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大讲堂”第二场在江津区嘉平镇举行35斗演讲
7月22日上午,“乡村振兴大讲堂”第二场在重庆市江津区嘉平镇举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张孝德教授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演讲。此次活动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指导,重庆日报、博恩集团、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35斗前往江津,为您带来最新报道。
此次活动,把“乡村振兴”的课堂搬到了农民的身边,受到了来自乡村各领域人们的热烈追捧。许多农业基层人员,包括江津区农业系统干部、农技人员、乡镇企业家、种养殖带头人都纷纷前来听讲。
张孝德教授以《迈向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为主题,结合现下乡村的实际情况,从乡村产业、乡村生态、乡风文明、乡村治理、乡村经济等几个方面入手,讲述了新时代的背景下,乡村的绿色发展之路。
张孝德教授
“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党旗是镰刀和斧头,乡村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摇篮,农民从来都是我们的母亲。”张孝德教授动情表示,中国上下5000年的文化扎根于乡村,传统文化的复兴也意味着乡村文化的复兴。乡村,对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意义非凡。
张孝德教授用大树来比喻城市和乡村的关系,“大树茂密的树冠是城市,但它的根是乡村。城市的繁荣其实离不开乡村的发展,乡村的贡献就像是看不见的树根一样。”就像农民为这个国家作出的贡献也多是默默无闻,但一旦离开了农民,我们连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障。
“乡村振兴是要让我们的生命重回大地。”张孝德教授告诉我们,农业的生产方式和工业不一样,从前的农耕讲究天时地利,是一门需要长时间摸索的技艺。现在的乡村是智慧农业,不是要靠农药和化肥去破坏身体健康和生态平衡,而是要像未来的有机农业那样,种出来的食物甚至可以发展养生产业。
“今天,我在吃李子时就在想,这儿的李子和平原地区长出来的一样吗?我们看嘉平镇这么一个青山绿水的地方,李子都是在一种诗情画意的环境中长出来的。”张孝德教授认为,生态环境对作物生长的影响非同小可宋大德新农村,所有生命的感受其实都与人类共通,乡村振兴恰恰就是要保护这些生命。
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得了解乡村的文化。这是张孝德教授在讲堂上反复强调的一点,脱离乡村文化,盲目带着资本下乡是极其错误的做法。乡村有其自身的地域性特点,地方文化明显,带着典型的“中国特色”,企业如果不提前进行大量的乡村调研,想要凭借资本走进乡村,是对乡村产业的一种破坏,也无法真正做到扎根乡村。
“我们不能用搞工业的思路来发展乡村产业。”张孝德教授表示,乡村产业和城市产业的区别在于:城市产业偏技术型,但乡村产业更像一个艺术产业,这也是对乡村产业最有益的定位。乡村产业应该更高级和复杂,因为乡村产业的对象更多是有生命的物质,蕴含的文化更丰富。
农业是天地之间的产业,所以乡村产业的小而美、精而细是顺应自然规律,做大做强的工业化思维反而不适合落地乡村。张孝德教授不认为乡村里出现龙头企业一定就是好事,因为那样说明农民的利益某种程度上被剥削得厉害,所以乡村产业和工业产业不一样。“农业从来都是因地制宜,不能照搬移动的产业。”
“乡村的自然资源、文化背景等都是它的核心竞争力。在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乡村有许多可再生能源,未来的农村生活一定比我们的想象更高级。”
这儿的小镇青山绿水,没有化肥农药,吃的是有机食品,用的是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享受的是邻里互助的和谐文化,人们都爱来这里体验新时代的乡村生活。张孝德教授畅想未来乡村的模样时说到宋大德新农村,“这样的生活落后吗?它难道不比城市生活更具诗意吗?这就是乡村的优势所在。”
未来,这种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消费形态,必然成为一种人们会追求的艺术生活。“我不说不让农民进城,而是我们也要学会把门打开,让城市和农村走亲戚,形成城乡双向流通的新型城市。”
张孝德教授说,有机农业、乡村旅游、乡村手工业、农副产品加工、新能源产业、养老产业、文化创意经济、互联网经济……这些具有乡村特色文化的产业都是未来可以长远发展的市场。“所以说,乡村最大的资源是文化。”
“乡村振兴大讲堂”是以“乡村振兴 绿色发展”为主题的讲座活动,邀请“三农”专家、行业领军人物和知名企业家等授课。第一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开讲,以《全球化危机与中国战略转型》为题,详细介绍了几十年来中国发展所经历的危机以及应对战略,并多角度剖析了全球化危机和中国战略转型。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还曾向主办方发来贺信。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yule/51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