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图)科技实力最强(组图)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原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始建于1 951年(广东糖业公司甘蔗试验场).

1958年整合食品工业部糖酒工业研究室成立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研究所,总部设在广州。经过近60年的建设和发展,该所已发展成为行业综合科技实力最强、工农一体化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甘蔗糖业重大应用基础、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任务,在解决甘蔗糖业和生物能源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以及行业科研人才培养、品质检测、信息服务、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10.5.6 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挂牌成立。即“一所两牌”。历史沿革

1958年3月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成立

1959年更名为“广东省甘蔗工业科学研究所”

1963年1月恢复“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名称

1971年7月更名为“广东省甘蔗糖业食品科学研究所”

1978年8月恢复“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名称

1995年2月更名为“中国轻工总会甘蔗糖业研究所”

2000年12月更名为“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

1、经过近50年的发展,现在我所占地约160万平方米,室内实验场地面积约。试验设施完备,拥有大型精密及各种仪器200多台,馆藏图书30多万册;海南甘蔗育种场杂交制种设施改善及海南陵水开花基地建设,使甘蔗种质资源保育和利用、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效率显著提高;湛江甘蔗研究中心洋青甘蔗选育种基地、地膜生产基地和农业科技超市的建设,使湛江甘蔗研究中心成为集育种、植保、栽培等方面科研开发、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甘蔗农业综合试验基地。

2、我所现有科技人员224人,其中正高级研究人员7人,副高级研究人员47人,博士3人,硕士25人。科研队伍人员素质高抗糖50年,结构合理,专业技术领域覆盖了甘蔗制糖及其生物炼制研发的整个产业链。

3、全国甘蔗育种与杂交制种基地、国家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广东省蔗糖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广东省甘蔗糖业公共服务平台等国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落户我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服务行业和科研项目

1、2001年以来,我所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86项,其中69项纳入了国家、省、市各级政府科技计划,共取得科研经费资助约2600万元。其中包括国家863项目"甘蔗高效育种技术及优质高产多抗糖能专用新品种培育"、国家948项目"甘蔗良种和技术引进与推广"、国家948项目“甘蔗生产与加工技术引进及其产业化”、科技部项目“甘蔗燃料乙醇生产工艺优化和环保技术开发”、科技部项目“β-葡聚糖酶在制糖工业应用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国家发改委项目“能源甘蔗高效生产及燃料乙醇加工技术产业化示范”,原国家经贸委项目“完善我国糖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以及一大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 我所还承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援助的《中国贫困地区甘蔗改良》项目、科技部中澳国际合作项目“甘蔗种质资源的利用和改良”,并与美国、澳大利亚、古巴、泰国等20多个国家、地区保持着长期的技术合作与交流。2006年“广东省甘蔗改良与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获准立项,这是甘蔗制糖行业在全国唯一的重点实验室。 2、2001年以来通过科技攻关,我所共取得科技成果18项,累计有12项科技成果获得了省、地市政府部门奖励,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以及地市厅级科技进步奖5项。专利授权6件。关键技术和行业技术1、甘蔗农业研究领域优势明显

(1) 拥有全国唯一的集甘蔗种质资源保育利用与甘蔗杂交制种于一体的海南甘蔗育种场,建于该场的甘蔗种质资源圃(广东省甘蔗种质资源库)保育种质数量达2135份,在国内名列前茅,是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局认可的资源圃。

(2) 已为全国甘蔗育种单位提供近10万个杂交花穗,这些花穗已育成了180多个甘蔗新良种。迄今,我国大陆自育的甘蔗品种,全部出自我所生产的杂交种子。迄今利用当地野生种质创新的亲本已产生25个优良甘蔗品种。是近年来国际上利用野生种质资源扩大甘蔗遗传基础方面最为成功的例子。

(3) 已选育甘蔗品种近60个,其中,近五年来经省级审(鉴)定的甘蔗新品种10个,在全国蔗区年推广面积在500万亩以上。

(4) 在性诱剂迷向法防治甘蔗螟虫方面处于国际先进地位抗糖50年,该技术已连续十多年在全国主产蔗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5) 在甘蔗因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栽培、“双高”甘蔗栽培与管理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甘蔗制糖技术广泛应用。2、甘蔗制糖技术广泛应用

(2) 高效捕汁器。 (3) 滤汁上浮技术。 (4) 糖厂蒸发自控制技术。 (5) 糖产品国家标准《白砂糖》(GB317-2006)和《原糖》(-2006) 3、综合利用与甘蔗生物能源研究开发取得新突破。 (1) 糖蜜酒精废液浓缩焚烧技术通过省级技术鉴定,为能糖厂酒精生产的及能源酒精的产业化提供了技术基础。 (2) 开展甘蔗燃料乙醇研究。建立了能源酒精酵母菌种库。 (3) 蔗渣纤维乙醇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首次通过纳米对撞辅助稀酸处理技术,获得蔗渣纳米级纤维颗粒,提高纤维素酶酶解效率;对传统糖蜜酵母菌株AS2.1190进行木糖代谢途径改造,构建得到能够利用葡萄糖、木糖、蔗糖共发酵乙醇的工程菌株GZ4-127。组织机构

管理部门

所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 人事教育科 财务审计科 科研管理办公室 基建科 规划发展科 物业管理科 科技保障科 保卫科

研发部门

甘蔗遗传育种研究室 生物炼制研究室 植保研究推广中心 甘蔗营养与栽培研究室 制糖工业技术与综合利用研究室 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中心 自动化研究室 海南甘蔗育种场 湛江甘蔗研究中心

下属公司

施威特经济技术开发公司 奥达电子技术开发公司 万山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挂靠机构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全国甘蔗糖业信息中心 广东甘蔗学会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yule/42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