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通讯与消息文体特征的区别(之一)——通讯的主题
总称。
第二节 通讯是一种新闻体裁 第一,通讯所报道的事实,无论大小,必须真实存在; 第二,通讯必须具有时效性; 第三,通讯所报道的内容必须有新闻价值. 第三节 通讯与消息文体特征的区别 一、通讯报道的事实比消息详细、完整、富于情节,可以满足读者欲知详情的需要; 二、通讯报道的事实往往比消息更形象、更生动,它以感性的素材还原生活的原生形态,使这种文体更具感染力; 三、 通讯的文体较自由; 四、 通讯的主题鲜明、结构完整; 五、 通讯体现出作者较强的主体意识和个人风格; 六、消息多用概括性手法叙述事实,通讯则多用详述和描写手法表现事实; 七、 与消息相比,通讯时效性稍差。 第四节 通讯与消息功能的区别 消息以最简洁的语言、抢眼的文体结构快速传递着最重要的信息,符合现代社会快速传播的需求。 通讯虽然也传递信息,但它篇幅长,时效稍差,其魅力在于其可读性。
第十七章 通讯写作的基本环节(之一)——通讯的主题 第一节 什么是通讯的主题 通讯的主题是指通讯要表现的中心思想,是通讯作者经过对现实社会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通过对通讯素材的提炼和组织,所表达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或一种思想观念。 第二节 通讯主题的要求
一、 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 首先要弄清,所报道的事实中是否存在记者这种认识的依据; 其次,有一条原则在选择主题时是不能动摇的,即所选主题不是随意的,是受事实限制的,必须是在事实内在逻辑所指示的范围之内选择主题。 二、 通讯的主题要深刻 (一)深度来自全局意识; (二)深度来自历史感; (三)深度来自展示人的心灵。
三、 通讯的主题更强调社会人文意义上的针对性 主题针对性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曰 新鲜;二曰时代色彩。�� 第三节 通讯提炼主题的方法 一、 依据事实,提炼主题 作者在接触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前,对将要采集的事实不甚了解,对将要写作的通讯主题也没有事先预想。需要在了解事实过程中逐步分析素材,进入主题发现和提炼的过程。 二、 预设主题+事实印证 作者依据长期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或媒体布置的报道思想,预先设定了要写的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去等待、选择表现这个主题的新闻事实,以验证主题,这就是所谓的“主题先行论”。
第十八章 通讯写作的基本环节(之二)
——通讯的选材 第一节 通讯选材的特点
16
一、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 选材的典型性的直接含义,即材料的代表性。“代表性”有两层含义:一曰突出,即所选材料较一般事实材料突出,有特点,有特别之处;二曰普遍存在,即所选事例无论大小,都不是社会中的个别现象、个别事件,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和事件。 二、要围绕主题选材 三、选材忌重复 说明同一问题、同一侧面的事例,列举一个即可,不必连续用几个意义相同的事例来强调。事例最好大小搭配,各个事例之间或有差别、或有递进。 第二节 通讯选材的类型 一、骨干事例; 二、细节材料; (一)详细的情节事实 (二)特写镜头 三、 一般叙述性材料。
第三节 通讯感性素材采集的渠道 一、记者的现场观察; 二、记者的体验式采访; 三、记者的访问。
第十九章 通讯写作的基本环节(之三)——通讯的结构 第一节 通讯结构的特点 首先,通讯的结构比较自由; 其次,通讯的结构较消息的结构复杂。 第二节 结构通讯的原则 一、表现事实为本的原则 以清晰表现事实为目的,而不是要事实去服从体裁、结构的需要。如果是一个完整的事件,就考虑用纵式顺叙的结构;如果是现场材料,就可考虑写成新闻特写。再如写人物通讯,如果只采访到此人的一个有意思的情节事实,就可考虑写成新闻小故事,而不必硬要写成三侧面或“三块式”的人物通讯。�� 二、表现主题为本的原则 在构思通讯结构时,要围绕主题来理顺全部事实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层次排列,将通讯的“意义性”结构表现得十分集中和鲜明。 三、简洁清晰原则 对人对事的各种复杂联系进行切割,只挑选出表现主题最有力的材料,这样才能使主题与素材相对简约清晰,易于受众的理解和记忆。 四、均衡对称原则 第一,要有层次意识; 第二,写新闻小故事一般一篇文章一个事例,而写较大的典型则需要几个骨干事例; 第三,段落、层次之间的材料安排要考虑意义上的互异、互补; 第四,即要求通讯的首尾衬托、互相照应,以突出整篇文章的整体感。 五、跌宕起伏原则 根据受众的阅读心理,在通讯结构的安排上注意形式变化,充分利用纵式结构或横式结构所提供的时空框架新闻通讯体裁,组织编织出具有美感特征的通讯结构。�� 第三节 通讯结构的表现形式 一、 纵式结构 即按照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组合和编排事实材料的一种结构形式,也叫单线条
17
过程链接法。 (一)按照一个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按时间顺序叙述下来; (二)按照生活中发生的一连串故事的时间顺序,依次叙述; (三)将多线条事实“编织”成单线条纵结构; 二、 横式结构 即按照新闻事实的内在性质的区别和联系,以多侧面拼接的形式来安排新闻素材。 (一)同时异空结构; (二)多侧面拼接结构。 三、 递进式结构 递进式结构的通讯往往从现象入手,层层挖掘现象的原因,以及原因背后的深层原因。 第四节 通讯的开头与结尾 一、通讯的开头 (一)开门见山; (二)突出中心事实,勾起人们的阅读欲望; (三)突然插入记者截取的现场事态,有场景,有直接引语,有人物动作…… (四)以寓意的诗歌故事开头,然后迅速转入本题。 二、通讯的结尾 (一)强调主题或深化主题; (二)抒发情怀。
第二十章人物通讯
第一节 我国人物通讯的发展轨迹 一、以表彰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半个世纪兴盛不衰; 二、人物通讯随着时代的步伐发生重大变化: (一)报道对象的变化; (二)报道理念的变化。
第二节 人物通讯报道对象的若干类型 一、 先进模范人物——典型人�� 它是指新闻媒体报道的在一定时期或一定地区,其事迹或思想观念能够代表时代潮流、反映时代精神的新闻人物或人物集体,一般称为典型人物。 二、 新闻人物 (一)与事件有关的新闻人物; (二)精英人物。 三、 凡人奇事,奇事凡人 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大量平凡的劳动者,他们不属于哪级树立的典型,亦无轰轰烈烈的业绩,但他们的一事、一语、一情、一思,他们的所作所为符合我们报道的主旨,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弘扬的精神。
四、 “冰点”人物 这类人物似乎没有值得特别提起的先进思想和传奇事迹,他们并非因事迹而进入人物通讯,而是因为他们的命运、他们的生存状态值得社会关注,具有一定的社会认识价值,才被作为报道对象。
五、 批评或揭露性报道中的反面人物 这类人物主要是各类反腐败案件中的党政干部。 第三节 人物通讯的采写特点 一、 选择新闻人物要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生活; 二、 凸显新闻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其思想发展的过程;
18
三、 通过讲述和再现人的行为,表现人物的个性,“神似胜于形似”。�� 第二十一章 事件通讯
第一节 事件通讯的基本类型
一、突发性事件 突发性事件,指事先无法预知、突然发生的事件,例如政治冲突、民族骚乱、刑事犯罪案件、重大责任事故和各种突然降临的自然灾害等。 二、 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的预知事件 ? 以预知事件为题材写成的事件通讯,大多数有三个特征:��
?第一, 因题材重大,报道的社会影响也较大,记者写的报道可以起到历史文献的作用。�� ?第二, 现场材料丰富,可感可信。因为采访预先知道的事件,记者有较充分的时间进行策划和采访准备另外,记者有可能赶赴现场进行采访,“见证历史”。大量的镜头化语言使通讯可感性强,可信度高。
?第三, 写作“投入”,富有激情。 三、反映社会精神风貌的 小故事 通过展示这类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矛盾解决的过程,褒扬社会中的人类美德,传递精神文明,针砭时弊、抨击邪恶,有利于扶正祛邪,净化社会风气,发挥新闻引导舆论的作用。
第二节 怎样写好事件通讯
一、要迅速赶赴事件现场,收集目击材料 (一)亲历事件,捕捉现场素材; (二)采访事发之后的现场; (三)请事件当事人陈述事件的经过和现场素材。 二、 清晰展示事件的来龙去脉、主要情节和转折点 每个事件的经过,总有一个环环相扣的情节链条和因果链条,这是记者在事件通讯中必须首要展示的线索。
三、从事件中提炼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主题 应当首选那些老百姓最关心的,有普遍意义的角度去认识新闻事实、确立报道的主题。�� 四、展示事件的关键场面,捕捉事件的戏剧性情节 事件性事实本身的张力是事件性通讯的独特优势。然而,要发挥这个优势,记者要学会捕捉关键场面,展示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关键转折点,充分展示事件本身中的戏剧性情节的说服力量。
五、 选择恰当的结构方式 (一)单线条过程结构法; (二)“多线条过程”结构;
第二十二章 工作通讯
第一节 工作通讯的报道内容
一、 展示各项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发现和提炼启迪人的新思想、新观念 报道典型经验,除了采取综合消息的形式以外,工作通讯以其篇幅和时效的宽容度,几十年来一直是最具有传播效果的另一种新闻报道体裁。��
二、反映工作中的问题和教训,揭示这些问题和教训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内涵,以引起社会的注意,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这种类型的工作通讯比较多地体现在调查性报道上,这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青睐的一种报道形式。它的报道内容更侧重于揭露问题,展开批评。
19
三、剖析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探讨对策与解决的方法 这种类型的工作通讯比较多地体现在分析性报道上。也就是说,它不仅要通过调查,展现出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还要对此进行分析与解剖,找出问题的原因新闻通讯体裁,探寻可能的解决方案。一般来说,它的选题要扣住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和大众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 第二节 工作通讯的写作 一、从全局高度选择典型事实; 二、进入工作现场,运用活的事实反映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或问题; 三、从群众角度、生活角度写作; 四、虚实结合,既要注意使用通俗、具体、形象的语言,又可以有一定的评论色彩。虚实结合,是工作通讯写作在语言运用上的两个方面的要求。
第二十三章 风貌通讯
第一节 风貌通讯的分类
一、 综合报道某个地区、某条战线的今昔变化和新的建设成就 报道地方的新变化和新的建设成就是风貌通讯的重头戏。这种报道在综合性大报上尤其常见。
二、 报道某地的风土人情,人的精神面貌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地迥然有别的风土人情,往往是足不出户的读者最感兴趣的题材。��
三、 报道历史文化遗产,以景写情,睹物思人 重游中外历史文化遗产的诞生地,使人领略文化韵味,聆听历史的足音,启发思绪,陶冶情操。
第二节 风貌通讯的写作 一、 抓住特点写见闻; 二、 旅行者的视角——新鲜; 三、 主题不容忽视。
第二十四章 社会观察通讯
第一节 社会观察通讯的基本类型
一、 拓展了通讯文体的报道视野,促进了通讯由“典型报道”的写作模式向新闻文体的回归 首先,在选题和报道对象上,社会观察通讯自成一体,开拓了人物、事件、风貌、工作以外的另一领域,即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 其次,它在通讯的写作理念上有较大创新。
二、 满足受众对社会信息的获知欲及追求社会公正的愿望 首先,它的选题来自社会实践,并集中于那些普遍存在的新现象、新问题,因此它可以比较及时地向受众提供有关的最新社会信息。 其次,社会观察通讯中的相当一部分以揭露、批评报道为主,而它所揭露与批评的重点往往是贴近百姓生活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社会不公正的现象。 三、 设置议题,自下而上地行使新闻监督权 社会观察通讯强调从社会生活中选题,强调以调查采访为主,这些特点决定了它能够把受众关心的话题变成具体的新闻报道,然后通过媒体传播进一步提升这个话题的社会关注度,直至把这个话题“设置”进社会议题,引起政府决策部门的重视。
20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redian/55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