学生,有的甚至偏爱招录非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学中文、法律、金融、营销甚至外语专业的人,都可以在新闻单位找到工作。我曾经问过到报社新工作不久,或者实习了几个月时间的新闻院系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如何看待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有的说学得课程太多了,到了新闻单位后,发现很多东西用不上;还有的说,专业学习开阔了他们的眼界,让他们上手很快。

新闻院校出来的毕业生,进入新闻单位一定肯定是有优势的。不过,在很多新闻机构做得好最好的一批人,不完全是科班出身的。要做一个优秀的记者,科班出身是一个好的垫脚石;但要实现职业能力的提升,人的勤奋、经验积累和学习纳新更加重要。一般来说,在工作中至少历练三到五年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不错的新闻人。

在寻常处找不寻常

新闻敏感性是一个记者优秀与否的重要素质。在我们身边,每天都会发生无数形形色色的事件,出现各种各样的现象,其中哪些可以成为新闻被媒体记录?哪些只能像尘埃一样被时间淹没?这取决于新闻机构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判断,而记者应该是做出这种判断的权威人士。

发现新闻的能力,也称发现力,和独具慧眼的观察、独具匠心的思考密切相关,一个合格的记者应在第一时间判断某一事件能否吸引读者关注,某一现象背后可能潜藏着有价值的新闻。发现力是一个连续持久的过程,应该贯穿采访开始至结束,记者发现新闻线索前去采访后,除了必须了解既有的事实外,还应该不断对新的事实进行搜索和追踪,做到有规律的发现和探索,预测新闻的发生,这种发现力是在采访过程中进行的。可以说,发现力是记者贯穿采访始终的一种能力。

当然,记者最基本的素质是善于从生活和社会中找到新闻。新闻业界有句著名的话: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句话说明的意思其实是:常见的事物不是新闻,不常见的事物才是新闻。

很多新闻教科书已经告诉我们,新闻应该具备以下一个或几个特性:1、重要性;2、新鲜性;3、接近性;4、趣味性;5、反常性;6、冲突性。对摸不着头脑的新闻新手来说,判断是不是新闻,可以“很傻很天真”地运用这个标准,将自己看到的、发现的事件和现象比对一下上述特性,就基本可以得出结论。

我可以把新闻简单地分为四类:1、宣传;2、实用;3、消遣;4、表达。“宣传”,很好理解,就是履行“媒体是党的喉舌”功能的责任,这类新闻未必好看,但系职责所在,领导们都盯着,当然也就重要了。“实用”,是能够给读者生存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机会的新闻,如天气新闻,新股发行,高速路封闭和城市道路开挖、交通管制等信息,也包括招录公务员,以及给投诉者解决实际问题的服务个体的新闻等等。“消遣”,就是给读者益智娱乐、增加谈资的新闻,这是媒体报道中占量最多的一类。最后一类“表达”,简单说,“表达”就是传达民众意愿、准确反映百姓声音的新闻。媒体是文化载体之一,一家媒体尽量反映和传递一个地方的民众意见和思想追求——这类新闻的表现形式是言论、观点互动,新闻策划,特殊时期新闻中的情绪疏导等等。

当然,如果你就是一个新手,千万不要被以上概念性的描述吓倒,机械地误认为非得要具备这样那样的元素,才配称得上“新闻”。我一直这样认为:日常生活、社会生态中绝不缺少新闻,缺的是发现新闻的眼睛。很多时候,你可以把不是新闻的事件或现象“做”成新闻。就拿逛街来说,有一定新闻敏感的记者走在大街上,能看到一般人疏于看到的,比如他能看到行道树被砍掉了几棵;可能看到本应在营业的商场或酒店关门了;也可能看到路边突然出现了一批自动售货机;还可能看到很多店面门口新增了摄像头……而等等这些,都可能是一条不错的新闻。

即便是碰到狗咬人的事情,也不要轻易下结论“这不是新闻”,你可以想一想、问一问,狗为什么咬人?是流浪的疯狗还是有主人的宠物狗?是保护幼崽、发情还是其他原因刺激狗狗所导致的?你如果再勤快一点,到几家医院了解一下,最近狗咬人的事例多不多?有没有狂犬病致人死亡的案例……这些追问有助于你寻找到潜藏着的新闻,也容易使大多数人认为“不过如此”的所见所闻“变”成新闻。

新闻记者最高的层次还在于从普通浑沌的现象中,看到真相和本质,或者拥有独特的视角,通过取材和写作,反映新闻的核心。记者的发现力不仅靠眼睛,还要靠思维,靠对所掌握的知识的比较,用脑袋进行分析。随着新闻阅历的增加,记者的生活空间、想象空间和知识积累无疑也会更加丰富,像作家来了灵感一样,做起新闻来也会左右逢源、如有神助。

准备好了再动手

2012年4月的一天,著名画家陈丹青应邀来南昌,因为陈很忙,主办方安排了一个简短的集中采访时间。有家媒体的记者抢先问他:“请问陈老师是第几次来南昌?你以前来过江西吗?”陈有点不高兴,那位记者接着问:“请问你觉得南昌漂亮吗?你怎么评价这座城市?”陈丹青听完这位记者的提问后,竟然要求该记者离开采访现场。

作为有个性的全国知名画家,陈丹青当然觉得这位记者问的问题幼稚又无趣,因为他实在太忙,据称是主办方反复做他的工作,他才答应集中接受江西省城十多家媒体的采访。对他曾经在江西工作过等等信息竟然不做一点基本的了解,只顾问一些“大路货”的问题,他自然觉得这个记者不配采访他,说得严重一点,陈可能认为接受这个的记者采访是在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

南昌学者、滕王阁管理处顾问宗九奇跟我谈到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回,有家媒体一个新入行的记者打电话约他做一个采访,内容大概是滕王阁历史方面的。到了宗九奇位于滕王阁的办公室后,这位记者看到他的办公桌上铺开了宣纸,第一件事便是向他提出要一幅字,宗觉得有些突然,但还是答应了。随后开始采访,宗九奇发现这位记者问的问题都是些不痛不痒的皮毛,此君既不懂滕王阁,也不懂书法,甚至没有对滕王阁和他本人做一点基本的了解。于是宗借机临时有事,停止接受采访,请这位记者回去做做功课,另约时间见面。

类似的问题央视主持人白岩松也碰到过,他主持《东方时空》栏目时,有个记者约了白岩松几次,终于获得采访机会。见到白岩松后,那位记者自称非常崇拜白岩松,能够当面采访他觉得很荣幸,云云。正式开始采访后,第一个问题就让白岩松噎住了,只见对方非常认真地问:“白老师,请问您《东方时空》几点钟播出?”……白岩松谈起这件事说,这是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记者:你不尊重采访对象,怎么能指望采访对象尊重你?

采访新闻当事人是采访工作最常见的工作。如果时间允许,哪怕只有一点点时间,记者都应该利用手边资料、咨询知情者和网络查询等手段对采访对象作一些了解。尤其是对一些个性较强、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对象,一定要“知己知彼”,否则很有可能难以沟通。

对一个记者来说,除了最好针对某一项采访的“有目的”的准备,暂时没有采访事项的“无目的”的准备同样重要。收集资料、随手摘录、剪贴收藏等,都是积累素材、为将来采访工作做准备的好习惯。从事新闻的人最好有一个自己的资料库,除了收集自己的报道,一些能给你启发、提示的报道和资料同样非常值得收集,可能你暂时用不上,但总有一天,你的积累和准备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把采访当人情交往

毫无疑问,采访能力是衡量一个记者业务水平的重要指标。新闻采访是人与人直接进行的一种社会交往,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交流关系到整个报道的成败。进行采访前,要吃透采访对象的心理,一般来说,采访对象分三种,第一种是“积极配合型”,第二种是“消极应付型”,第三种是“反感拒绝型”。

第一种采访对象非常好办,他们多数是希望你来报道,有的甚至奉你为上宾;可是多数采访对象可能是第二种、甚至是第三种。如何引导采访对象进入自己希望的对话语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要求记者既要营造轻松的采访氛围,又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针对第二、第三种采访对象,我觉得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选择适宜的采访时间和地点;二是记者得体的仪表和举止;三是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沟通技巧。

如果不是因为截稿时间太短、迫不得已,记者最好不要自己擅自敲定采访时间、地点和方式。由于各种原因,有的人可能不愿在自己单位接受记者采访;有的人可能偏好下班时间和记者畅谈;还有的人不愿意见面,只接受电子邮件或传真提问采访……尽量给采访对象以尊重,听听他们的意见,而不是粗暴地单方定夺采访时间、地点和方式。

如果见面和出席新闻发布会,仪表和举止在采访中往往会非常重要。如果你的容貌、穿戴和气度在采访对象那里第一印象良好,那么采访过程也就容易形成默契。美国前总统里根举办新闻发布会时,爱点穿红色上衣的记者提问,因为红色是他夫人喜欢的颜色。如果采访上层人物、高档宴会,那记者最好穿着正式一点;如果下农村、到矿井采访,应该随意、朴素一点。上世纪30年代,著名记者范长江在冬天总是披着黑色皮斗篷,加一顶水獭皮帽子,这一装扮在当时是流行的“官服”,几乎可以成为他出入国民党机关衙门的通行证。总而言之,就是不要让采访对象觉得跟你沟通很别扭,最好让他有“咱们是一路人”的印象。

沟通技巧的内涵非常丰富。我想多说说这方面的个人体会。总的来说沟通技巧可以包括三个步骤:1、打消顾虑、拉近关系;2、抓住要害、准确提问;3、尊重表达、接近真相。

先说第一步。面对记者,不少的采访对象会有消极甚至防御心理,可能是记者所做的采访内容是其不愿意公开报道的,对记者存在戒备心里;或者采访对象不愿意抛头露面、站出来接受记者采访;再或者出于紧张和羞涩心理;最后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不管出于以上哪点原因,采访对象的心理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引导和转化的。比如针对犯罪嫌疑人、监狱中的贪官,我们可以通过询问其日常生活是否方便,是否知晓家人情况等,尽量让采访对象卸下心理包袱;针对舆论监督对象、重大新闻事件的知情者,我们可以诚恳耐心,避谈身份;针对敏感、懦弱和不愿与人沟通者,我们可以寻找共同话题,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针对灾难事故中的伤亡家属和伤者,我们可以力所能及地主动帮助,以情感人……不管对象是谁,保持平等待人的姿态,是记者最基本的采访原则。发掘采访对象的积极心理,驱除采访对象的消极心理,是记者拉近和采访对象关系的首要任务。

第二步,抓住要害、准确提问。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采访场合及不同的采访目的,记者可以采取不同的提问方法。美国新闻学家麦尔文•曼切尔对此有深刻的见解。曼切尔把采访提问归纳为开放式和闭合式两大类。开放式提问是指所提问题比较笼统、概括,被采访者的回答范围较广,发挥余地较大的提问方式;开放式提问容易使采访对象泛泛而谈,不易得到实质性内容,不利于深入采访,较适用于人物专访、人物特写的采写。闭合式提问指所提问题比较具体、单一、指向性较强,被采访者回答范围较小的提问方式;闭合式问题有时会让人觉得很尖锐,谈话气氛也因此较严肃,但是有利于深入采访,常在现场录音报道、电视采访及在访问中需要突破、深入、证实时使用。开放式提问与闭合式提问各有特点和长短,而且不是绝对的,可以互相转换。

记者的提问应该简洁具体、由易到难、抓住要害,掌握主动权。曾经有位记者去采访周恩来的警卫员李建明,刚一坐定,记者就问:“老李,请谈谈周总理给你的印象。”对方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回答:“总理好啊好总理!”记者要求李建明具体谈谈,李建明仍是一个劲儿重复:“总理好啊好总理!”最后,老实巴交的警卫员竟双手捂住脸失声痛哭起来,结果记者受到感染,也一同掉下泪来,采访以失败告终。如果当时记者能做一些具体的细问,引导一下,采访效果肯定不一样。

意大利著名女记者、作家法拉奇被誉为二十世纪新闻采访女王,她1967年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采访过邓小平、基辛格、甘地夫人、阿拉法特、卡扎菲等著名政治人物。她开创了一种崭新的采访方式,她的提问技巧至今仍被许多新闻人所推崇。

法拉奇采访南越总理阮文绍时,她想获得阮文绍对外界评论他是“南越最腐败的人”的意见,当直接问他时,阮文绍矢口否认了这种传言。法拉奇于是将这个问题分解为两个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她先问:“您出身十分贫穷,对吗?”阮文绍听后,动情地描述了小时候他家庭的艰难处境。得到了上述问题的肯定答案后,法拉奇接着问:“今天,您富裕至极,在瑞士、伦敦、巴黎和澳大利亚有银行存款和住房,对吗?”阮文绍马上否认,但为了澄清这一“传言”,他不得不详细道出他的家产。你看,选择怎样的提问的方式,对记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一点,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记者应该充分给采访对象话语权电视新闻采访技巧,尊重对方的表达方式。前央视主持人柴静在做《事故的背后》新闻调查时,先期调查已证明了药厂的污染,但药厂负责人接受采访时仍坚持“绝对没有”;“那我们闻到的气味是什么?”“没有啊,我的鼻子没有你那么灵敏”……片子到这里就结束了。―――“足够了,没有必要怒火中烧地质问:‘你骗人!你明明闻到了还说闻不到!’”柴静就这样在一个疑问——而不是质问中留下了自己宽容的一面电视新闻采访技巧,而观众已然有了自己的答案。

采访的公正意味着形式上的均衡,也意味着耐心。“当你面对谎话、言不由衷的话,要控制,要一样尊重对方讲话的权利,要等待谎话自己暴露自己。”柴静后来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回忆那段采访经历,“当我有疑问的时候,我首先愿意相信,我愿意相信他人可能是无辜的或者是美好的,尤其是采访一个被指证的人物,他们通常是很狼狈的。我希望通过我的提问,对方能给我一个合理解释。这应该是一个前提,而不是我要让他难堪,让他出丑。”

此外,记者应该时刻保持一种倾听的姿态,让你的被访者获得表达的权利,记者所有的发问,只是为了揭示和呈现,而不是做道德判断。发问也不是为了让受访者觉得自己不堪,或者受人同情。这是人情交往的诚意,或者说技巧,做记者首先是做人,采访与聊天有时就是一回事。

融入环境和转换角色

新闻记者必须具备高度的应变能力。由于不必借助摄像机、话筒等设备进行采访,甚至也可以不要照相机、录音机等进行工作,报纸记者更有条件成为融入新环境的高手。走进工厂,记者就是工人;走进学校,记者就是老师;走进社区服务站,记者就是义工……只有这样,记者才可能感同身受地做成功的采访。

融入陌生环境既是贴近采访对象的需要,也是刻画采访对象的需要。比如你写一个山村教师的正面典型故事,可以让当地宣传部出面,请当事老师到县城教育局见面采访;还可以打电话了解情况;当然,也可以自己吃苦坐车、走山路到其工作的学校实地采访,甚至住上几天,体验一下这位老师的工作。这几种方式,孰优孰劣,不言而喻。离现场近些,再近些;融入被采访对象的生活,是走进新闻真相的必由之路。

柴静说:“对我来说,记者不是一个谋生手段,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就是因为它赋予我打开别人心灵的权利,这是至高无上的权利。打开别人心灵的一瞬间,你会触碰到一些真相。”纪伯伦也曾说过:“真正的歌者能唱出人们心中的沉默。”我想补充说,真正的记者要听懂他人的哭泣和沉默。

毫无疑问,融入和角色转换的能力在记者做暗访时将显得更加重要。1994年,中央电视台暗访河北省无极县制售贩卖假阿胶事件,这个新闻被称为“中国最早的隐性采访”。因为不可能公开采访,央视记者做了周密安排:学无极方言,学当地人的穿着打扮,学买卖阿胶的行话……6个人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一个做老板,一个做秘书,一个演司机,剩下几个做后方支援,他们采访到了珍贵的素材,片子播出后引起了巨大反响。

1998年,《深圳晚报》江西籍女记者涂俏在深圳火车站附近一家大酒店反串“啤酒女郎”(啤酒推销员),用了三天时间体验暗访她们的真实生活,体会到了外表光鲜的啤酒女郎不为人知的辛苦、被性骚扰的无奈。2002年年底,《楚天都市报》记者占才强和《人才信息周刊》编辑高汉明乔装打扮混入乞丐堆,过了四十多天乞丐的日子,用文字完整呈现出了乞丐的生存状态。

一个记者不仅要视野开阔、知识面广,而且要善于察言观色,如果再辅于丰富的社会活动经验、高效的沟通技巧,则一定能成为一个新闻战争中的多面手。

深挖新闻善做追踪

在新闻单位,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记者抱怨没有线索,而有了好线索却被白白浪费。我把这种浪费叫做“暴殄天物”。新闻记者的工作总的来说,有点像猴子掰玉米,掰一个扔一个,有的吃了一点,有的甚至没有剥掉苞衣就扔了,这是正常的。但好的“玉米”是不应该浪费掉的,应该一粒一粒地啃个精光。新闻竞争从来都是激烈的,对待来之不易的好新闻线索记者应该压干榨净。英国新闻界有句名言:“充分利用你所掌握的材料,决不要放松追求新闻的劲头。”谈及做新闻,我经常对一些刚刚入门的记者说西方的一句谚语:“打十口浅井,不如打一口深井。”

什么新闻可以做追踪?大部分记者其实都能判断出来,一般来说,能够形成社会热点的、容易出结果的、能够引起某一领域共鸣或震动的新闻,可以大胆追下去。新闻追踪未必一定要自己首发的新闻,国际国内的、同一城市的重大事件或现象,都可以成为记者做追踪报道的源头。

很多记者善于抓新闻的第一落点,也就是抢突发新闻的能力不错,但是,抢第二落点、第三落点的意识不够,往往是头一天轰轰烈烈,第二天冷冷清清,第三天干干净净。等到竞争对手发出反响很好的追踪报道,甚至别人后来居上,自己追悔莫及事小,还影响了报纸形象。怎样抽丝剥茧,一步步、一层层做好追踪报道?建议从以下五句话入手。一是追源头; 二是追影响;三是追结果;四是追关联;五是追人物。

新闻追踪是许多记者所忽视的,但是做追踪的能力却是非常重要的新闻操作能力。因为事物总是在发展的,记者在第一现场、第一时间获得的信息,可能是平面的、静止的,甚是虚假的,随着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事件的本质和核心会随着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变化而变化。新闻追踪的能力是体现一家媒体综合实力的竞技场,新闻追踪好坏,可以衡量出记者本人的综合素质,也可以折射出媒体的新闻操作实力。

▽▽▽

传媒见闻媒体人访谈导读●

传媒见闻官方交流群现已开通,

请扫码添加小编微信(为提高通过几率,请注明单位+姓名),小编将邀请您进群~~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redian/54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