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热点

很难一个:深耕气象新闻宣传报道7年的“老”(组图)

初见她,一张娃娃脸,圆眼睛清澈见底,一副高中生模样,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深耕气象新闻宣传报道7年的“老”记者:全国两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在近年来党和国家重大活动、重要事件的宣传报道中,有她的身影;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风云卫星气象事业50周年……在气象事业的关键节点上,有她的声音。

她就是近日获得中央和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的中国气象报社采访中心记者贾静淅。

高山、陡坡、强风,一个纤细的身影艰难向上攀登,成为同事谷星月脑海里最鲜活的“贾静淅”。当时还是报社新人的她跟着贾静淅一起探访冬奥会延庆赛区气象预报员们的冬训现场。这位落落大方的“前辈”,在听到预报员根据天气预报临时决定次日“爬山追风”时,竟然开心得跳了起来新闻版面编排,当即决定跟随预报员们一起上山。

海坨山海拔2000米左右,徒步往返近10公里,施工建设中的赛道平均坡度约30度至40度。一行人只能沿着赛道边缘的山石攀爬,数不清打了多少个趔趄,但贾静淅硬是扛了下来。这让谷星月佩服不已,“对她而言,‘记者’不仅仅是职业,更是心之所向。”谷星月说,这份热爱转化为真挚文章,在2020年冬奥会测试赛近在眼前的节点,让一派火热的冬奥筹备状态跃然在读者眼前。

回忆这场“追风”之旅,贾静淅后来在采访手记中写道:“多见一些人、多走一些路、多问几个问题、多几分深入思考、多打磨几遍文字,这些努力,终将在会说话的好作品中收获回响。”

这是她职业生涯的准则,也是写照。

她曾深入基层,单枪匹马奔走于龙卷风灾后的废墟,拿到了连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都未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此,央视“新闻1+1”栏目组专门联系中国气象报社,并转发相关报道;她也曾走笔一线,疫情防控期间主动提前返岗,用心用情发出气象“战疫”强音,采写的反映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稿件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被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但她还觉得不够,“在天气气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碰撞中,总有新闻‘富矿’等待挖掘。”

灯刚工作不久,报社就把跑口中国气象局党组的任务交给了贾静淅。要把行业高层的决策部署准确传达、阐释给各界,担子不轻新闻版面编排,但非气象专业的贾静淅接下了,并迅速打开了局面,很快就成为这一领域的“中流砥柱”。

工作7年来,她撰写重大气象新闻近千篇,频频获奖,多篇报道被纳入决策材料、受到领导肯定。

长年累月的加班加点、随时待命应急的工作状态……对贾静淅而言是常态。她常常给自己打气:“哪个记者没有凉风中排队等待、绞尽脑汁扑采访、孤灯一盏写稿子的经历?”她最焦虑的是,眼界窄了,世界小了。这催逼着她近乎贪婪地积攒一个记者的专业“家底”:

读,中央大政方针,局党组决策部署一出炉,她就一股脑儿扎进材料,迅速锁定了其中与气象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反复研读。

看,往往各部委相关文件刚刚发出,链接就已经被她发到手机工作群里,一些隐没在地方新闻里的线索“遗珠”也逃不过她的眼睛。

学,大报评论,关键节点的重要文章她一篇不落,从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反复揣摩。她有一个摘抄本,里面满满都是“干货”,反复浏览、咀嚼、消化各类新闻文章已经成为她的本能。

她身前那盏灯,不论面向黑夜还是未知,始终明亮得让人安心。

一天至少去贾静淅办公室“打卡”一次,已经成为部室不少同事的规律。

从版面策划,到报道思路,再到稿件结构、工作方法……同事们都喜欢和她沟通。因为无论是商量、点拨,还是严厉一些的“教导”,她都能以一种平等的、亲切的方式展开。

同事评价她:“她说话是种艺术。她会平视你,条理清晰地摆事实、讲道理,甚至说一说自己过去的经历,用掏心掏肺的真诚抚平你局促尴尬的情绪;你不知所措的时候,她会给出具体可行的建议,而有思路的时候,她又会帮你把想法落地。”

从她身上,汲取的是正能量。“她的认真和进取能点燃一群人。”因为她的参与和推动,整个团队愈发呈现出蓬勃向上的面貌:有了新栏目——她牵头开设融媒体短评性质的栏目“百家言”,紧跟时事热点的短评让报网内容有了耳目一新的变化;营造新风气——牵头组织好新闻、好版面学习会,组建美编学习小组,带头钻研制图技巧、分析版面编排,汇聚团队合力挖掘一切有可能视觉化的报道和线索。

这样一个人,怎么会让人不喜欢聚在她周围呢?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redian/58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