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制冷

有限空间五条规定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分别如下:

(1)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3)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4)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5)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这是从事职工必须遵守的相关规定。

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遵守哪三项原则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执行“先通风、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未经通风和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1、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2、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氧气含量应在18%以上,235%以下。其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

3、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可采用动物(如白鸽、白鼠、兔子等)试验方法或其它简易快速检测方法作辅助检测。

法律依据

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批轻工重点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家指导服务工作的通知》

二、工作内容

(一)精准施策,推动企业提高有限空间安全管理水平。针对轻工重点企业有限空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指导服务,推动企业做到“五个强化”(强化“关键少数”依法履职,强化制度建设,强化风险辨识和台账建立,强化作业审批和监护,强化人员培训),确保“五个到位”(隐患排查到位,标志张贴到位,承包方管理到位,装备配备到位,应急处置到位)。

(二)全面培训,提升企业主要负责人、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安全管理能力和基层监管执法人员有限空间监管能力。对重点县的轻工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有限空间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开展有限空间安全知识、作业实际操作和应急处置等培训工作,强化责任意识,提升辨识、防控能力。对重点县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和当地专家开展有限空间政策法规、安全风险管控知识培训和现场实训,培养基层监管执法支撑力量。

(三)加强组织,推动指导服务工作深化和长效机制建立。重点县应急管理部门要明确股室(科室)和人员,配合专家指导服务示范工作,组织监管执法人员和当地专家全程参与和学习,组织开展本地轻工重点企业专家指导服务工作。专家组要协助重点县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有限空间管理、防护装备配备以及有限空间作业队伍管理模式,引导企业通过合作互助,或利用当地有条件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形成统一的有限空间作业力量。

(四)强化宣传,提升社会安全意识。重点县应急管理部门要利用新媒体、电视台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推动社会公众关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了解有限空间作业风险,要将应急管理部制作的有限空间安全警示教育片免费发送给轻工重点企业并在网上进行公开,强化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宣传、警示和教育。

1 密闭空间作业常识

密闭空间作业常识 1密闭空间作业安全要求有哪些

密闭空间作业是指生产区域内的各类筒仓、球、釜、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已及地下室、窖井、地坑、下水道或其它封闭场所内进行的作业。

其安全要求有:1、进入设备内作业前,必须对设备内进行清洗和置换,并达到所规定的要求;2、作业前30分钟内,必须对设备内气体、粉尘等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办理《密闭空间作业许可证》,作业中也要求加强定时监测。3、进入不能达到清洗和置换要求的设备内作业时,必须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4、设备内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并做好安全应急措施。5、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必须办理《密闭空间作业许可证》。

2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有哪些安全要求

1 有限空间作业前,有关人员应针对有限空间作业内容、作业环境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 2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熟悉现场环境和作业安全要求,经考核合格;

3 3 有限空间作业前,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检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申请》,检查确认安全措施落实后方可作业,否则有权拒绝作业;

4 4 有限空间作业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

5 5 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时,应当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检测记录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存档。检测人员作业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中毒窒息等事故发生;

6 6 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作业人员应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经检测,有限空间的危险有害因素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的要求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7 7 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作业现场应当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发现通风设备停止运转、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浓度低于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限值时,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停止有限空间作业,作业监护人清点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

8 8 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应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9 9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照明灯具电压应符合《特低电压限值》(GB/T3805)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作业场所存在可燃性气体、粉尘的,其电气设施设备及照明灯具的防爆安全要求应当符合《爆炸性环境第一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38361)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10 10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监护人,掌握急救方法,熟练掌握救护器具的使用,确认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对现场的作业人员的违章行为有权进行制止;

11 11 有限空间作业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2 (一)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

13 (二)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14 (三)作业前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

15 (四)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

16 (五)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17 (六)存在交叉作业时,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

18 12 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当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撤离作业人员。

3用人单位对进入密闭空间作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执行“先通风、先检测、后作业”的原 则,未经通风和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2、凡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 工、检修、清理作业的,应当实施作业审批,未经作业负责人审批,任何 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3、必须加强个人防护,在没有充分安全保障的情况下 不准许进入。

最好先对现场的环境空气进行检测,并采取通风、佩戴防毒面具 等措施。 4、在进入井、坑作业前,应系好安全带,佩戴氧气呼吸器面具,使用信 号联系,作业现场必须有负责人员、监护人员,不得在没有监护人员的情况下 作业。

严禁在事故发生后盲目施救。

4进入密闭空间作业的五项要求是什么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

一、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二、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三、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四、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五、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扩展资料:

一、有限空间分类

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1、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2、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3、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二、危险性

1、中毒危害: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有害物质。有害物质可以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的也可以是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

2、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

3、燃爆危害:空气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过高遇火会引起爆炸或燃烧。

4、其他危害:其他任何威胁生命或健康的环境条件。如坠落、溺水、物体打击、电击等。

搜狗百科-有限空间作业

搜狗百科-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

5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注意哪些事项

1、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3、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4、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5、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扩展资料:

危化品使用场所安全检查“十要点”

1、是否在醒目位置设置相应安全警示标志、职业危害告知卡;

2、产生可燃蒸汽、有毒蒸汽的作业场所,是否与其他区域隔断;

3、产生可燃蒸汽、有毒蒸汽的作业场所,是否采取有效抽排风;

4、散发可燃蒸汽的作业场所是否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

5、使用易燃液体和散发可燃蒸汽的作业是否远离火源热源;

6、作业人员是否正确佩戴使用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7、是否使用容易产生火花的铁制工具进行敲打、开启、搅拌作业;

8、是否违章使用白电油等挥发性溶剂擦拭、清洗生产设施设备;

9、生产线使用危险化学品是否采用专用容器瓶分装并标示;

10、生产车间是否超量存放危险化学品(远远超出当天用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zlsb/202305/323922.html