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春晚献唱(看到爱豆有木有很激动~)
在2018春晚献唱(看到爱豆有木有很激动~)
春晚的由来与变迁
“春晚”的全称是“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正式开办于1983年,自那以后,中国老百姓有了看春晚的“新民俗”。随着创作环境和观众审美品位的提升,35年来,春晚的节目从80年代以主旋律歌曲为主导,到90年代在形式上出现了宏大的歌舞场面,到了千禧年,春晚内容上以流行歌曲为主,出现原生态歌舞历届春晚的戏曲节目,专门为春节联欢晚会创作的歌曲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当年流行的歌曲,表演者也多是观众比较熟悉和喜爱的明星(今年春晚,有你们喜欢的明星嘛?有的话快在评论区告诉纸条君吧~(≧▽≦)/)。
“四大美人”在2018春晚献舞(纸条君想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来自全国各地的原生态歌手用风格各异、极具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的歌曲,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间文化。其中,戏曲等传统娱乐形式逐渐在春晚舞台上衰落为“点缀”;相声、小品则在不断融合和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反映了深刻的社会主题。近几年来,由于春晚小品也诞生了许多流行词句,比如“你摊上事儿了!”“给力”等。
86年春晚西游记剧组合照
为什么越来越少的人看春晚?
早期的春节联欢晚会是大多国内民众在除夕夜除了燃放爆竹之外唯一的娱乐节目,被人们称为“精神年夜饭”。但是近年来,国内民众对于春晚的关注度和满意度却每况愈下,每年春晚结束后都能见到大量的“吐槽”,比如歌手假唱、节目单调乏味、主持人语言程式化严重,甚至还有很多植入广告等。纸条君去年看到不少同学评论说,整个晚上没有看过一分钟春晚。那到底是为什么,让人们开始很少看春晚了呢?
首先,年味的降低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上升息息相关。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在90年代初到2003年这段时间里面,中国的恩格尔系数有一个快速的下降,是非常陡峭的下降,这代表中国家庭的生活条件有了大幅改善,当吃已经不再成为问题后,那么年夜饭的富足感就会越来越淡。春节的“大鱼大肉”反而成了一种负担,年夜饭的地位伴随着经济发展,其地位逐渐在下降。
说是年味淡了,但经济发展同样带来了新的春节“风俗”,比如“集五福”、“抢红包”、把虚拟技术应用到春晚舞台上等等,都为传统的春节增添了新的时代气息。
集福活动
“从传统电视时代全家人的集体观看,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各自拿着手机、ipad边看春晚边刷微博、边抢红包,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改变着春晚的生产、传播和接受方式。……特别是在近几年的央视春晚中,春晚的网络新力量形成了互联网时代的春晚新特色。”
——新潮沉思录《【困局】春晚身后折射的中国困局》
无论我们怎样吐槽春晚历届春晚的戏曲节目,但每一年的春节,当我们回家过年的时候,爸爸妈妈总会开开心心地打开电视看春晚,我们或是陪着看,或是刷手机疯狂吐槽,或是沉迷集卡抢红包。但无论如何,年味也许淡了,庆祝的形式也许变了,但正如部分网友所说:
“央视春晚有过无数辉煌时刻,也遇到过批评和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给人们带来了无数欢声笑语和难忘回忆。央视春晚陪伴电视机前的无数个家庭走过了30年的历程,而观众也见证了春晚的成长与变化。”——新浪网友《除夕,今夜无眠》
#纸条君的悄悄话
节日只是一种形式,重要的是人的成长和情感的表达,通过春晚的历史变迁,我们看到的是背后时代发展的变化,是人民生活水平和审美水平的提高,是科技发展改变了人民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当我们感慨年味变淡的时候,我们也在用新的仪式来庆祝新年。习俗不应该成为束缚人们表达情感的枷锁,人们在新时代仍然可以培育出自己的“新习俗”。
最后,纸条君想问问小可爱们,你们每年除夕都会看春晚吗?为什么呢?纸条君期待看到你们的回答哟~٩(๑>◡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yule/50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