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在唱歌歌词 《歌声的翅膀》:破旧立新“新”和“旧”两相碰撞
破旧立新的闯入者
昨晚,江苏卫视《歌声的翅膀》首期开播。这个节目的核心立意是,用童声演绎民谣、童谣、戏曲等传统音乐。
看来,音乐类节目里进场了一名“破旧立新”的闯入者。之所以用“破旧立新”来定性这个节目是因为:
无论素人或者艺人,音乐类节目的“人”大部分都是“成人”,特别是在20-40岁年龄段的成人圈里兜兜转转。于是,做一档节目就像收割一亩麦田,几年下来,再丰饶的土地也颗粒难留。而《歌声的翅膀》则重新开垦了一个属于孩子们的新乐园——这便是第一“新”。
音乐类节目中偏好的音乐是哪几类呢?大概是以摇滚与流行为主的舞台竞演型歌曲,兼顾一定的群众基础与一定的难度技巧。虽然民歌、灵魂、爵士等其他各种曲风不时点缀,但终归不是主战场。但物极必反,当李健凭借音乐诗人的格调沁入人心,当赵雷的《成都》火遍大江南北,你不得不留意也许中国观众的音乐审美已经有了悄然的变化。而《歌声的翅膀》正是垂直做民歌、戏曲的翻新——这便是第二“新”。
然而无论民歌或者戏曲,它们诞生的年代、最初的面貌相对而言是“旧”的,它们的曲风曲调相对而言是“旧”的,它们的唱法唱腔相对而言是“旧”的。这正是不少节目规避做这类歌曲的原因,一不小心节目受众就走了。而《歌声的翅膀》的聪明之处,正是把“新”和“旧”两相碰撞,让16岁及其以下的青少年儿童对这些经典作品进行新的演绎,顿时让你觉得,“咦?没想到原本觉得似乎有点过时的艺术竟然能这么呆萌,这么生动有趣!”——这便是第三“新”,且是破旧立新。打破了旧有的表达、刻板的印象,赋予了新的感觉,新的标签。
听天使在唱歌
比如在首期节目中天使在唱歌歌词,就有2首戏曲的重新演绎与3支民歌的新鲜表达。
其中有个年龄最小的孩子就让我印象深刻,他是来自河南的两岁半幼童,一亮嗓就让我隔屏大呼吃惊!一个正常而言在这个年龄说话刚利索的孩子,竟能将豫剧大师常香玉的代表剧目《花木兰》演绎得如此入木三分又俏皮灵动。
这首曲子是在1949年后,在豫剧改编传统、移植古装剧的大潮中诞生的。如今,孩子的演绎褪去了历史背景的特殊设定,却别有一番况味地向观众展现了河南市井文化的和乐。孩子说,他的豫剧,是公园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教的。这就是一首艺术经典,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冲刷并与一代代人对话的生命力。
另一个让我动容的孩子,是来自四川的男孩。他的歌声非常的清澈、干净、灵性与空远,正是这首歌所要传达的意境。这首歌是谢飞导演《益西卓玛》的电影音乐,歌词是来自仓央嘉措的一首情诗,曲子来自张千一,其中融入了丰富的藏南民间音乐的素材,合二为一交汇成了神秘缥缈空灵之感。原歌词是赞美“年轻少女”的,而在这个孩子的演绎下,则变成了赞美“年轻母亲”了,因为这是一首他对他母亲的颂歌。他说,在跟母亲一起进大山挖虫草时,劳作之余会给母亲唱歌,母亲总会流泪,因为歌声会给艰难持家的她以力量。民歌的源头与精华,正在于淳朴情感的直抒胸臆,生活感受的流露分享,这个孩子找回了民歌之源。
你还会听到一个十岁男孩竟能细腻婉转地演绎京剧名段《梨花颂》,用歌声穿越回大唐之年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缠绵悱恻;你还会听到一个马来西亚的小姑娘以其独创的“海浪音”给了《山路十八弯》这首土家族大山之歌以大海之回响;你还会听到听到一个身高被伙伴们“调侃”的四年级小男孩,用他壮志凌云的《绒花》似乎找到了精神的别有洞天……
△10岁王泓翔一曲京歌《梨花颂》获得四位辅导员的盛赞
要传承的,是一种文化
在《歌声的翅膀》你可能还会听到更多。
中国有多少首民歌?绝对没有人能够告诉你一个确数。先秦《诗经》的《国风》收录的是北方十五个地区的民歌,而民歌可能早在原始社会祖先的狩猎、搬运、祭祀、娱神、仪式、求偶等活动中已有流传。只是在岁月的长河中,一段历史有一段历史的时代之声,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独特表达。灿若星河里,《歌声的翅膀》能借孩子之口传播的,不仅仅是旋律本身,而是属于一个多元民族的历史长诗与集体记忆。
中国有多少种戏曲?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先秦萌芽,唐代形成,宋金发展,元代成熟,明清繁荣,近代革新。一部戏曲史,就是一部中国人的文化史、民族史与地方史。只是,它从发源开始,历经了成长与高峰,走到如今却日渐式微、不复盛况。浩渺名作里,《歌声的翅膀》或许很难重现整个社会的品味回潮,但却可能击中那些有书卷情怀、典雅意趣、返古追思的人,让他们找到主流的节拍与旋律外,另一种艺术的选择与感染。
而无可辩驳的,孩子正是这项“艺术品味修复工程”的最佳“工匠”。在孩子们的表演中,不但作为观众的你会不时惊讶,你也会看到辅导员们尤其是民歌艺术家阎维文不时的、由衷的、甚至自愧不如的表情与惊叹。正如孙楠所说,“孩子的声音,其干净的程度,是我们无法比拟的。”让阎维文与孙楠惊叹的天使在唱歌歌词,是孩子还未矫饰技巧的情感之纯粹,还未蒙上欲望尘埃的天性之完全。他们唱歌,不是因为要与同行竞争的守护尊严,不是因为要扬名立万的价值实现,只是那么单纯的喜欢,想要学习的欲望,想要唱歌的欲望,如此而已。
唯此不能表达民歌与戏曲
对于民歌而言,其魅力就是真诚地、朴素地、天然地、直白地表达对于生活的理解,越纯粹越动人,越真诚越高贵。因此,在如今浮华、诡谲、失落的社会里,也许只有在孩子里的嗓音里,我们才能听到久违却无比怀念的清澈,听到纤尘不染、真实况味的民歌。
对于戏曲而言,当它的大势无可辩驳的不复往昔,当它的市场无可避免的受到挤压,能坚持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的,唯兴趣二字而已。因此,也只有能够站在功利之外的孩子,能够得以纯粹地热爱并修炼这门技艺了。
而《歌声的翅膀》的意义在于,它不但给了对民歌、对戏曲有兴趣、有热爱也小有所成的孩子一个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更重要的,是它让更多的父母与长辈看到了除了钢琴、小提琴那些太过大众的兴趣培训之外的可能性。
中国的民歌与戏曲需要被传承,因为它是属于文化的、历史的、民族的,甚至是世界的。但这种传承,可能并不是仅仅依靠政策的制定、资金的投入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借助类似于《歌声的翅膀》这样走向市场的大众节目,让成人们看到其他家庭的教育与培养、看到艺术本身的格调与意义,让孩子们看到同龄人的风采与魅力、看到艺术本身的趣味与快乐,如此,我们的文化才有自主传承的造血基因。
今晚21:15江苏卫视《歌声的翅膀》第二期精彩继续!
欢迎参与投票
今日推送列表
【头条】《花儿与少年3》,正在试图回答“何为旅行?”
【二条】心疼!主持人直播时遭雷击,盘点“电视民工”的意外瞬间
【三条】这个节目,让天使唱出了遗失的美好
【四条】1号招聘|中国新闻周刊 财经网 江苏卫视《当代金融研究》梨视频《犀牛》栏目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yule/42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