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单田芳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小众君对评书的印象

惊堂木一拍,白纸扇一抖,

名将贤相、剑侠义士、神异鬼怪的故事就上场了。

每每听到精彩处,就会冒出一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这是小众君对评书的印象。记忆中,评书好像是爷爷那辈人的最爱。9月11日,一代评书大师单田芳与世长辞,让单田芳和评书这门艺术再次回到了众多人的视野中。

一人一桌一醒木,单田芳56载的评书生涯,录制了广播和电视评书110部,共计12000余集,节目时间约6000余小时,演播内容包罗万象,纵横古今。他用略带沙哑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语调,将人物和故事说得栩栩如生,留下了《隋唐演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三侠剑》等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品。

单田芳的评书作品不仅在国内,在海外华人中也有一定的影响,甚至被书迷形容为“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他那沙哑独特的嗓音,陪伴了从“30后”到“90后”的几代中国人。如今,“单田芳评书”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

单田芳与评书

1934年,单田芳出生于辽宁营口市的一个曲艺世家,母亲是西河大鼓的知名艺人,父亲是弦师。时代的变化、家庭的离合,年少的单田芳早早扛起家庭重担,走上了说书的道路。单田芳的生活经历也为他后来的评书艺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积累和素材。1954年,他正式走上评书舞台。1955年,加入鞍山曲艺团,他的艺技突飞猛进,事业蒸蒸日上。

“文革”时期,单田芳的说书曾一度中断。直到1979年,单田芳的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他所播讲的评书风行大江南北。他的评书艺术作品来自生活、源自民间,把握艺术气脉、跟随时代发展,以鲜明的大众化语言特色获得了人们的喜爱。

改革开放后,评书艺术得到不断继承和发展。“时代变了,得通过新的媒体传播,才有新的生命力。”单田芳说。单田芳通过电视、电台等大众媒体,开评书走向市场之先河,给更多人带去艺术的享受。在评书最火的阶段,全国四百多家电台,都有“单田芳书场”,每天超过一亿听众。

单田芳曾说:“世上行当虽多,唯有评书难习,评叙说表非容易,万语千言须记,一要声音洪亮,二要顿挫迟疾,装文装武我自己,好似一台大戏。以上是一首《西江月》现在常被不少人引用。其实我说句实话,说评书难不难?是挺难,而且非常难!不是有张嘴就能说,要说到好处,叫人人都爱听,都认可,实属不易。但也绝不是‘唯有评书难习’,还不到那份上,达不到那个境界。”

让单田芳大火的评书是什么?

评书,又称说书、讲书,广东粤语等地区俗称讲古,古代称为说话,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在宋代开始流行。各地的说书人以自己的母语对人说着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分。

清末民初时,评书的表演为一人坐于桌后表演,道具有折扇和醒木,服装为长衫。20世纪中叶,多不再用桌椅及折扇、醒木等道具,而以站立说演,服装也较不固定。评书的节目以长篇大书为主,所说演的内容多为历史朝代更迭及英雄征战和侠义故事。后来到了20世纪中叶也有篇幅较小的中篇书和适于晚会组台演出的短篇书,但长篇大书仍为其主流。

评书的主要特点是故事性强,篇幅一般较长,人物众多、情节复杂,但结构单纯,眉目清楚。语言丰富,表演细致,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细节描写较多,引人入胜。

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后,评书借助广播、电视发展取得飞速的发展。

为什么评书后来不流行了?

进入21世纪之后,评书已显颓势。苏州评弹虽然极早就选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许多场合被当作一种“文化名片”使用。盛极一时的北方评书,也随着各类娱乐节目的兴起和广告的介入,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广播、电视等新兴传媒的介入,曾极大地增强了评书的传播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害”了评书这门艺术。

单田芳说,这与评书的形式和特点有关:“一个人、一张嘴,没有别的东西,形式非常单调。不像明星在台上唱一首歌,需要有灯光、服装、伴舞,看起来那么热闹。”除此之外,一部长篇评书一般都在一百回以上,而且部分评书甚至会有三四百回之多,以单田芳先生播讲的长篇评书《三侠剑》为例说书人叙事,它的总回目达到了400回之多,一回按25分钟计算,共需要花费10000分钟,也就是大约166个小时。不言而喻,对于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年轻人而言,听完一部完整的评书可能变成了一种时间上的奢侈。

2016年时,为吸引“二次元”时代的年轻观众,王玥波曾经尝试播讲《火影忍者》评书,结果却是事与愿违,有观众吐槽,长达一刻钟的时间,却只说了漫画版《火影忍者》开篇不到3分钟的内容,“说得这么慢,哪年才能完?”

曾经,广播的普及成就了评书的辉煌,电视与网络的兴起则令评书的境遇急转直下。只是,评书在新的媒体时代的转型失败,会就此消失吗?

不会的。因为人们追求娱乐的内核不会变,语言的魅力也不会消退。电视剧的旁白就在很大程度上重现了“说书先生”的角色。剧情中每到关键处打一个结,始终抓着观众,也是说书人烂熟于心的技艺。而眼下正火的脱口秀节目说书人叙事,何尝不是说书艺术的变形呢?

脱口秀时代的新说书人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听袁阔成、单田芳、刘延广、田连元等老一辈著名评书艺术家说书是一些读者一项重要的文艺生活。今天的年轻人也听书,只不过说书人换成了马未都、高晓松、罗振宇、梁宏达等,脱口秀时代,说书和说书人也有了新面貌。

高晓松的《晓说》把历史讲得荡气回肠。《晓说》每一集谈论一个话题,或者与当下的热门新闻相关,或者是高晓松解读历史的一个系列,时长在三四十分钟。节目形式也十分简单,通常都是高晓松一个人坐在那里,手里拿把扇子,轻松随意地讲,不仅可看,而且可听。大航海、十字军东征、太平天国、西安事变……这些著名的历史段落和历史事件,被高晓松讲得通俗直白,仿佛他说的不是遥远的历史,而是在跟听众聊家长里短。

类似《晓说》《晓松奇谈》这样的脱口秀节目层出不穷,马未都的《观复嘟嘟》、梁宏达的《老梁故事汇》、罗振宇的《罗辑思维》等都深受观众的欢迎。他们主讲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内容大开大合,各有所长,被不少观众所喜爱。

只是新说书人留住听众可不靠悬念了。以前的说书人,无论是说《三国演义》还是《隋唐演义》,故事太长,为了留住听书人,他们尤其注重起承转合,往往讲到抓人的地方就暂停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显然,今天生活在一个高速时代的忙碌听众们已经没有耐心等到下回,因此新说书人们往往不会留悬念,而是一次把故事讲完。比起用悬念抓人,他们更懂得如何用感情、风趣和热点抓住听众的心。

智能手机和汽车的普及,又让更多的人愿意“听书”。利用工作间隙的吃饭时间,或者在上下班的路上“听书”,这样的陪伴何尝不美妙呢!

小众君相信:语言的艺术永远大放光芒,经典的故事也永远听不倦~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yule/34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