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看起来“阳光”的明星因抑郁症自杀了(图)
那个看起来“阳光”的明星
因抑郁症自杀了
最近,看了央视一部抑郁题材的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片中记录了不同性别、年龄的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庭背后的故事和经历。
高分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尚于博,一路以来成绩优异,曾参与过《天涯歌女》《娘家的故事》《杜拉拉升职记》等电视剧的演出。
虽然没有大红大紫,但生活还很不错,平时会做慈善,资助有困难的人。
在出事前,谁也没想过他也是一名抑郁患者。
在父母眼中,他阳光开朗又有爱心。
所以当他跳楼自杀后,家人一直想不通,这个28岁的大男孩,是什么时候患上抑郁,又是怎么会患上抑郁?
为此,他的母亲满世界地找寻名医,企图了解这一切,可终究,无法还愿当初儿子遭遇了怎样的痛苦。
事后,她几乎耗尽家产,成立了关注抑郁症防治的基金会,积极投身到抑郁症的普及工作中,去帮助那些抑郁症患者。
一份数据表明,全球抑郁症患者约为3.5亿人,即平均20个人里,就有1个是抑郁症。
而在我国,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
其中,轻度抑郁为17.2%,重度抑郁为7.4%;女生抑郁的比例高于男生,而高年级检出率高于低年级。
在精神卫生疾患中,抑郁症,是青少年疾病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实,抑郁症是可治的。
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抑郁症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而相比起成人,孩子更难意识到自己到底是怎么了,也更难向外求助,以至于淹没在痛苦之中。
所以,我们不妨再多点了解、关注抑郁症,看见那些被“黑狗”缠上的人们。
“你就是个孩子,怎么可能抑郁”
在《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中,有个叫子烨的女生,从初中开始,便患了抑郁,试过自残乃至自杀。
她想过自救,希望父母能看到她“病了”,在他们面前摔东西、发脾气,企图引起他们的注意和重视。
可是,在父母眼中,她的行为是“叛逆”“矫情”“做作”……
用了足足三年,父母才带她去医院,最后确诊抑郁症。
子烨感慨,被确诊抑郁后,她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有“权威”认证,她是“有病”,需要休息的。
相反,她的妈妈好像“天都要塌下来了”,爸爸则是强装镇定“回家再说”。
有人用“他人即地狱”形容抑郁症患者所遭遇到的困境,只因他们最常遇到的、也是最让他们受伤的,正是来自他人的误解和偏见:
把抑郁当做是“心情不好”;确诊后又视为洪水猛兽……
这也是许多家长,在一开始对待抑郁症的态度:
来自亲人的对抑郁症的忽视和不理解,让孩子失去了家庭系统的支持,雪上加霜,最终酿成悲剧。
我们需要明白,抑郁症,并非只是遥远而冰冷的报告和数据。
有些东西,也许一辈子都碰不上,但还是需要防患于未然。
很多时候,如果能再多了解一些抑郁症的知识,觉察孩子的“求救信号”,或许就能避免不幸的发生。
孩子有这6种表现
家长必须注意
抑郁症,大致有三大核心症状: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和快感(动力)缺失。
因此,如果你发现孩子有以下这几种表现时,就得注意了,这或许是他们正在向你发出的“求救信号”:
1、贬低自己,自我否定,乃至自残
“我是不是很没用/很丑?”“我什么都做不好”“我就是个废物”……
孩子会常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或无论什么事情,都把过错归于自己,这就是在否定自己。
严重时,还可能使用刀具等利器自残。
2、身体异常不适,去医院又查不出问题
人在心理压力过大、极端焦虑、抑郁的情况下,会出现身体上的不适,如:精力不济、头痛、肚子痛、胸闷气短痛。
在专业医院检查后,又没有明显的异常,就需要注意是否与心理因素的影响有关。
3、成绩下滑、厌学
因为精力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涣散,成绩好的孩子会出现明显成绩下滑的情况。
还会对上学产生极大的反感,不想读书。
4、对一切都没了兴趣
比如以前感兴趣的习惯和爱好,如跑步、画画、唱歌等,都不愿意做了,甚至游戏也不玩了。
整天郁郁寡欢,缺乏活力,做什么都提不起劲。
不再愿意进行任何社交活动,疏远亲人、老师、朋友等。
5、暴躁易怒,情绪波动大
需要注意的是,要和“叛逆”行为做一个区分。
“叛逆”,通常是指向外部的攻击,表现为违抗家长或者老师的“命令”,企图让自己的观念得以被重视。
而抑郁是指向自我否定,有些行为与“叛逆”类似,如逃学、离家出走、酗酒、滥用药物……
但更多是无缘无故突然发火或者哭起来,出现暴力倾向,厌烦身边的人等持续性的情绪低落情况。
6、睡眠情况不佳、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
情绪的变化会引起睡眠和食欲的波动,会出现失眠或嗜睡的问题因为抑郁症自杀的明星,生活节奏紊乱。
而拒绝或过量摄入食物,都代表孩子内心藏有未消化的事情。
可以选择关注孩子的食物摄入多少,或者定时量量体重。……
深陷抑郁的孩子,内心必定是极度拉扯、焦虑、痛苦,时而嗜睡、时而失眠,充满无力……
很多时候,他们一些不对劲的行为和表现,其实就是在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
只是这些信号,看起来很微弱,甚至稍不注意便不会察觉到。
作为孩子身边最亲近的人,越早发现,越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想开点”
对抑郁症最没用
抑郁症一般被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等级。
轻度,一般暂不需要药物,更多是接受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而从中度开始,就需要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结合。
如果你身边有人患上抑郁的人,需要注意这两点:
第一,千万别施压、别说一些指责性的话,而是鼓励。
“你怎么这么矫情”“多大点事,想开点”“以前我们不也这么过来了”“乐观点,别钻牛角尖”“我压力比你更大都没事”“你就是没吃过苦”……
诸如此类的话,绝对不能说。
这些话语,是对他们的二次伤害。
第二,如果是有抑郁情绪或轻度抑郁症,你可以陪伴/建议他们做一些事情。
比如画画、听音乐、晒太阳、做运动、去郊外亲近大自然、写写日记等。
这些事情,有助于他们缓解抑郁,身心保持相对愉悦、健康的状态。
当然,如果他们不愿意,千万不能强迫。
而且,对于中度及以上的患者,这些基本无效,因为他们没有这个动力。
有专业医师曾言道:
“抑郁症是一个病因为抑郁症自杀的明星,不是普通的心情不好,不是到外面散散心、想开一点就能解决。这个病可以治疗,如果寻求专业的帮助,大多数可以治好,并不可怕。”
面对抑郁症,我们能做的或许十分有限。
但是我们可以不忽视、不敌视,看见并理解,创造一个对抑郁症患者相对友好的环境。
点个【赞】和【在看】,【分享】出去,让更多人了解抑郁,理解抑郁。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yule/55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