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闻集团CEO默多克:把中国放在头版(组图)
“一份报纸希望在全球畅销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把中国放在头版”,这是新闻集团CEO默多克2009年10月9日在道琼斯公司北京新办公室开启仪式致辞中的点睛之语。听到这话,中国人当然很高兴,不过更令人关心的是什么样的“中国内容”会被放在头版。本刊记者就《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及该报本身对中国报道的趋势和视角等话题专访了中文网总编辑袁莉。
袁莉曾在新华社国际部工作。2002年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和乔治?华盛顿大学,并分别获得了新闻硕士和国际关系硕士学位。2004年在美国加入《华尔街日报》,主要从事美国电信业的报道,并撰写一个中英文双语专栏。
记者第一次见到袁莉的名字是在《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以下简称中文网)的“来来往往”专栏。一次不经意的点击,但立刻留住了视线。一口气读了七八篇文章,如《中美解读“信任”差几何?》《美国人的商务午餐》、《美国人为何热衷慈善?》、《美国人的夸奖文化》、《美国办公室里怎样着装》、《这就是纽约》等,接着几天陆续读完了该栏目的所有文章。袁莉主笔的“来来往往”专栏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msci,介绍的是美国的商务文化,但读者却能从中了解到很多非常有用的知识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msci,不但系统全面,而且生动鲜活。
第一次见到袁莉本人是2008年12月10日在中文网改版庆典上,袁莉作为中文网总编辑向到场嘉宾和传媒界朋友热情洋溢地介绍了中文网改版后的页面和栏目。同时,她还向大家讲述了她在《华尔街日报》纽约总部的工作和生活。那里的编辑在审稿时的严格给记者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据袁莉介绍,每次的头版文章不改得接近崩溃是通不过的,但最终结果都让她无比欣慰,也使她真正理解了《华尔街日报》编辑们常说的一句话:“没有流过眼泪的头版不是好头版”。
《网络传播》:10月9日参观了你们宽敞明亮的新办公室之后,中国同行有一种感觉,你们在扩大规模,准备加强对中国报道的力度,能否透漏一点你们未来的打算?
袁莉:我们的新办公室把道琼斯各部分集中到了一个办公地点,主要目标之一是把公司的资源更好地整合在一起。包括道琼斯通讯社、《华尔街日报》以及我负责的中文网可以实现采编资源的互补和整和,并且能够加强与销售、市场、指数和支持部门更好的联系和沟通。
你看到的这间news room就容纳了《华尔街日报》、道琼斯通讯社和我们中文网的记者和编辑团队。四位团队负责人围坐在位于news room中央的圆形工作台,除了我之外,还坐着道琼斯及《华尔街日报》中国总编辑 Brown、《华尔街日报》中国新闻编辑Jason Dean和道琼斯通讯社北京分社社长J.R. Wu。凭借这种安排,我们把通讯社和报纸的运作整合在了一起。纽约总部在这之前已经实现了整合,道琼斯和《华尔街日报》的编辑、记者坐在一起办公,互通信息,密切协作,为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新闻。
比如今天(12月11日)早上,中国政府发布了CPI数据,在道琼斯通讯社发出消息,我们中文网马上就用突发新闻的形式用套红标题把它放在了首页。
中文网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既有《华尔街日报》著名的深度长篇分析与特写,也有来自道琼斯通讯社的实时新闻报道,每天100多条即时新闻,综合信息量很大。另外,还有好几十条关于全球及中国的经济、金融、个人理财、生活休闲及其他话题的报道。以前我们在两处办公,沟通不大方便,现在协调起来就容易多了。
《网络传播》:你们刚刚推出“中国实时报”,目前各方面反响如何?
袁莉:“中国实时报”是10月23日在《华尔街日报》英文网上线的,中文版随后于11月初推出。这个栏目主要旨在报道中国方方面面的情况,包括经济、法律、环境、市场以及社会文化等。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整个大中华区的道琼斯和《华尔街日报》编辑、记者都为这个栏目供稿。
我非常喜欢这个产品。虽然我们是翻译英文版的稿件,但它的很多报道都是中国读者关心的。比如我们对奥巴马访华的报道就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10月23号以,来我们报道过《直面房奴生活电视剧《蜗居》走红》、《奥巴马自撑雨伞引中国人注目》、《中国热销》、《迪拜危机重创温州炒房团》、《若哥本哈根峰会无果中国损失巨大》等文章,都引来了热评。
这个栏目非常及时地反映目前中国社会的各种现象。我们的读者其实很想了解一家外国媒体是如何看待这些事的。我可以感受到,我们的读者抱着一种开放的心态来审视这些报道。奥巴马访华期间,“中国实时报”做了大量报道,包括奥巴马访华的图片报道,在上海和中国青年对话等内容都特别受欢迎。奥巴马访华那一周我们的十大热门新闻差不多一半都来自“中国实时报”。
更多传媒信息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redian/54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