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每日一题】柯亨英国牛津大学: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传统问题

1、柯亨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柯亨是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他的思想集中于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理论。分析马克思主义在重建马克思主义时奉行的是一种“没有敬畏感的承诺”,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中不但有错误和缺陷,而且有的理论已经过时需要抛弃。

“在我们所有的著作中,作为探究对象的总是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分析的方法,而分析的方法则被运用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究。这已经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很多论点已被抛弃,其结果就是,我们今天的运动虽然保存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热点问题,保存了它的志向和价值观,但拒绝了它的很多经典的观点。”

首先,他探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传统问题。

他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两个基本观点

其一、生产力的发展贯穿于整个历史之中

其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解释了经济结构的性质

换言之,他极力突出了生产力的优先性,他的批评者认为,这是一种技术决定论。

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始源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他提出了一种功能的解释。

他认为,生产关系发挥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功能(而传统看法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对于资本主义理论,柯亨认为,传统的看法有着两个问题

其一、马克思的理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上,但是劳动价值论是有问题的

其二、没有揭示出工人为资本家工作,本身就是不正义的。

为什么说,本身就是非正义的呢?不仅因为,资本家掠夺了剩余价值,而在于工人之所以从事劳动,是被迫的。

他举了一个例子,假设有一个屋子,里面有10个人,只有一把钥匙,拿到了就可以自由。

表面上来说,大家都有自由,但是实际上只有一个人有现实的自由,其他人只有潜在的自由。并且这个具有现实的自由的人,他的自由是立足于其他人不自由的基础上。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也是一样,无产阶级当然可以转变为资产阶级,但是他转变为资产阶级以后,又会立足于无产阶级的存在。因此无产阶级是集体不自由。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柯亨受到了诺奇克的影响,他重新解释了,资本主义的不正义。

他认为,这是因为资本家侵犯了工人的自我所有权。

实际上,这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一个悖论出发的,马克思主义者试图推行公有制。但是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始源性,恰恰是立足于私有正当性之上。

马克思认为,资本家掠夺了剩余价值,将原来应当属于劳动者的价值掠夺走了。也就是说,他暗含着劳动者具有对于自己劳动的正当所有。换言之,你以私有观念的方式,反对私有观念。

其次,资本家之所以获得财富,如果是以自己的才智和节俭获得,难道他的财富不具有正当性吗?因此你又凭什么认为,工人的劳动是正当的,而资本家的劳动就是非正当呢?

诺奇克认为,政府不应当向富人征税,因为这是强加了非契约义务,侵犯了财产权和自我所有权,把人当成了手段,而不是目的。

柯亨对此进行了反驳,他认为强加非契约义务,并非让人论为手段。比如说我必须照顾母亲,但是她并非是奴隶主。

其次,人的自主是一个程度问题,在某些场合下,自主和自我所有权是冲突的。比如说资本家的剥削削弱了工人的自主,就需要对于自我所有权加以限制。

最后,康德说,人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意思是,人可以作为手段,但是必须同时将其作为目的

因此他批判了自由主义的正义观,提出了他的正义观,由两个原则构成

其一、平等主义原则

其二、共同体原则。

平等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机会平等,一个是结果平等。他主张前者,那么也就暗含着结果可以不平等。但是他受到了共同体原则的束缚。

他认为,机会平等有三种形式,

1、资产阶级的机会平等

2、左翼自由主义的机会平等。试图消除社会和家庭环境对人的生活的影响

其三、社会主义的机会平等(他所主张的),要消除社会环境、自然天赋的不平等

如此一来,他虽然具有结果的不平等,这种结果的不平等仅仅来自于人的自由选择。

人的不平等有四种,即社会环境、自然天赋、运气、抱负。

他认为,社会环境和自然天赋是不应当的,而运气和抱负的不平等是应当的。

那么,这必然形成贫富差距拉大(比如说某人试图做企业家,另一个做学者,显然后者要比前者清贫),他试图用共同体原则来调节。但是他始终没有说,共同体原则是什么?

2、埃尔斯特

埃尔斯特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涉及到的核心是异化、剥削、资本主义和革命。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异化,一个就是剥削。

埃尔斯特认为,马克思的理论之中,人的需要是基本概念。马克思认为,一个社会是美好的,就在于,它具有丰富的需要使他们获得充足的满足。如果人的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他们的丰富获得了充分满足,那么就达到了理想的状态,即自我实现。

但是,如果他们的能力没有得到发展,他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他们就处于异化的状态。埃尔斯特看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里非人存在。

埃尔斯特的解释中,可以区分出四种异化,分别是:精神异化、物化、拜物教、社会异化

1、精神异化是意义感的缺失,也就是工人在劳动中没有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异化是自我实现的缺乏,他可以通过实际的自我和潜在的自我之间的差距来衡量。

2、而物化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需要的物化,一种是能力的物化。

需要的物化指的是需要与人分离,需要仅仅是片面的,被导向被动消费,而不是主动创造。他是强制性,表达出一种异己的力量。因此可以看出,需要并非出于本性,并且需要也难以被满足。

能力的物化指的是,能力得到了片面的发展,却是以其他能力丧失为代价的。

3、拜物教。拜物教体现为人的意识的扭曲,通过拜物教,人与人的关系被扭曲为物与物的关系。资本体现出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剥削关系。

4、社会异化。社会异化指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之中,工人的劳动产品获得了独立性,并成为了工人的对立面。包括意识形态的异化和生产资料的异化。

意识形态的异化表现为主客体的颠倒,比如说政治制度、资本制度本来是人创造的,结果反过来支配了人。而生产资料的异化表现为,工人无法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从人性来看,异化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需要加以克服,异化的克服意味着人性的回归。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之中,才能获得自我实现(消除了精神异化),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需求得到了满足(消除了物化)。生产目的是为了直接消费,而不是出售(消除了拜物教)、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消除了社会异化)

上述就是对于异化的看法,其外就是对于剥削的解释。

马克思认为,剥削的意义是双重的,一方面,剥削的存在为外部观察者从事批判提供了基础,即剥削是不对的。另一方面,剥削也为被剥削者提供了理由,试图废除剥削。

但是,马克思对于剥削的探讨,并没有说过剥削是不正义的。原因在于,马克思认为“正义”这个概念也是具有阶级性的,是资本主义的语言,在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私有制被废除,正义原则被超越了。

但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都认为剥削是不正义的,但是为什么说他是不正义的呢?

埃尔斯特提出了两种理由,

其一、在一种极端情况下,一个资本家拥有资本,但是他不劳动,雇佣经理剥削工人。因为资本家的不劳而获,违反了按照贡献分配的正义原则

其二、在另一种极端情况下,一个资本主义企业没有资本,但是通过自己的管理技巧,把工人组织起来,利用工人的互补能力,获得超额利润,此时,企业家没有资格获得工人互补能力而产生的全部收益

按照马克思的历史哲学,马克思一方面对于资本主义给予了成分的肯定,因为他战胜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共产主义预设着更高的理想。资本主义会被共产主义所取代,这是为什么呢?在埃尔斯特看来,有三点

1、非人的异化。资本主义是不人道的,把人类的力量引向了异化。

2、不正义的剥削。尽管马克思试图避免用正义这个词,但是剥削仍然是不正义

3、资本主义的效率低下。由于生产浪费和非理性,资本主义会爆发经济危机,产生极大的浪费。并且资本主义倾向于毁灭自己。一方面,他只有通过破坏长期的活力维持经济上的活力,另一方面,资本主义所使用的生产方式会导致利润率的下降,引发经济危机。

按照埃尔斯特的分析,共产主义革命,需要两个条件

1、生产力发展到某个水平

2、工人掌握政治权力,并且具有革命动机。

对于革命动机的探讨,他认为从上面的资本主义三个缺点出发可以说明

但是这种仅仅是概念上的认识,不足以引发革命,只有当工人活不下去的时候,才有可能引发革命。因此埃尔斯特认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之中,引发革命是几乎不可能的,共产主义是不现实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yule/40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